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丁毅 吳新玲
摘 要:共享空間作為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分支,由此衍生出的共享民宿,旨在對閑置房屋進行有效利用,且幫助房屋擁有者快速獲得流動資金收入。共享民宿擁有設計個性、預約簡單、流程靈活等特點,自2015年共享經濟元年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本文通過分析中西不同的旅游消費模式在共享民宿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影響,預測共享民宿在國內的發展前景。結合當前國內共享民宿的發展概況和共存問題,提出了四點發展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共享民宿 管理策略 發展前景 中西消費模式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066-02
1 共享民宿的概念及發展背景
1.1 共享民宿的概念
共享民宿是由共享經濟模式衍生而成的新經濟類型。一般是指,業主以獲得一定租金為主要目的,基于租客對業主名下的閑置房屋使用權的暫時轉移達到提高和激發閑置房屋的有效價值;業主作為供給方,游客作為需求者,在即滿足出行住宿需求的條件下提供個性獨特的體驗環境。共享民宿起源于民宿行業對共享網絡平臺的有效利用,也對民宿行業的普及與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2 共享民宿的發展背景
隨著共享經濟產品的風靡,共享經濟已經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業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民宿以其個性新穎、靈活自由、貼近生活等特點乘上共享經濟的東風成為當今旅游業的新方向。為當今工作繁重且無法負擔長期旅行的人,或渴望暫時脫離原本生活體驗新鮮環境的人們提供更為獨特的住宿體驗。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的民宿總量已近22萬家,而且仍有不斷發展的趨勢。第三方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7.8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06.1%。民宿已向城市或景區發展成為人們實現自我夢想和追求另類生活方式的一種載體。
1.3 共享民宿的特點
1.3.1 共享民宿與租賃的區別
共享民宿與租賃最大的區別在于,共享民宿不存在法律效應的紙質合同,共享民宿通過電子預約與繳納押金的方式來達成電子契約或口頭交易。共享民宿與租賃也存在時間上的差異,共享民宿采用的是酒店式提前預約入住與退租時間讓租客靈活使用房屋,在相同條件下,共享民宿比普通租賃更具靈活性。最后共享民宿與租賃的享受體驗不同,共享民宿通過出租者對房屋的個性改造,從而吸引游客前來租賃,而租賃需要租客自行對房屋進行改造,則共享民宿相較于租賃更具個性化。
1.3.2 共享民宿與酒店的區別
共享民宿所起的“短租”功能上與酒店相同,但是管理上有本質區別。酒店的管理上為對特定地段的多處樓層的統一管理,酒店有固定的管理模式,而共享民宿則為業主自主設計改造名下閑置房屋,只對某間或多間出租房進行管理,不需要類似于酒店的管理模式。酒店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管理復雜,且提現緩慢,而共享民宿擁有個體負責,提現迅速,模式單一,且出租資金相較于酒店價格偏低。共享民宿為旅客提供廉價且親民的住宿體驗,預示著人們的出行方式的多元化發展。
2 中西旅游消費模式對共享民宿發展的影響
2.1 中國旅游消費模式分析及影響
按現代化的旅游目的與本質,中國旅游消費模式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走馬式”旅游消費模式。中國的傳統旅游消費模式注重旅行過程中的物質獲取以及自我完善,由于時間的倉促以及行程的緊迫,人們往往會忽略旅行對住宿的體驗,只保障最根本的出行要求。第二“攀比式”旅游消費模式。物質文化的豐富導致了人們在旅游過程中,對住宿往往傾向于高檔和享受的消費模式,如今的中國人以國際旅游的次數與地點以及旅游中帶回的物品作為本身價值的附屬,而旅游本身所附屬的學習與體驗的價值卻無法體現。第三“享受式”消費模式。如今中國人會選擇短期旅游作為逃離暫時逃離原本生活的手段,或者不以旅游目的而以改善生活為目的的旅游模式。現今的中國消費模式正處于重要的轉型階段,從原來的物質追求傾向于精神追求,共享民宿的出現也預示著中國共享經濟消費模式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旅游消費模式也開始傾向于西方的“精神生活體驗”理念,對未來共享民宿的發展存在著積極的意義。
2.2 西方旅游消費模式分析及影響
按當今的西方旅行消費模式,可分為三類:一是“,體驗式”旅游消費模式,西方人更偏向用自身對自然進行探索,于是西方人喜歡選擇個體出游,或小集體出行,在經歷中尋找旅行的價值。二是,“追求式”旅游消費模式,出于對新鮮事物的向往而選擇的自主式旅游,通過自己劃定的旅游路線,達到旅游中對某事物的探索過程。三是,與中國相似的“享受式”旅游消費模式,本質目的也是出于對美好環境的渴望,而導致的短暫旅游。由于共享民宿本身存在著設計個性、貼近生活、價格低廉、易于個人或小集體預定等特點,西方旅行者更愿意選擇共享民宿作為體驗新鮮事物的手段,既滿足了自己對未知文化的深入體驗,又滿足了旅行中自我價值的體現。《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7》中顯示2016年開始旅游產業由于受到綜合性發展力帶動,如今的中國正在成為亞洲地區旅游主力接待國之一,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希望體驗中國的傳統旅游資源,也預示著共享民宿未來為中西文化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3 國內共享民宿發展的管理對策分析
