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蓉
摘要:以文化層次理論為指導,借鑒美國啦啦操文化、體育文化和高校校園文化三種文化的精髓,對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進行初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結構由精神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構成;特征主要體現在穩定性、多元化、獨創性、激勵性和群體性等方面;功能主要體現在引導技術風格的中國化發展和承擔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兩個方面。
關鍵詞:啦啦操;體育文化;滲透研究
啦啦操運動不僅僅屬于體育項目,更是一種教育手段,還充當著體育文化的載體和資源。在美國,啦啦操運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啦啦操以其獨特魅而快速席卷全國,尤其是深受大學生群體的喜愛。啦啦操的技術發展是不分國界與文化的,但是其文化內涵卻可以隨著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發展而賦予新的內容與特征。起源于美國的啦啦操帶著西方文化的烙印風靡世界,那么要在中國推廣普及啦啦操,就必然會與中國體育文化產生融合與碰撞。
一、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的概念
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來源于美國啦啦操文化,從屬于體育文化和高校校園文化,它是通過啦啦操技術動作的外在表現形式展現這項運動的內在文化精髓的一種新的衍生文化。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的基本概念是指在高校教育大環境下,以大學校園為空間,以大學生、教師為主要參與主體,以課內外啦啦操的教學、訓練、競賽和表演等文娛活動為表現形式和主要內容,以啦啦操特有的文化內涵以及體育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交流為基本形態,體現青春活力、熱情奔放、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的一種校園文化。
二、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的內容
依據文化層次理論并借鑒美國啦啦操文化、體育文化和高校校園文化三種文化的精髓,所謂文化層次理論結構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由此,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的內容也分為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4 個方面。
(一)精神文化層
啦啦操運動是一項以團隊表現形式出現的體育項目,啦啦操體育文化最為鮮明的個性魅力則是強調具有激勵作用的團隊精神和拼搏進取的競爭精神。啦啦操的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道德修養和意志品質的整合,是團隊成員思想作風、紀律性、凝聚力和士氣的充分體現。
(二)制度文化層
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結構的制度文化層,是聯系精神與物質的中間層面。啦啦操運動要適應社會不斷發展就必然會尋求一個適宜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就是指啦啦操運動參與群體之間反復博弈的自然選擇的秩序,或者是理性設計或建構的規則。
(三)行為文化層
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結構的行為文化層,主要表現在啦啦操隊員在啦啦操運動中學習、訓練、競賽、表演等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啦啦操行為文化層集中反映了啦啦操的團隊作風、目標、素質、精神面貌等文化特征。啦啦操集體行為決定了團隊整體的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的程度,隊員群體行為的塑造是啦啦操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的特征
(一)穩定性
啦啦操運動通過口號、各種動作的配合、各類難度的展現以及不同隊形的轉換,運動員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來共同完成團隊目標,營造相互信任的組織氛圍,激勵運動員高昂的斗志,提高團隊整體的凝聚力。
(二)多元化
多元化的程度主要受時代審美價值取向的影響,取決于時代、民族、階級的集體選擇。中國啦啦操除了學習美國啦啦操的優點以外,更將一種含蓄、厚重、抽象的東方美引入啦啦操藝術創作風格中,豐富了啦啦操體育文化的內涵。
(三)獨創性
啦啦操體育文化的獨創性突出體現在啦啦操藝術創作的獨創性,中國啦啦操要想在世界舞臺上獲得獨樹一幟的藝術創作效果,就要對啦啦操的主題表達形式、技術體系、音樂選擇等方面采取獨到的處理方式,找到最適合體現啦啦操特點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最佳融合點。
(四)激勵性
參與啦啦操的大學生運動員,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并抒發內心的激情與快樂;而觀看啦啦操表演的觀眾也會因為其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富有感召力的動作、口號深受鼓舞和激勵。
(五)群體性
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它有賴于大學生這個群體的共建,同時又反作用于大學生個體。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中的集體認同感、團隊意識、遵守規則、平等和競爭等體育觀念和行為規范在客觀上會對大學生形成一定的規范和約束。
四、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發展策略
(一)隨著這項運動的全國推廣,眾多高校匯聚一堂,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從規定比賽逐漸滲透到高校體育課堂、自發賽事、文娛表演等大學群體活動中,分享著啦啦操所帶來的運動快感與文化體驗。
(二)定期舉辦大學啦啦操賽事與培訓,擴大啦啦操體育文化的受眾。以提高大學啦啦操技能水平和增強啦啦操體育文化的滲透力,使啦啦操運動的普及范圍推向到社會各層次人群。
(三)大學啦啦操體育文化必將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精髓才能在世界啦啦操舞臺中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創作風格。當啦啦操進入中國時,帶入明顯的美國體育文化的烙印,要充分發揮我國多民族文化的優勢,挖掘、整理出一些帶有濃厚民族風的元素融入到啦啦操運動中,使創作中富有中國民族文化氣息。
(四)在推廣啦啦操運動的過程中,必將有一種新的體育文化走進大眾的生活中可抓住啦啦操自身特點與市場發展的結合點創造品牌效應,多渠道挖掘體育文化、物質資源以促進其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萬莉.啦啦操運動文化探析[J].大家,2011 (19):96.
[2]孫媛媛.淺析啦啦操文化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 [J]. 考試周刊,2011(6):39-40.
[3]徐寶豐.啦啦操運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25 (3):29-30.
[4]唐文玲,徐雄杰,吳東方.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亮點——啦啦操運動功能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 (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