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云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我國的企業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也同時面臨了新的國際挑戰,為了適應國際競爭的大環境,更新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跟上時代步伐顯得非常重要,其中,做好企業的預算工作便是當下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預算管理是企業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與準備,做好預算有助于企業準確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助于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目標,然而很多企業雖然制定了合理的預算制度,規劃了預算工作,但是有關預算的執行工作不到位,極大地減弱了預算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換句話說,與預算同步而行的工作應該是企業各部門對于預算的執行以及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控制可以保證預算發揮最大價值。本文闡述了預算執行中控制的目的,并簡要說明了普遍存在預算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基于相關問題詳細地提出了針對性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企業預算 執行過程 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F4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9(a)-086-02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戰略,只有制定合理的戰略,企業的各個部門才能根據整體戰略制定本部門的部門戰略,財務部門也會依據企業戰略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財務情況制定預算,所以財務預算具有企業的未來計劃的性質,因此只有對預算進行高效率的執行才能發揮預算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指導作用,環境總是處于變化之中,先前的預測未必就會全部與實際發展環境相吻合,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措施可以保證預算計劃的落實,實現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這也是預算控制的一個重要目的。預算控制還是控制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措施,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產生波動,如果預算期內的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從而導致企業成本上升或者下降幅度過大,那么先前企業財務部門制定的預算成本就成為應對價格變化的重要標桿,在決定增加或者減少采購策略時,預算就是重要的參考,不能與之前的預算偏離太大,因為預算才是保證總體目標順利完成的正確途徑,同時,在增加利潤方面主要體現在當銷量達不到預算標準時對銷售部門的促進作用。
1 預算執行過程中有關控制的問題
企業工作人員在執行預算計劃時并非完全做到高質量、有效率,在企業預算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這些有待完善地方阻礙了企業戰略的順利實現,從近期來看,也影響了利潤的形成。根據企業戰略制定預算并執行預算只是財務戰略能否實現的第一步,因為預算效果更能說明執行情況,但是實際中有的企業缺乏控制,預算的確在執行,只是控制不到位甚至沒有控制,這將導致財務部門不能實現預算目標,與預期的目標漸行漸遠??刂乒ぷ鳑]有廣泛分工,主要集中在預算執行部門,比如采購預算的執行情況只有采購部門進行控制,不涉及上級和財務部門,這樣的控制不能對預算執行產生最大效果,只屬于自我控制。除此之外,預算工作是在對未來時期預測基礎上作出的資金或者財務計劃,但是內外部的經營環境不一定會按照原來的預期方向發展,所以對于突發情況,大多數企業沒有指定相關的調節機制,既沒有對預算之外的情況作出規定,這也就降低了預算執行的穩定性,同時,上級雖然也參與了預算執行的控制過程,但是沒有明確規定上級控制的范圍,導致企業預算之外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去請示上級的決定,一方面加重了上級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預算執行的效率。
2 企業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措施
2.1 建立并完善預算執行與控制的有關規定
企業在創建初期,資金緊缺等因素可能會督促著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主動進行預算執行和相關控制,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以及利潤的增加,導致很多原有人員的自主預算與監督的意識減弱,同時新招聘的員工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難,因此也缺乏相關的預算意識。因此,企業需要建立有關預算執行的制度,對于已經具有該制度的企業,應該完善這方面的規定,保證執行到每一個方面。關于預算執行與控制的規定,主要包括預算執行的考核指標以及預算授權的問題,只有把預算的執行情況納入到企業期末的考核之中,才能提高各個部門工作的積極性,保證員工能夠盡全力去執行預算中與本部門有關的安排,然后在企業整體都盡力工作的基礎之上,對于預算之外,需要協商調節事項的授權問題進行規定,可以根據事項所涉及金額的大小規定預算中需要作出決策的責任人,明確的授權可以避免部門之間以及上下級之間由于預算執行中需要協調的問題和預算外問題而產生的沖突。
2.2 加強對預算執行過程的全面控制
預算執行情況的控制一般分為自我控制和管理控制,自我控制是執行部門時刻反饋執行的具體情況給部門領導,部門領導針對預算的執行情況作出相關對策,保證預算的順利執行,實質就是執行部門自己監督自己部門的執行情況,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相比于其他相關部門和上級領導而言,執行部門更了解自身對于預算項目的執行情況,因此也就可以作出更加合理的控制決策,更有利于預算計劃的落實,而且本部門自行協調,也降低了溝通與協調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對于預算執行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部門領導可能難以承擔相應責任,自我控制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此時需要企業的主管部門甚至董事會來作出有關決定,這就是管理控制,即執行部門之外的上級領導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的控制。因為對于比較重大的執行問題,上級主管更了解行業以及企業整體情況,更能夠從全局出發作出正確決策,達到控制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有平級部門之間的控制,主要是解決預算執行中由于某個問題而涉及到了多個部門利益的情況,比如生產部門在預算執行中若出現與產量控制有關的問題,那么相應的控制措施不僅需要考慮生產部門領導的想法,還需要采納采購部門與銷售部門的建議。
2.3 加強對預算外事項的控制
預算做得足夠周密有利于各個部門的執行,但是預算的實質是企業未來一段時間朝某一個方向發展的計劃,僅僅代表了企業的發展意圖,而不是市場,換句話說,企業先前做好的預算有可能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預算中沒有料想到的事情,比如政治因素或者經濟危機等。財務管理工作是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下進行,即便是出現預算外事項,企業管理者也應該繼續經營,不能因為發生預想不到的事情而束手無策。因此,需要加強預算外事項的控制,預算執行過程中外部環境一旦出現預算中沒有說明的事項,執行部門應該根據事項的所涉金額以及對企業的影響程度決定是否將事項上報至董事會,對于自己部門能夠克服、影響范圍較小的預算外事項,本部門自身采取控制措施即可,同時將處理結果遞交上級,而不需要先報上級再處理事項,這樣做可以增強企業對于外部事項的反應能力,縮短作出回應的時間。
2.4 增強各部門的執行能力,降低控制風險
控制的前提是員工能夠積極執行企業的預算計劃,如果員工的執行能力不足或者企業整體工作效率較低,那么執行過程中就會出現更多無法預想到的問題,即便管理層能夠快速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但那畢竟只能解決當前的問題,無法對企業進行長遠打算。因此,增強各部門的執行能力是從整體上降低控制風險、提高執行過程中控制措施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預算執行效率的控制措施。企業的管理者除了在獎懲方面作出規定,提高員工執行能力之外,還需要關注企業中員工和部門領導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等,尤其是在當前越來越人性化的社會中,合理照顧到員工的生活與環境可以起到增大員工工作產出的效果,甚至可以防止人才流失,同時,企業還可以定期召開座談會,專門討論具體工作的執行問題,尤其是生產部門中關于生產細節的討論,可以極大地提高員工對工作的興趣并可以交流經驗,對于具有良好工作經驗的員工給與精神方面的獎勵,比如提拔他們在公司中的地位等。
3 結語
贏在執行,預算的制定需要企業所有員工為之努力執行才能產出預期的結果,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然而執行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需要員工及時反饋信息,部門領導根據信息作出控制策略,保證員工的工作始終在預算計劃的軌道上,而不至于跑偏。本文結合預算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關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措施,希望有助于企業能夠做好預算執行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財政局課題組.關于逐步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人預算管理的研究[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5(1).
[2] 財政部稅政司,清華大學中國財政稅收研究所.中國稅式支出測算方法指引(2011年)[J].研究報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