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玲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在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就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是把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提升學生數學思維;第二是把小學數學教學與應用理解聯系起來,通過學以致用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第三是把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自我探索操作聯系起來,通過解決與探索問題來提升學生數學修養。
關鍵詞:體驗學習;數學素養;教學策略
數學學科是一門重視體驗學習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要把體驗學習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以生活化教學來滲透其中,才能激發學生數學興趣,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從學科性質來看,作為基礎工具性學科,小學數學只有立足于體驗學習,才能使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數學修養等數學素養有落腳的平臺;從學科發展來看,數學作為人類理性思維發展的學科,其影響到社會與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在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更是小學數學不可回避的任務之一。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在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我結合教學實際,從生活實踐、應用理解、探索操作等三方面,來論述小學數學教學在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一、重視在體驗學習,在生活實踐中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最大的區別在于應用性,即其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體驗學習,就要通過生活化教學把生活實踐與體驗學習融為一體,形成小學數學教學的常用教學模式,才能激發小學生在體驗學習中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提高其數學素養。而從數學本質的角度來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數學思維在體驗學習中的典型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容易走入偽生活化的誤區,即為數學內容需要假設生活化案例或成人化案例來設計數學教學,使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受到案例局限。
我以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的小數除法為例,在教學案例中無論是買牛奶案例比較,還是習題中的買鋼筆或買礦泉水案例,從生活化教學來看,其符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但實際生活中,這種小數除法顯然是為數學教學而設計的生活化案例,不利于學生體驗學習,更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如果把買牛奶案例中比較甲乙商店數據進行變更,使之小數除法除不盡。如把乙商店改為6袋12.5元,不僅更符合商店定價的生活實際,而且還可以利用這一案例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這樣一來,小學生要比較兩者何者更便宜,除了運用小數除法外,計算出甲、乙商店的單價。還可以通過綜合計算來比較,如計算第6袋牛奶單價為12.5-11.5=1元,即是說在乙商店比甲商店同樣買6袋牛奶,乙商店要節省2.3-1=1.3元,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乙商店更便宜。這種結合了生活實踐的體驗學習,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拓展并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重視在體驗學習,在應用理解中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小學數學只要立足于生活化教學,把生活案例進行數學化,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要體驗學習中培養數學思維,更有助于其在應用理解中提升數學能力。如上述買牛奶案件,即使不修改數據來符合生活實際,用綜合計算的數學方法與數學思維來進行比較,那么學生就不是單純如教材中所言的“精打細算”,而是使之立足于更宏觀的數學素養角度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至少從我的教學實際效果來看,通過后者綜合計算的引導,即使走了一條巧數也是基于引導學生認識數學規律來開展體驗學習的。而恰恰是這種規律性的學習,對學生應用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未來數學學習與應用,更是有密切的聯系與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重視體驗學習,就是要把數學規律的應用理解融入到生活化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敏感度。
在五年級下冊《確定位置》中,除了方位判斷數學能力的培養外,在實際應用中,其還包括運籌學的簡單原理運用。我在教學中,不僅標注出了動物園各館之間的路線,而且還加入了參觀路線的合理設計作為學生更高層次的應用理解。學生在確定方位的基礎上,還要計算參觀各館的合理路線,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統籌計算能力。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只要具備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這種統籌計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通過這種方式,確定位置及后續的運籌學原理,就使得學生對本節內容的學習應用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升了學生們的數學能力。
三、重視在體驗學習,在探索操作中提升學生數學修養
小學數學在體驗學習中,更要重視“留白”——留給學生思考與探索的空間,并通過這種“留白”來促進學生數學修養的培養。數學修養是一個相對綜合的詞匯,其體現于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數學規律等綜合運用的動態化過程,是學生理性判斷能力的典型表現。在小學數學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數學修養,就要讓學生具備了“摸著石頭過河”的能力,并鼓勵在探索操作中形成個性化的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豐富其數學修養。
如在五年級下山《展開與折疊》就是一種空間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開展體驗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展開與折疊的原理,更是為了讓學生在探索操作中提升集空間能力、思維能力、方位判斷等數學素養于一體的數學修養。學生在體驗學習中的探索操作越熟悉,其對空間與平面轉換規律的認識就越深刻,這為其未來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重視在這種體驗學習中引導學生去探索操作,其核心是通過直接經驗的獲取來實現提升學生數學修養,有助于學生整體數學素養的培養。
總之,小學數學要在體驗學習中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就要把數學學習落到實處讓學生感同身受來解決并探索問題,從而獲得數學思維、數學能力、數學修養等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傳美.體驗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14):150.
[2]潘修鑾.指向深度體驗的數學教學實踐[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7(10):60-64.
[3]熊云.試論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數學素養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1):179.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新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