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進一步開展教育教學,對小學生語文成績和基本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自身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升的作用為重點,分析了教研活動對教師素質提升的意義,即: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不斷優化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深化改革。提出了提升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升的對策,即:教研活動形式多元化;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加強教師校本教研。
關鍵詞:教研活動;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提升;作用
1.序言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許多學校都進行了新課改,然而,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改的有序進行,更需要教師素質的提升,教師是教育教學的踐行者和學生的領路人,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知識和教學能力,而教研活動的開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學生也有很強的針對性,所以,在現代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小學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個人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如何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促使教師改善教育教學,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是教研活動開展和進行的真正價值之所在。本文以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升的作用為重點,展開寫作,希望通過本文的寫作為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升的作用,提供策略性的建議。
2.教研活動對教師素質提升的意義
2.1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教研活動的有序開展,可以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首先,小學教師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可以相互學習教學的優點,彌補教學的不足。每個教室在教學的過程中都積累了自己的經驗,當然,每個教室的教學都有不足之處,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可以讓教師分享教學的經驗,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從而達到發揮教學優點,彌補不足的目的。其次,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更有系統的制定教學計劃,循序漸漸的實施教學計劃。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根據個人的經驗進行教學進度的安排,對于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商榷。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可以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教學活動。第三,教研活動的開展,還有利于教師板書和教學語言的規范,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2.2不斷優化教學效果
教研活動可以不斷優化教學的效果。首先,通過教研活動,可以培養教師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良好氛圍,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對教學成果進行及時的鞏固,培養教師精益求精的科學教學精神。教研活動使得教師不斷的學習和進步,讓教師從旁觀者的角度了解教學中的自己,有利于教師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發現自身教育教學的優勢和不足,從而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其次,教研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小學教師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教學的客觀情況出發、尋找符合學生興趣和要求的教學方式,促進小學教師研究教學的基本流程的趣味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不斷優化教學的效果。第三,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集中起來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經過群賢群策、理性的探討,有目的有目標的對關鍵問題進行研究總結,提高教學重點內容的價值,不斷優化教學效果。
2.3促進教學深化改革
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全國的許多地區已經進行了教學的改革,教研活動的有序開展,有利于促進教學深化改革。教師通過教研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創新,教師在教學目標為指導的前提下,嘗試的教學創新活動,有利于教學深化改革。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師試圖找到更適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從而對教學進行優化和提升,在尋找最優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勢必會思考和研究學情、教學的合理性、學生的接受程度等,從而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和總結,有利于新課改的順利進行,對教育教學也是一種改革和創新。教研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教師互通有無,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促進教學深化改革。
3.提升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升的對策分析
3.1教研活動形式多元化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一定的程式化,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傳統教研活動也存在程式化,這對教育教學的有序開展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都是一種阻礙,因此,要對教研活動的形式進行豐富,促使教研活動形式多元化。在以前,許多教研活動的開展都是幾個教師聚在一起,由教研組長來組織,教師們參與發言,最后,總結教研活動內容,并對總結的內容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安排,和開會的形式沒什么區別,教研活動多以這種機械的形式展開,導致教師的積極性下降,教研活動的成果并不樂觀。學校應該突破這種應付差事的教研模式,豐富教研活動的形式,給予教師更多的自由和嘗試自己教學實踐的機會,通過對教研活動形式的創新,促進教研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
3.2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
教研活動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得到落實和升華,因此,小學教師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勤奮讀書,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對教研活動的有序開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首先,教師開展主動學習的活動,可以針對性的彌補自身知識的缺陷,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理論結合實踐,有效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其次,小學教師通過積極的閱讀和學習,可以帶動整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從而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促使整個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學術交流和學習的氛圍,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第三,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一旦形成,不但有利于小學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而且可以促使教師隊伍的優化,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3.3加強教師校本教研
校本研究是以學校為本的教研活動。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教師在教學當中面對的具體問題。小學教師加強校本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第一是小學教師通過對自身工作的反思,總結自身教學的優勢和劣勢,哪些地方需要進行有效的改進,通過教師不斷完善自我,來提高教學的質量。第二,教師教學,通過專家的參與。通過教育教學方面的的全程聽課,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指導,促使教學得到本質的改善和優化,專家和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和教師的教學特點,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綜合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反復觀察、聽課、共同研究、相互評課、共同參與設計教學活動,從而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針對性。通過教育教學的優化設計,小學語文教師的整體教學素質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4.結語
教研活動的有序進行,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積極的組織教研活動的開展。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生,可以更加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針對學情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根據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揚長補短,積極提高教學水平。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濃厚的學術氛圍,促使教師自發學習,小學語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優化升級,促使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有利于更好開展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唐忠良.教研活動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提升作用[A].《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1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徐彩玉.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研究[D].揚州大學,2017.
[3]趙凌瀾.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4]石偉肖.小學語文教師轉型為面向初級階段教學的對外漢語教師可行性分析[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6.
[5]胡曉容.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的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1):20-21.
[6]陳威.“實踐取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
王自初(1973.12-),男,籍貫:貴州省,望謨;大專文賃;現在職稱:中小學一級語文教師。
(作者單位:望謨縣麻山鎮交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