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男 田金銀 朱疏影 謝樂平
摘 要:網貸是把雙刃劍,在帶動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也給大學生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等方面造成隱患。本文通過對湖南省五所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大學生網貸的相關現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銀行商業貸款和網貸的還款數學模型,并設計案例分別計算銀行貸款和P2P網貸借貸的按期和逾期還款金額;通過數據和比較說明了網貸最主要的還款風險情況;最后對大學生網貸提出了合理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P2P網貸 風險 還款數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045-02
當前一些大學生為追求高質量物質生活或其他原因而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讓低門檻、易操作、潮流化的網貸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之一,這也促進了網貸平臺的高速發展。另外,大學生因網貸出事的新聞屢見不鮮,網貸如一把雙刃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危害。P2P是指由具有相關資質的網絡平臺做中介,投資人向平臺投錢,平臺再向借款人發放貸款的網貸方式,如分期樂、借貸寶等。劉昕在[1]中分析了網貸的部分原因及危害,并探討了一些防范對策。廖愉平,邵磊在[2]中,崔云婷在[3]中也對網貸進行了一些風險分析和探討。
1 網貸現狀調查分析
為了充分了解網貸現狀,首先結合相關研究設計了一份互聯網大數據的調查問卷[6],主要調查了:大學生經濟狀況、對網貸的了解程度、可能網貸的原因及借貸去向等。通過對湖南省五所高校(長沙3所,湘潭1所,懷化1所)的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71份。相關具體調查情況和調查結果見[7]。通過對調查結果統計分析,了解到以下情況:(1)相關傳單、網絡廣告、新聞傳播、道聽途說是目前大學生獲得網貸信息的主要途徑。這也使得大學生對網貸認識不夠,了解不深入。(2)被調查人群中或多或少接觸過網貸的人占比為77.78%,可見網貸信息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性。(3)被調查大學生中82.46%的同學的生活費來自于家庭,只有7.02%的生活費通過網絡或者網貸獲得,雖然比例不大,但是相對于全國3700萬大學生來說這個數量不容忽視。(4)網貸的大學生中44.44%的人網貸的原因是為自己的過度消費(包括奢侈品消費)買單,26.9%的人看中了網貸資金獲取的相對方便快捷性,只有25.15%的人是確實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滿足不了基本生活需求而選擇網貸。70.76%的大學生把網貸資金用于日常消費,29.24%的大學生為購買電子產品而網貸,21.05%的大學生游戲裝備、賭博等資金是通過網貸獲得的,8.77%的大學生利用網貸獲取創業基金。這些說明極大部分網貸大學生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念。(5)通過統計調查中開放性問題的答案了解到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網貸平臺存在以下問題:相關監管不嚴,平臺門檻太低,引誘大學生超前、過度消費;容易使個人信息泄露、含有虛假信息貸款情況;存在網絡漏洞和法律漏洞;利息結算不透明,分期付款陷阱多(如利息高、安全性低、影響個人信用等);平臺多且存在部分非正規平臺等。
2 還款數學模型


不難發現,在逾期的情況下,銀行月還款金額約增加20元,但網貸月還款金額增加為正常還款的2倍還要多。本來大學生還款產生逾期就是因為資金不充裕,一旦逾期就很難還清貸款本息了。更有甚者,少數網貸公司的日利率采用復利計算,則月還款金額比表1中的還款金額還要多。如果大學生網貸出現了逾期,借貸者通常會受到各種騷擾、威脅,直到被逼想辦法還清本金和巨額逾期利息,如果想不出辦法來還款,則一般最終會在網貸公司的誘導和逼迫下從另外的平臺網貸以貸還貸。這樣的話,每月的還款金額更會呈幾何級數增加。舉一個例子,網貸1萬元,如果每次貸款產生2次逾期以后就被逼以貸還貸,那么經過3次以貸還貸,加上各次手續費后的還款本息金額就會變為幾十萬元,當然,此時對于借貸者的經濟能力來說,還款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以上主要討論了網貸的還款風險,尤其要注意的是逾期還款的風險。另外,網貸還有很多可能的風險:(1)信息可能遭到泄露,因網貸需提供個人信息,從而會產生泄露風險;(2)人身安全及家庭安全風險可能受到威脅,若貸款未及時還清,網貸平臺很有可能會對其個人甚至是家庭成員進行多方面騷擾,這對安全產生極大威脅,甚至引發人命事故;(3)償還資金信用風險,為了能及時還款,從而有的大學生進行連環借貸,這也就導致了信用危機;(4)網絡虛假貸款詐騙風險,因涉世未深和急需用錢,部分大學生未經了解便選擇平臺進行網貸,從而陷入虛假網貸受到詐騙;(5)危害學校正常教學的風險;(6)誤導學生人生價值觀,網貸來錢容易且便捷,助長了大學生盲目享樂消費等。如何規避大學生網貸的風險呢?首先要通過對網貸的深入研究和校園范圍內的廣泛宣傳,讓大學生充分了解網貸的風險;其次鼓勵大學生積極兼職和勤工儉學;建議銀行也可以設立助學貸款和大學生生活費貸款,設立創業貸款以及開放對大學生的小額商業貸款等項目;還可以引導風投基金用于大學生創業扶持。這些都能有效拓寬大學生的資金渠道。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得部分盲目的大學生去有效解決經濟問題并規避網貸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昕.大學生網貸的現狀及策略[J].金融視線,2017(4).
[2] 廖愉平,邵磊.校園網貸的風險及應對[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2).
[3] 崔云婷.大學生網絡貸款的風險及對策研究[J].金融視線, 2017(5).
[4]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范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R].教思政廳[2016]3號文件,2016-09-26.
[5] 吳靜婷,饒思語,王若鑫.P2P網貸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影響及產生后果研究[J].時代金融,2017(4).
[6] https://pan.baidu.com/s/1EZngDi5V6ult8hKWQTae8g[EB/OL].
[7] https://pan.baidu.com/s/1alq4JhzhxnFo_ zXz2fd12w[EB/OL].
①基金項目:懷化學院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資助(2017-42)。
作者簡介:羅男(1997-),女,漢族,湖南湘潭人,湖南省懷化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田金銀(1996-),女,土家族,湖南龍山人,湖南省懷化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朱疏影(1997-),女,漢族,浙江永康人,湖南省懷化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本科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謝樂平(1976-),男,漢族,湖南寧鄉人,湖南省懷化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數學應用方面的研究(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