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峰
東鄉縣第一中學始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坐落在汝河之畔、龍山之巔,是一所遠近聞名的百年老校。在一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學校逐步形成了“德育為本、全面發展、人有特長”的辦學風格,樹立了“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校風特色。創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近年來,學校在全體教師的辛勤耕耘下,勇抓機遇,不斷創新,走特色辦學之路,已連續15年創造高考輝煌,歷年都有學子被清華、北大、浙大等名牌高校錄取,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穩居撫州市縣級中學前列,創造了縣級中學辦學奇跡,成為撫州教苑的一棵常青樹。
抓好常規管理 培育學生品德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近兩年來,學校加強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抓好常規管理工作為落腳點,利用德育宣傳月活動和周一的班會課,開展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育學生品德,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
在學生行為規范上,學校保衛科聯合行政值日人員,對學生的校牌佩戴行為進行進一步規范和管理,讓學校的管理更有序、更規范;對學生的遲到、早退,攜帶零食、飯盒入校等一系列陋習嚴厲禁止,并常抓不懈。此外,學校每月堅持“文明班級”和“優勝班級”流動紅旗評比活動,對班級評估優秀和考試成績優勝的班級進行獎勵,由政教處、團委嚴格考核、評比和督查,以起到鼓勵先進、帶動落后的促進作用;并加強對學生干部和團員培訓,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及發揮其模范輻射作用。
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充分挖掘校園人文資源,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發展為根本,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德育品質。近些年,學校進一步修復人文遺跡,拓展文化長廊,更新勵志標語,增設學考園地,旨在高格調的校園文化的浸潤中,激發學生愛校、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同時,學校還開展了愛國主義征文等有益于德育宣揚的比賽活動,并利用主題班會,開展教育,增強其意識,感化學生品德。在良好校風的培育下,學生優良的學習習慣已逐步養成,抓緊一切在校的時間學習,進校就進班,進班就讀書、做作業,努力學習、珍惜時間的習慣已經蔚然成風。
在教育教學管理上,學校不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標,促進教學常規管理精細化、長效化,還以學生德育素質為重點,督促誠實應試的守信行為。教導處每周對教師備課、聽課記錄及作業批改等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及時掌握各班、各科、各教師教學效果;對每次月考和高三聯考模考進行成績分析,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和要求;加強教育新政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組織行政人員加強各班課堂教學情況的巡查,對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予以通報,確保各種教學活動有序進行。此外,為進一步嚴肅考風考紀,學校對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進行規范化管理,遵循考前安檢、考中巡查、考后通報原則,堅決杜絕考試舞弊行為,養成誠信之美德。
優化教師隊伍 提升專業素養
師資力量的雄厚決定學校教育實力的雄厚。東鄉一中一直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為做好引領作用,學校把“勤政廉政、依法行政、提高效率、促進發展”作為班子成員追求的目標和考核班子成員的主要依據,并制定《東鄉一中行政干部工作量化考核評估方案》,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全體教師樹立一面旗幟,堅持弘揚正氣,引導、團結廣大教師形成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
近年來,學校以“爭創一流學校”為目標凝聚了全體教師之心,師資力量、教師管理等得到進一步加強。學校開展了以“創文明校風、樹師表形象”為重點的師德教育活動,以加強師德建設,全面提升教師形象;堅持政治學習制度,深入學習教師職業道德及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提高教師依規執教的自覺性,嚴厲杜絕違規收費、違規推銷教輔資料、從事有償家教等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隨著部分教師退休、外調或意外病故及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學校一線教師十分緊缺。為緩解壓力,學校積極引進青年教師,從國內各大師范院校招聘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鼓勵原聘教師積極參加入編考試;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年輕教師與老教師之間的“師徒結對”活動,加快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速度,進一步充實了教學一線隊伍。
為了全面提升全校教師綜合素質,學校依據教師本人的個性特質和科研特長,積極引導、鼓勵和拓展教師個性化發展,采取多種有效的方法,積極主動配合主管部門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支持、鼓勵教師參加提高學歷層次、業務水平、教研能力的培訓,推薦教師參與上級組織開展的各類培訓和學習中去,為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創設平臺,拓寬其眼界,豐富其專業知識內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水平。此外,學校還以培養“骨干”為抓手,大力培養骨干教師,扎實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骨干教師教學示范和骨干帶頭作用,積極舉薦、倡導青年教師參加各類相關比賽和評比活動,給予青年教師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制定《東鄉一中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獎勵制度》《東鄉一中教師論文發表、書籍出版獎勵方案》等文件細則,對發表優質論文、申報省級以上課題的教師給予獎勵。