如今國內共存的共享民宿企業有:Airbnb愛彼迎、小豬短租、途家、locals路客、住百家、螞蟻短租、木鳥短租等。通過對這些企業發展狀況的探尋與實踐體驗,可以看出當今的“在線短租”平臺有其優點,表現如下:一是,Airbnb愛彼迎與locals路客的短租服務有專人對居住環境進行考察,與網站提供照片一致。二是,locals路客在特定區域有指定的出租房屋,且有專人看護。三是,途家與小豬短租有專業的信用憑證,保護租客與業主的權益。但它們的發展參差不齊,管理政策不盡相同、總體上的管理仍需加強或提升。以下集中于四點探討國內共享民宿的發展策略。
3.1 加強對租客、出租者及附近居民的權益保障
如何保證租客與出租者的財產安全是未來共享民宿發展的重點。任何交易面對的直接問題都是如何保障參與者的合法權益,面對共享民宿的蓬勃發展,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出臺相關的法令,保護租客與業主的合法權益是共享民宿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除了保護出租者和業主的直接權益外,由于許多旅館從業者認為,經營短租不用經過消防、建筑安全和衛生等審核通過,并持有相關證書。民宿附近的居民則擔心陌生人進入樓層帶來的治安、環境和衛生問題。相關政府機構所采取的措施除了提出相關禁令外,也要提供相關規范的管理政策。
3.2 確保出租環境與平臺營銷圖片相符
共享民宿的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個性獨特的房屋設計,而體現這一特點的主要方式就是租客通過平臺上的宣傳展示來判定是否進行預定。雖然作為互聯網平臺O2O中最平常的產品展示環節,但是作為吸引顧客最直接的手段和達成交易的直接影響因素,保障出租環境與參考圖片相符是保護平臺信譽和有效吸引顧客的重要環節。通過公司人員的線下實地采訪認證,以及顧客售后評價,保證宣傳展示的真實性。
3.3 完善共享民宿的信用憑證和身份核實系統
如今的共享民宿預定是依靠租客與業主在“在線短租”平臺訂立的電子契約和口頭交易,隨后通過業主與租客的線下聯系完善出租的細節。做到以上過程需要完善的信用憑證和身份核實系統。共享民宿租客出租前需要類似于酒店預訂系統的線上身份核實,除需提供相關證件之外,也應包括押金制度。這樣做既預防了出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信用危機,也提供了業主在出租過程中的經濟保障。且“在線短租”平臺也可與相關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微信、網銀支付等合作,通過相關平臺的信用憑證,為“在線短租”平臺提供信用憑證完善和身份核實系統。
3.4 重視對租客的體驗反饋與出租過程中突發事件的責任歸屬
雖然在出租過程中租客擁有房屋的直接使用權,但是業主仍持有所有權。面對出租過程中的突發情況,業主仍負有主要責任,業主既要保障出租過程中物質保障是否齊全,也要保證出租過程中突發事件的及時反饋,為租客在居住過程中提供對應的服務。(1)“在線短租”平臺需出臺面對常規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2)突發情況下業主與租客的責任歸屬劃分具體辦法。(3)引入保險制度為雙方利益提供保障。(4)司法機關提供相關法律保護租客與業主權益。
4 國內共享民宿的發展前景
共享民宿作為共享經濟的新生代商業模式,雖然在其發展初期存在著業主管理缺陷、無法有效保護旅客利益等問題,其本身的完全C2C模式也可能受限于誠信文化和個人征信制度的缺失,但從中西旅游消費模式中可以看出,在未來對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共享民宿會成為中西消費者出行住宿的新選擇,共享民宿的發展也會成為未來中西旅游文化交融的橋梁。
中西方不同的消費模式的交融也將進一步促使共享民宿新經濟模式的演化,為吸引更多以體驗中國傳統生活為目的的西方消費者創造條件,成為民宿行業的新動力。同時,考慮到中國城鎮住房空置率高達25%、OTA(在線旅行社)等網絡“短租平臺”削弱了傳統酒店的利潤,在酒店領域擁有廣泛用戶基礎的上市公司,具備開展共享經濟的條件,或迎來轉型新機遇,共享民宿或可得到有效的發展,為中國新生代經濟體帶來良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 陳蕊.中西游客旅游審美行為淺析[J].新西部,2008(24).
[2] 賀佳雯.中國“共享經濟”元年[J].中國經濟信息,2015(24).
[3] 莫燕林,史小珍,馬麗卿.共享經濟背景下的民宿發展對策研究[J].江蘇商論,2017(2).
[4] 張慧敏.共享經濟下“互聯網+民宿”現狀及對策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
[5] 艾瑞咨詢集團.2017年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研究報告[EB/OL].艾瑞咨詢集團官方網站.
[6] 李勇.“互聯網+酒店”——傳統酒店的戰略轉型營銷變革與管理重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
[7] 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理事會,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共享經濟時代的管理創新——解碼中國管理模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①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共享經濟的管理模式分析——以共享單車和共享民宿兩個領域的應用為例(201712620027);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T三”有機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017JD01)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崔丁毅(1997-),男,廣西田陽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2015級商務英語專業在校生;吳新玲(1982-),女,河南信陽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網絡營銷、商業模式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