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江
會議是現代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中一種經常的廣泛的活動形式。開會,同人們關系極為密切;而組織安排會議,則同秘書部門、行政事務工作人員的關系極為密切。這里,介紹一下會議行政事務工作的一些基本問題。
一、會議的概念
會議一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有組織有領導地商議事情的集會,比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黨委會、辦公會等;二是指一種經常商議并處理重要事務的常設機構或組織,比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等。我們這里講的是指前一種。一般會議它至少包含四個要素:1、有組織;2、有領導;3、商議事情;4、集會。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稱為會議。
二、會議的作用
在我國,會議已經成為黨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集體領導的基本方法之一,已成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行決策,布置工作,調查研究,交流經驗,統籌協調,糾正失誤,解決問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會議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會議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也不意味著會議越多越好,開的時間越長越好,相反,那種流于形式的會議不如不開。正確的態度是:會議不可不開,也不可多開;既要解決問題,又不能沉溺于”會海”;既要提高會議效率,也要講求社會效益。
三、會務工作的特點
第一,政治性。會議秘書工作從來都依附于一定的階段、政黨、組織并為他們服務。
第二,服務性。會務工作是隨著開會的需要應運而生的,它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給會議提供方便條件,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保證開好會議。
第三,被動性。會務工作的輔助地位決定了它的被動性。
第四,事務性。無論是值班接傳電話,還是記錄整理簡報,很多環節都有較強的事務性,繁雜而瑣碎。但是,正是通過這些事務性工作,保證了會議的順利進行。這種事務性工作中蘊含著極強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有時一個很小的事務性工作未做好,可能會發展成為一個大的政治問題。
第五,綜合性。由于會務工作是直接為領導機關和領導同志召開的會議服務的,會議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參加會議的人員涉及社會各個層面,他們共同特點是人才濟濟,知識淵博。
第六,保密性。我國無論大小機關、單位,許多重要事情都通過會議討論后作出決定。因而,許多會議如省委常委會、市委常委會等日常工作會議的內容都有很強的機密性,保守會議秘密,理所當然地是會議會務工作的任務之一,需要慎之又慎。
第七,時間性。會議是一種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有很強的時間性。作為參會者應遵守時間,按時參加會議。作為會議會務工作人員更應有高度的時間觀念,決不能出現諸如與會者已到齊了,會議記錄人員還未到或是會場還未布置好等現象。
四、會務工作都包括哪些內容
1、接受任務,擬定方案:會議方式、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內容、日程、籌備組織分工、抽調工作人員、經費預算;
2、文稿準備:主報告、經驗材料、主詩詞、會議資料、會議指南、打印校對裝訂,制作證件:出席證、代表證、列席證、工作證;
3、制發通知:會議內容、參加人員、開會時間地點、會期、報到時間地點、住宿地點、往返車船、飛機時間;
4、收集名單:單位職務、姓名、性別、民族、人數、到達車次時間、返程車次時間、分組;是否有特殊服務需求;
5、會場準備:會標徽記、座席形狀、座次安排、音響效果、錄音攝像、照明通訊、茶水保障、花卉布置、會場引導、會場衛生;
6、后勤準備:文件裝袋、房間分配、伙食標準、食物衛生、就餐桌次、用車計劃(接車安排)、應急醫療衛生、文娛活動;少數民族參會人員的飲食習慣和安排。
7、會前檢查:檢查會場、檢查會議文件、檢查后勤保障;
8、接送會議代表:了解參會人員往返車次到達時間、通知接待領導、安排車輛;
9、會間服務:簽到(文件分發)、記錄錄音、攝影照相、采暖降溫(供水)、保衛安全、衛生、返程票務、文娛活動;
10、會議秘書:會議簡報、會務通知、會議總結、決議、傳達提綱、會議新聞稿件;
11、會議收尾:食宿結算、回收文件、送站、暫住人員安排、整理報告(會議紀要)、會議文件歸檔、會議財務結算;
12、會務工作總結。
五、做好會務工作的技巧
1、列出可供選擇的清單。必須制作一個會議場所清單表,清單表上需注明會議要求的所有重要條件,便于各個場所的比較和選擇。
2、根據清單綜合考慮會議類型與場所的搭配。比如研究和開發會議需要有利于沉思默想、靈感涌現的環境;重大的獎勵、表彰型會議一定要莊嚴大氣有檔次,要引人入勝;對于交易會和新產品展示會,需要選擇有展示空間的場所,會場交通必須便利等等。
3、親臨現場實地考察。考察場地非常重要,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約見會議方及場地方都能做決策的人。這樣有利以后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要對會議中的重要流程和環節心中有數,在考察場地的時候,能問到的問題越多,今后出現風險的機率就越低。
4、會議整體規劃。確定了場地,策劃的工作就進入了快車道,通過以上步驟,整個會議策劃方案就會很快出爐了:整體策劃框架草擬,按照之前的工作和現有的所有信息,先把整個會議的流程和方案想象出來,越具體越好,召開策劃協調會,在這個會議上,對草擬方案進行說明并展開討論,形成初稿-再討論-修正-再討論。一般,從第一稿的策劃方案到最后落實的方案,如果策劃人員經驗到位的話,最多3次往返討論,就可以把方案細化到執行層面,是否細
化到了執行面,關鍵要看是否已經擬出了“任務分工表”、“財物預算表”、“工作時間進程表”、“物品清單”等。
為了控制風險和提升會議效果,對會議流程、現場管理及會場布置等必須做到精確設計,精確到從零開始起的每人、每天、每事,甚至精確到會議當中的每人、每事、每分鐘。如:時間、事項等工作的安排。
要做好會務工作,需要了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多學科知識,特別是管理學知識,需要掌握同本職工作相聯系的各方面的情況,需要掌握使用各種為會議服務的自動化、電子化設備的技能和本職工作的業務知識,要求會議行政事務工作人員成為”通才”和”管家”,能夠從全局出發觀察與考慮問題,有高度綜合的眼光與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