學校還進一步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既堅持“請進來”,聘請省內外教育專家來校傳經送寶;也堅持“走出去”,以開闊老師的視界,提升自身能力,取長補短。學校先后組織班主任、備課組長、競賽輔導員、實驗員等人員,到周邊各兄弟學校和省外名校學習,積極探討高考復習備考及學校教學管理經驗等,相互切磋,互通有無。
健全教學機制 創新育人模式
2007年,學校創新年級化教學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具有校本特色的年級組負責制,真正實現年級組“雙聘制”,即年級組自主聘任本年級班主任,班主任自主聘任本班任課教師。學校充分貫徹實施“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理念,形成了“有體系、有目標、有特色”的年級工作作風。學校采用校級領導掛點年級的工作準則,各分管校長分別掛點主持各年級組日常工作,并由一名年級主任、兩名年級副主任共同管理。每個年級組負責抓好兩條主線:一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主任會議,做到及時化、專題化、常態化;二是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備課組長會議,在教導處和教研處的配合下,制定學期教學進度,做好命題安排等工作。
為提升教學精細化管理,針對學科知識要點,學校組織名師備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著力開發學生智力。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實行“梯度教學”“交叉教學”,讓教師通過不同的命題、不同的視角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學得會、學得好。
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創新育人模式,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不求人人升學,但愿個個成才”,學校定期舉辦“素質運動會”“科技夏令營”“讀名著、品名曲”活動;組織學生讀中外名著、賞藝術精品、品世界名曲、聽天籟之音,尋找創作靈感,放飛心靈夢想,讓學生在文學藝術的陶冶中收獲自信、想象、熱忱,追求生命的真善美;組織學生參觀舒同書法院、瞻仰烈士陵園;開展龍山講壇、書法鑒賞、安全知識大賽、國旗下的講話、系列主題活動月、系列紀念主題征文等“第二課堂”。
學校還以《師水聲》校報為窗口,一月一主題,展示師生文藝風采;以文化長廊為基地,讓學生耳濡目染,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素質教育的熔爐里,一批多才多藝、成績優異的好學生鍛造而出。近五年來,學校100多名學生獲國家級、省級數、理、化、生等奧賽大獎;多名學生獲各級征文、演講比賽獎勵;文藝體育大賽捷報頻傳,學校多次參加市縣文體會演。學校開拓教育空間,實施多元培養模式,開辦的特色藝術班成效顯著,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榮錄北京師大、華南理工、西安美院、廣州美院、廣西藝術學院等藝術院校,二本錄取率在80%以上,成為東鄉一中另一道亮麗風景。
實施擴建工程 展示嶄新面貌
硬件設施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作為撫州市東鄉區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東鄉一中改擴建工程預計總投資一億元,分為一期和二期兩個步驟逐步推進,預計2018年8月全部竣工。整個工程包括新建、改造,增設景觀及市政附屬工程等三大部分。其中新建工程項目包括一棟綜合大樓、一棟教學樓、三棟學生寢室、一個食堂、一座鐘樓、校園大門以及運動場建設等,總建筑面積達40500㎡;改造工程包括對總面積約20000㎡的辦公樓、主體教學大樓和實驗樓的屋面外墻進行裝修改造;景觀、市政及附屬等工程是東鄉一中改擴建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該工程的建設,著力點在于打造“文化一中”,使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與現代園林藝術相互映襯、融為一體。
目前,東鄉一中一期改擴建工程基本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學校班子成員幾乎每天親臨工地現場,搶抓時間節點,不斷跟進,攻堅克難,奮力沖刺,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多項改擴建工程也已經竣工:一是教師拆遷安置房及附屬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水泥路面貫通新區,栽種好了花木;二是新建的學校綜合大樓和南大門于2014年7月封頂,外墻瓷磚已經貼好,目前正進行內部粉刷與裝修;三是老教學樓、實驗樓加頂和外墻面改造工程已經完成并交付使用;四是新建運動場主體工程已完工。一座嶄新的現代化校園正矗立于龍山之巔、師水之畔。
東鄉一中,歷經百年,櫛風沐雨,她依然步履鏗鏘,薪火相傳。學校正秉承“創新意識,人文理念,和諧氛圍”的新型校園建設目標,團結拼搏,銳意進取,不斷加強與周邊地區及省外學校的合作與聯考,拓展素質教育新渠道,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對接教育改革新高考,全面深化教學管理機制。
揮鞭奮蹄,只爭朝夕。東鄉一中正乘著校園改擴建工程、推進跨越式發展的浩浩長風,在校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與科學管理下,沿著穩步發展的方向邁進,不斷續寫著屬于她的輝煌!
東鄉一中先后獲得“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實驗學校”“江西省中小學(幼兒園)平安校園示范學校”“江西省教育規范管理活動先進單位”“江西省‘質量提升年活動先進集體”“江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江西省學校陽光體育先進單位”“江西省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江西省規范管理先進單位”“江西省家庭和家長函授學校辦學工作先進教學點”“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撫州市文明單位”“撫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撫州市和諧平安學校”“撫州市學法用法機關示范單位”“撫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撫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