劉錫坤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小學體育課程備受關注。小學校園足球作為體育課程的新興組成部分,在體育課堂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這不僅使得小學校園足球規模得到擴大,小學生整體的踢球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每年參加各地區小學校園足球聯賽的新隊伍數量也在穩定地增長。但不容忽視的是,除了一些足球特色的學校能夠堅持每年參加足球聯賽,一些往屆參賽隊伍并不能堅持。而這些隊伍共同特點都是因為校園場地的限制、師資力量的不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受制于校園軟硬件設施的束縛,現有的小學體育足球教學仍存在許多亟待改進之處。為此,本人結合自己對校園足球的工作經驗,現提出發展小學校園足球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校園;足球發展
一、小學校園足球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足球場地設施的局限
由于學校建設與辦學規模的影響,場地設施成為影響足球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大多數缺足球場地的學校,都是以小學居多。場地的限制使得足球課程只能錯開時間和地點開展,學生也只能做一些如顛球傳球這些基礎型的練習,這影響了這些學校正常地進行訓練和參與比賽。教育部門曾經提出要把足球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中,作為體育課必修內容。但由于學生數量逐年遞增,學校場地基本固定,即便有利好的政策支持,但也無法推動足球運動真正走進課堂,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校園足球的長遠發展。
(二)校園足球比賽制度的單一
大部分地區開展小學校園足球比賽賽制以五人制、七人制為主,而且只分分男女組別并不分年齡組別,這樣自然而然造成學校足球隊為了應賽,只讓六年級的學生出隊比賽。這種比賽制度設置得不夠公平和合理,影響了學校培養球隊的模式,由此限制了梯隊和低年級隊伍的發展。在實際課堂中,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其實已經能夠掌握運球、傳接球、突破打門、二過一等待技術,完全有實力參與五人比賽。二三年級的學生也能掌握一定踢球技巧,能夠進行適當規則的足球比賽。但由于賽制的導向,中低年級的好苗子卻只能等待到其上了六年級才能有機會參加比賽,這樣就大大浪費了培養學生的契機。其實,學校可以主動與上級體育部門取得聯系,共同規劃研究足球賽事,對校園足球賽事嘗試以分水平階段進行規劃比賽。在現階段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對比賽規則做出適當的改變,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比賽的頻率,能夠在實賽中提高球隊的水平,又使得梯隊在小學三個水平段都有很好的承接,這對整個地區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可現實中,能如此安排足球賽事的教育學區并不多,當然除了規劃足球賽事水平不高外,當中也存在師資力量不夠的問題。
(三)專業師資力量的單薄
學校足球水平歸根結底是由足球教練的執教水平決定的,所以足球師資力量是影響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通常我們更缺的是巧婦,學校自身足球專業教師人數不足,讓其他體育教師開展足球教學,難免造成足球教學欠缺專業技術指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足球教練員的業務水平也往往會成為足球隊伍發展的一個瓶頸,校園足球在蓬勃發展之時,必須增加師資力量,提高教練員的專業知識,豐富其教學與訓練經驗,促進學校足球水平發展。
二、有效發展小學校園足球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場地設施,激發學生興趣
足球的基礎設施配備是校園足球開展的物質保障。學校要開展校園足球必須進一步建設與完善足球場地,根據場地規模大小組建適量的足球隊伍,以滿足于課堂教學與隊伍訓練,由此保證隊員有足夠的練習量。例如,一個學校只配備一個五人場,那可以只發展一個男隊或女隊。這樣不僅易于管理,而且保證學生隊員有足夠的練習量。場地有限不代表不能開展足球,但可以調整發展的規模,細水長流,豐富教學資源。當年紅軍小米步槍可以奪得革命的勝利,相信一塊五人場的小草地,只要好好利用也一定能撐起一個校園足球的一片天。
(二)提高足球教師業務水平,錘煉學生足球技術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也要傳授專業的技術知識。只有這樣,體育教育教學才有真正的意義。但在整個教育環境中,足球師資相當匱乏,并不是所有學校都配備專業的足球教師。然而,學校可以發揮體育老師一專多能的作用,發掘體育老師的潛能,派遣教師到足球傳統學校進行觀摩學習,或參加有關的足球專業培訓,全面提升教師教練員的教學水平。同時適當引進人才,由此豐富教師隊伍實力。用這樣“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高足球教師的業務水平,努力把校園足球文化傳播到各級各班,把專業的足球技術傳授給學生,用專業的足球技術伴著學生成長!
(三)充分開發足球課程,營造足球文化氛圍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征的特點,系統地開發足球校本課程,把足球回歸到課堂教學上,讓學生在不同年齡接受合適的足球教學內容。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與足球相關的活動,如足球黑板報、足球運動會、足球嘉年華、足球班級文化等等,彌補足球教學的不足,讓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并創造足球文化,感受到足球帶來的樂趣。這樣能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足球的認識,由此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四)完善足球比賽形式,形成良好發展模式
一般的足球比賽形式,都是兩支球隊上比賽場地進行實地的比賽。但要想校園足球文化蓬勃發展,呈現豐富多彩的姿態,可以采取多元的方式方法取代以往單一的比賽形式。
1.趣味比賽。在改革創新的時代號角吹響下,要勇于創新比賽形式,開展一些趣味與競技并存的比賽。可以比時間的,也可以比數量等。如:比數量的可以設置傳定點球比賽、顛球比賽、打門比賽,比時間的可以引進高考內容繞桿打門等。無論形式怎么改變,都可以開發學生的潛力。別樣的趣味比賽不僅能擴大參與的人數,而且能豐富比賽的內容,使得比賽更具觀賞性。
2.“瘦身”比賽。根據學生踢球水平的特點與學校的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地研制適合本校的比賽。如水平不一的學生,考慮到體力與技術的不成熟,踢七人場的比賽并不現實,我們可以采取縮短比賽時間、縮小比賽場地、減少比賽人數,由此提高比賽的質量。
3.輪流創辦比賽。根據地區的教育政策和環境多方面的特點,兄弟學校要團結一致,積極創辦比賽,并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以創辦的足球比賽常年推廣下去,由此積累濃厚的足球氛圍。
(五)建立完善師生獎勵機制,激發師生積極性
建立科學的評優考核機制,對足球教師或教練員的工作和取得的比賽成績進行相應的補貼和適當獎勵。這不僅能激發教師和教練員的熱情和提高工作積極性,使得原本的工作觀念“我會做”轉變成積極的“我要做”。同時,對參加校園足球聯賽的隊伍和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和評優,肯定學生在足球上的付出與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學生興趣的達成。
三、結語
足球是國家振興中華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臺起于壘土”,在積極發展素質教育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時代背景下,對于開展小學校園足球的工作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要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校園足球發展策略,為小學校園足球發展創造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季國勝.淺析學生足球興趣的培養[J].新西部,2014 (22).
[2]陳學東.體育教學中學生足球興趣的培養[J].內江科技,2010 (04).
[3]王珂.對我國足球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效果與發展潛力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4.
[4]褚琪暉.校園足球背景下中小學足球師資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4.
[5]王褔權.從培養興趣入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探討[J].體育師友,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