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摘 要:自2015年國務院積極推進“旅游+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在線旅游市場進一步蓬勃發展,在線旅游服務規模不斷擴大,新興商業模式也不斷涌現。本文基于胡世良的移動互聯網七要素商業模式模型,以攜程、途牛兩家在線旅行代理商為例,從戰略定位、價值定位和需求創新、好的產品、開放平臺、生態系統、社會化營銷、盈利模式等七個維度分析在線旅游服務商中OTA的商業模式創新,力圖給潛在進入以及發展中的OTA帶來商業模式的構建與創新的啟發。
關鍵詞:胡世良模型 OTA 商業模式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8(c)-173-02
1 商業模式及胡世良模型簡介
1.1 商業模式
關于商業模式,學術界和實業界均尚未達成共識,采用廣泛的一個解釋為:“為了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并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系統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組織設計的整體解決方案。”商業模式雖概念界定不同,但究其本質,是關于企業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贏利的問題,實質是商業規律在經營中的具體應用。
1.2 胡世良模型
胡世良認為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七要素為戰略定位、價值定位與需求創新、最好的產品、開放平臺、良好的生態系統、社會化營銷、持續的盈利模式。其中戰略定位是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決定性因素,打造開放平臺是業務平臺運營系統的核心、基礎條件,盈利模式是商業模式的結果、成敗的重要判斷標準,而其他要素則是使商業模式成功的手段,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構成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這個整體,如圖1所示。
2 商業模式分析
2.1 途牛七要素商業模式分析
(1)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因素——戰略定位:在途牛進入在線旅游市場之初,大多數的旅游電商都愿意做機票預訂和酒店預訂服務,而專門做旅游線路預訂的OTA少之又少,彼時攜程、藝龍等網站都已成為業內佼佼者,因此對于途牛而言,競爭壁壘難以突破。創始人于敦德卻發現機遇,避開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機票酒店預訂服務,抓住在線度假旅游市場,構建差異化的優勢——專注于旅游線路預訂服務,主推隨團旅游線路和自由行套餐,成功完成戰略定位。
(2)商業模式成功的手段——第一,價值定位與需求創新:途牛的目標客戶群主要是白領階層,基于其靈活多樣的旅游需求,公司開發了具有個性化設置的線路拼盤模式、私人訂制方式,完成需求的不斷創新;第二,最好的產品:途牛提供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產品以及有競爭力的產品,如途牛特賣、牛人專線、私人定制、出發地出游、低價出境游等;第三,生態系統:途牛依靠上游供應商,通過自己的網絡平臺優勢銷售產品,并與多家合作伙伴建立戰略聯盟,可以看出其意圖打造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系統;第四,社會化營銷:成立之初,途牛將重點放在競價排名這一燒錢方式上,但目前其充分利用了社會化媒體、論壇系統、博客系統、驢友社區的正文系統以及移動終端進行營銷,不斷提升企業影響力,提高平臺價值。
(3)業務平臺運營系統的核心——開放平臺:途牛在打造有價值的開放平臺方面領先業界,其開放平臺是目前行業內首家免費開放平臺。途牛的在線平臺包括tuniu.com網站和移動平臺,平臺通過友好的用戶界面提供全面的產品和旅游信息,使休閑旅行者能夠計劃旅行并搜索最適合他們需求的行程,同時提供7×24小時服務支持;此外,途牛還開發了專有的供應鏈管理系統N-Booking系統,其功能包括產品管理、即時管理和賬戶管理,以簡化與旅行供應商的互動。
(4)商業模式的結果——盈利模式:從資源方或批發商處購買旅游產品,然后重新打包旅游產品,自主定價進行銷售,賺取平臺上旅游產品與供應商的報價之間的差價,實現盈利。走在差異化的道路上,此種盈利模式早先使途牛避開了攜程、同程建立的競爭壁壘,但目前存在著毛利率低的問題,也限制了途牛的進一步發展。
