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年80歲,是個退休小學教師。工作幾十年,朝夕同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打交道,跟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小學生模仿性強,可塑性大。除了作為教師的我由淺入深潛移默化地啟迪教育,書籍是孩子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特別是那些健康向上富有意趣、朗朗上口的兒歌,小學生特別喜歡哼唱。故此,在工作之余,幾十年如一日,我陸續創作兒歌,共計有千余首。其中《做早操》《小彩筆》《比童年》《放鴨》《小虎子畫理想》《冬梅》《賽馬》《科爾沁就是我的家》《三代琴》等100多首兒歌,分別發表在《教師報》《北方少年報》《內蒙古日報》《阜新日報》《赤峰日報》《通遼日報》《苗苗》《好孩子》等報刊上。
1980年7月,我應邀去長春《紅小兵》編輯部參加筆會。1999年,應《北方少年報》編輯部之邀,隨草原記者團赴上海參觀訪問。
2005年,第一部《溪流兒歌集》,由遠方出版社出版。
2015年,在旗關工委領導大力支持下,第二部、第三部兒歌集《蒲公英》《山菊花》先后彩印出版。我沒要任何報酬,都贈送給一些少年兒童。我的兒歌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有的學校,把它當成早自習必讀課。
眼下,我又創作出一部兒歌集《牽牛花》,共160首,待出版。
孩子,是祖國花朵,未來的接班人,我作為一名老教師、老黨員,身雖離開了課堂,可心卻永系孩子們。為孩子們寫點東西,是我的快樂,是我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