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新課程改革以來,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結合小學生階段的特殊情況,科學選擇教學方法,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針對的開展教學,實現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理解和學習能力有限,對于學習知識往往興趣不足。語文作為小學生的一項重要科目,是學習各種知識基礎中的基礎。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我們付出更多努力,想方設法挖掘小學語文的興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根據我多年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經驗,下面給大家談一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幾種方法和策略,僅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增強情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老師的微笑和親切的目光,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添師生的情感。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相關設備,積極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了,老師就可以引導出快樂的課堂教學,教與學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2)創設有趣學習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感性認識能力大于理性認識,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能去除小學生的厭學心理,促進孩子們積極思考,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北京》一課中教學中,課文中的方位描寫比較復雜。對于沒有去過北京的孩子來說,天安門廣場、故宮、人民英雄紀念碑、各種名勝古跡、公園的方位,他們在課文中僅僅獲知一個比較模糊的印象。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北京各個方位的具體畫面,這種教學情境布局清楚、空間感強、層次分明,使學生們可以直觀的了解這些景物的空間關系,更容易和理解課本知識
(3)懸念設疑引起興趣。在語文課堂導入環節通過設置“懸念”,能誘導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學他們學習語文新知識的興趣。比如在《日月譚》課堂講解開始前,我就設置了這樣一個懸念:“同學們知道‘日月潭在哪里嗎?‘日月潭的景色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對“日月潭”產生了興趣,隨之順勢引入課程。這樣,小學生們不僅以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新課學習中,對“日月潭”景色產生了好奇心,還激發了他們學生熱愛祖國山水的熱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良好愿望。
2、發揮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小學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老師要做好課堂教學組織和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適應小學生的年齡學習特點,想辦法激發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學習新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素質。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讓小學生課堂上的主體,需要交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時間。
例如在《早發白帝城》這首古詩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提前給小學生們布置一些課前預習作業,搜集關于作者李白、詩詞背景的一些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與大家分享,最后再由老師老師進行總結。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組織一個簡單的古詩朗誦評比,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還可以讓孩子們分別說他們對這首古詩的理解,以及對作者了解,然后進行討論和總結。
課堂講解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突出這首古詩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組織背誦練習題。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小學生們自己主導了語文課堂,大多數問題都是由他們自己獨立完成的,我們教師只起到了引導、組織和總結的作用,孩子們既學到了語文知識,又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自主性。
3、運用幽默語言開展語文教學
幽默是一種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成功巧妙運用幽默語言,不僅一種成功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藝術的體現。
(1)談古論今法。“語忌直、意忌淺”。在語文教學中,巧妙采用由古論近的比喻,弦外有音,用含蓄的語言進行表達,話里有話。這樣能增加教學語言的感染力,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興趣十足,回味無窮,愉快的接受語文課堂知識。
(2)迂回巧設問。迂回提問設計一般有問、誘、歸納三個層次,扣人心弦,層層深入,達到語半功倍之教學作用。這種方法是繞著彎子提問題,能結合小學生的情感和理智,激起他們探究未知知識的興趣和思想情感的飛躍。
(3)用委婉轉換的語言教學。委婉、溫和的語言會使人產生一種親切感,小學生相對來說心智不夠成熟,需要關心和愛護。把這種有溫度的語言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使師生之間情感互通、關系融洽,增強知識的傳達和語言傳遞,進而提高我們語文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方法。
4、利用多媒體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多媒體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廣闊的平臺,其融聲音、圖像、語言為一體。在新課改背景下應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孩子們學習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1)多媒體能培養學生語言感受力。小學語文教材語言優美、生動、富有感染力,而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比較形象。多媒體技術能把課本上的生動語言文字形象具體的展現出來,給課本上的文字添上顏色,變為具體可觀察的形象事物。在這種情境中,小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增強,會主動的投入語文學習中去。
(2)多媒體能拓展語文課本知識。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深挖小學語文教材中內涵,拓展書本以外的語文知識,引起學習興趣。
比如在《草船借箭》一課教學中,我就制作播放了與本課有關的動畫課件,形象的表現出當時的故事情境和歷史背景。然后根據故事中內容引導孩子們開展想象,在這種氣氛中,他們對語文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激發出來了。
5、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做好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我們全力以赴,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推陳出新。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靈活巧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一定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轉變研究[J].王文華. 學周刊.2014(09)
[2]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J].宋莉.課外語文.2016(15)
[3]新課改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反思[J].李建軍,張妍.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