2.2 攜程七要素商業模式分析
(1)商業模式成功的關鍵因素——戰略定位:攜程因為成立時間較早,并且領先其他平臺進入了互聯網平臺,先行優勢使其在競爭態勢不嚴峻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客戶群,這是其成為OTA佼佼者的一個重要原因。攜程網最初定位于“旅游百科全書”,隨著局勢的改變,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逐步向旅游產業鏈上下游滲透,并以訂房訂票、預定線路的業務為主要盈利點。如今,攜程將自己明確定位為綜合性在線旅游服務公司。
(2)商業模式成功的手段——第一,價值定位與需求創新:目標客戶群為商務旅行者,中、高等收入階層的旅游者是其最主要的客戶來源。攜程關注客戶需求以及行業形勢,在航空公司加大直銷比例的不利環境情況下,針對消費需求進行機票業務創新,設計“超值自由飛”產品;針對務工人員回家難的情況,在官方APP上推出“務工回程”購票通道;針對境外旅游安全問題,推出“全球旅行SOS”服務,實現“7×24小時應急支援”;第二,最好的產品:作為OTA的佼佼者,攜程網向其超過2.5億會員提供全方位的旅游產品及服務,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酒店和機票預訂、旅游度假、商旅管理、旅游資訊等;第三,生態系統:攜程通過戰略投資旅游百事通、與美國三大旅行社戰略合作、收購天巡、與去哪兒度假進行合并等手段,整合在線度假市場“生態圈”,旨在建立起一個更完善的國際旅游生態系統;第四,社會化營銷:注重品牌打造,主要通過自身網站的內容與社區版塊、旗下的點評分享網站—— 驢評網、發現目的地及制訂出行計劃、英文版網站等進行營銷。
(3)業務平臺運營系統的核心—— 開放平臺:攜程在技術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現代化服務系統,包括客戶管理系統、房量管理系統、呼叫排隊系統、訂單處理系統、E-Booking 機票預訂系統和服務質量監控系統等,實現“互聯網+呼叫中心”,其中CRM系統由呼叫中心、官網和后臺數據處理系統三個模塊構成。
(4)商業模式的結果—— 盈利模式:整合上游資源,由上游供應商提供定價,攜程根據報價進行調整,重新定價發布在平臺上。當顧客確定需求并從攜程平臺上下單,這時上游獲得供應商定價的部分,攜程獲得自身定價與供應商定價的差價,同時還有代理的傭金,額外的費用可能還有供應商的廣告費用。總結而言,攜程的盈利模式幾乎涵蓋各個環節,收入來源主要是差價、交易傭金、廣告費用,如表1所示。
3 結語
綜上可以看出,盡管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有七要素,但并非所有的要素對構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都發揮著同樣作用。可以發現,“途牛式”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明確的戰略定位、價值定位和需求創新,即專注于在線度假旅游市場,依靠目標市場個性化需求及時進行創新;“攜程式”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開放平臺以及盈利模式,其平臺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與配置能力。
總之,企業要獲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要構建并創新適合自身情況的商業模式。筆者運用胡世良移動互聯網七要素商業模式模型分析了OTA典型的兩種商業模式,兩種模式無疑能為潛在進入者以及發展中的OTA提供啟示,期望OTA能通過差異化競爭或者同質化競爭抓住機遇,贏在未來。
參考文獻
[1] 郭佳祺.移動互聯網時代途牛網的商業模式創新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 李曉莉,楊林美.論在線旅行代理商商業模式的構建——基于攜程、途牛、同程3家企業的比較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6).
[3] 戴方慧.在線旅游上市公司商業模式對比與創新[J].理財(財經版),2017(2).
[4] 殷紅霞.途牛網的商務模式及其發展[J].理財(財經版),2017(2).
[5] 王瑩.攜程網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6] 廖蓓,陳彥冰,孫宗雷.“攜程”網商業模式對旅游企業帶來的思考[J].大眾科技,2010(3).
[7] 王揚.在線旅游企業商業模式比較分析及優化——以攜程網、去哪兒網、淘寶旅行為例[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