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婧
摘 要:針對通信供應鏈進行集成優化研究,從整個供應鏈管理者的角度,將供應鏈的戰略層目標和作業層目標進行集成優化,并從供應鏈核心企業電信運營商的角度,提出以電信運營商滿意的供應鏈運作時間為服務優化目標,建立以成本、時間、柔性為目標的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模型。并提出協作企業的集成優化是供應鏈集成優化的相似的觀點,對協作企業進行優選集成。
關鍵詞:通信供應鏈 多目標 集成優化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1(c)-161-02
供應鏈集成優化是一種有效整合供應鏈資源的方法,對供應鏈的構建和設計有著重要的實用意義。供應鏈的集成優化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型供應鏈上,服務型供應鏈的集成研究較少。通信供應鏈是典型的服務型供應鏈。本文借鑒上述制造型供應鏈集成優化的研究成果,針對通信供應鏈進行集成優化研究。結合通信供應鏈的特點,對通信供應鏈的戰略層和作業層的目標進行集成優化,并在考慮通信供應鏈優化性能的基礎上,結合電信運營商滿意的供應鏈服務時間,建立多目標優化模型。同時對中心庫、運輸、加工、分囤庫、末端配送等供應鏈服務環節進行多目標優化,從供應鏈整體的角度,對相關的協作企業進行選擇集成優化。
1 數學模型
通信供應鏈是以電信運營商為核心企業,將干線運輸、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倉儲、末端配送等各類物流服務供應商和通信物資供應商、最終客戶(站點/營業廳)有效結合成一體,是典型的物流服務型供應鏈。通信供應鏈的集成優化不僅是對各節點企業的選擇優化,更是對通信供應鏈的整體效益最優。
通信供應鏈的戰略層優化目標,可以定量化為整個通信供應鏈運行的總成本實現最優化,即通信供應鏈上各協作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的運行總成本達到最小。作業層優化目標,同樣可以定量化為通信供應鏈上各節點的服務柔性整體實現最優化,即通信供應鏈上各協作企業提供的服務柔性整體達到最大。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信供應鏈協作企業的集成優化,可作為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的相似解,達到同樣的集成優化目標。因此本文建立的多目標優化模型,最后將對供應鏈協作企業進行最優選擇集成,實現供應鏈的集成優化。供應鏈優化的性能評價可以基于四個方面:成本、柔性、客戶反映和時間[4]。其中,客戶反映是指客戶對通信供應鏈服務的滿意程度,包括服務的時間、質量等,考慮到模型所需數據的便于獲取性和客戶反映的易于評價性,本文將客戶反映和時間合并為一個從客戶角度來評價供應鏈優化性能的評價指標,即通信供應鏈的服務時間。
在戰略層優化目標(供應鏈總成本最小)和作業層優化目標(供應鏈柔性最大)的基礎上,考慮通信供應鏈的整體服務時間最優(各節點協作企業提供的服務總時間達到最小)。本文建立的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模型的目標有三個:通信供應鏈運行總成本最低;通信供應鏈服務總時間最短;通信供應鏈整體柔性最大。同時,通信供應鏈的各個節點企業之間的距離,也是供應鏈協作企業選擇的影響因素之一,距離越短,作業時間就會越少,產生的成本也就越低,就能更好地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優化。本模型將距離因素加入到成本目標和時間目標的函數里,提高模型在現實中的實用意義。
1.1 建模假設條件
(1)在本模型中,僅考慮了通信供應鏈上主要的節點企業:通信物資供應商、站點/營業廳、干線運輸商、中心庫服務提供商、加工商、分囤庫服務提供商、末端配送服務商。服務成本主要設置了五個重要的節點服務成本:干線運輸成本、中心庫服務成本、加工服務成本、分囤庫服務成本、末端配送成本。
(2)成本參數在一定時期內是穩定的。
(3)通信物資在移交過程中,通信供應鏈上各服務節點企業間的距離會產生運輸費用、運輸時間。本模型設置運輸單位成本系數、時間系數為恒定,運輸費用僅與距離、物資量相關,運輸時間僅與距離相關。
1.2 設定模型參數及決策變量


2 模型求解
上述的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模型是一個多目標優化模型。本文采用粒子群算法解決多目標優化問題。通信供應鏈上的各環節備選成員作為D維空間的粒子,粒子速度向量的每一維都必須取整數,從而確保粒子的每一維數值都為備選的協作企業,整數區間為通信供應鏈上各節點協作企業的備選個數。以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模型的三個目標函數作為適應值函數,得到模型的最優解。
3 結語
本文對通信供應鏈集成優化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由于通信供應鏈與制造企業的供應鏈不同,在進行戰略層優化和作業層優化時,必須考慮到通信供應鏈的服務性特質。從通信供應鏈的整體角度出發,在考慮通信供應鏈運行總成本、供應鏈服務時間、供應鏈柔性的基礎上,建立多目標優化模型,并運用改進的粒子群算法進行求解。模型中的參數數據較易獲取,模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高志軍,朱衛平,陳圣迪.物流服務供應鏈整合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7(10).
[2] 張令榮,許揚,王朦,等.顧客滿意度導向的供應鏈三層目標優化研究[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7(2).
[3] 何魯冰.供應鏈企業協作多目標優化模型的建立及優化[J].統計與決策,2015(20).
[4] 馬雪芬.多目標的供應鏈集成優化及數值仿真[J].中國機械工程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