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路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運城044000)
自建筑業全面實行”營改增”以來,建筑企業的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兩種計稅方法,一種是一般計稅,另一種是簡易計稅,簡易計稅是一項政策紅利,在一定條件下,選擇簡易計稅比一般計稅稅負會更低。現實中,建筑企業有些情況很難取得進項發票,導致建筑企業不能充分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為了確保稅負“只減不增”,針對這些特定的應稅行為,政策上允許一般納稅人選擇或者適用簡易計稅,按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一)特點。一是會計核算簡單。不需要按購進抵扣法計算應繳納增值稅額,即不需要計算當期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而是按3%征收率與不含稅銷售額直接計算。二是風險小。簡易計稅情形下不允許抵扣進項稅額,一般情況下采購環節只需要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普通發票,避免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風險。三是一定條件下稅負更低。簡易計稅下實際稅負為2.91%,相比營業稅制下的營業稅稅負,下降了0.09%。四是選擇簡易計稅,36個月不得變更。
(二)適用范圍。建筑業一般納稅人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有以下情形:(1)“營改增”試點前取得的不動產經營性出租或銷售;(2)提供建筑服務:甲供工程、老項目、清包工;(3)“營改增”試點前取得的有形動產出租或銷售。詳見表1。
(一)甲供工程的定義解讀。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材料、設備和動力由發包方自行采購的工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包方自行采購并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材料、設備和動力,沒有比例和金額的限制。甲供材金額不包含在銷售額內。發包方自行采購,供應商將發票直接開具給發包方,材料交給施工單位使用,施工單位不用作為存貨或成本來核算,將來不形成施工單位的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收入,待納稅義務發生時,施工單位給發包方開具發票時,不包括甲供材料、設備和動力金額。甲供材中的“甲方”指的是任一建筑合同的甲方。總分包之間如果存在提供材料、設備和動力的,總分包合同中總包單位也是發包方,仍然屬于甲供工程。另外,要正確區分甲供工程與甲控工程。甲控工程是指發包方選擇材料供應商,讓施工方簽訂合同,供應商把發票直接開給施工方,實際上甲方履行了指定材料供應商的作用,整個材料購銷行為完全由施工方與供應商進行交易。
(二)甲供工程合同的要求。甲供工程合同應當按照總價法來簽訂,合同中應列示甲供材料條款,注明總價款包括甲供材金額,約定甲方提供具體材料的清單和金額。比如,某建筑企業承接一項目工程,工程總價款100萬元,其中包括甲方提供水泥材料50萬元,那么合同中甲供材條款應明確:總價款100萬元,其中:甲供水泥50萬元。
(一)老項目的認定標準。老項目是指《施工許可證》注明開工日期或合同注明的開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工程項目,而不是《施工許可證》發證日期,也不是合同簽訂日期。比如,某建筑企業A項目合同簽訂日期是2016年4月25日,但合同開工日期是2016年5月15日,則不屬于老項目。

表1 建筑業選擇簡易計稅匯總情況表
(二)增量或增項的工程如何確定老項目。一個項目是老項目,設計變更增加工程量,增量部分未進行招標,未簽訂合同,也未簽發《施工許可證》,如果是實行現場簽證的方式進行結算,增量部分就可以認定為老項目。假若一個公路工程是老項目,開始時只有路面工程,后期又新增防護工程內容,需要重新招標,重新簽訂合同,重新辦理《施工許可證》,則不屬于老項目。
(三)分包方的項目如何確定老項目。一個項目存在總分包時,分包方項目是總包方項目的一部分,如果總包方項目是老項目,則分包方項目就認定為老項目。例如,一個項目甲方與乙方簽訂了總包合同,合同注明開工日期是2016年4月25日,2016年9月1日乙方又與丙方簽訂分包合同,則丙項目就屬于老項目,能夠選擇簡易計稅。
清包工是指施工方不采購材料或只采購輔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費、管理費或者其他費用的建筑服務。“營改增”以后,按照稅法規定,建筑勞務公司按照11%征稅,稅負較重,財稅[2016]36號文規定,清包工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所以建筑勞務公司一般會采用與總包單位簽訂清包工合同方式,總包方可以取得3%增值稅專用發票。總包方也可以選擇從勞務派遣公司取得勞務,但是采用與勞務派遣公司合作不是總包方的最佳選擇。這是因為:(1)勞務派遣公司大多數采用差額簡易征稅方式,總包方只能取得低進項稅額;(2)按照《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的相關規定,用工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員工數量不得超過企業用工總量的10%,派遣員工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任職(臨時性,指工作時間不能超過6個月)。
例如,某建筑企業可供選擇的用工方案有兩種,方案一: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用工合同1 000萬元,其中800萬元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資、福利費用、社會保險。勞務派遣公司采用差額征稅方式。方案二:與建筑勞務公司簽訂勞務分包合同1 000萬元,分包單位采用清包工,選擇簡易計稅。
方案一:對于用工單位而言,共支付1 000萬元,只能取得800萬元的普通發票和200萬元的傘較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用來抵扣的進項稅額=(1 000-800)/(1+5%)×5%=9.52(萬元)。
方案二:用工單位可以取得1 000萬元征收率為3%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用來抵扣的進項稅額=1 000/(1+3%)×3%=29.13(萬元)。
通過比較可知,建筑企業選擇與勞務公司簽訂清包工合同,是用工的最佳選擇。
(一)簡易計稅實行一次備案制。建筑企業一般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選擇簡易計稅時,應在首次辦理簡易計稅方法申報前,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一次性備案。也就是,同一納稅人同一種簡易計稅方法計稅情形,只需要備案一次。歸納起來,一般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選擇簡易計稅,最多只需要備案三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務、為老項目提供建筑服務、為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務,首次納稅申報前,只需備案一次。
(二)簡易計稅最大的風險是已選擇了簡易計稅,但稅務機關不認可,要求按一般計稅補繳稅款。備案只是報告,而不是批準,并不意味著稅務機關認可同意企業選擇簡易計稅,仍然會有核查的風險。為了防范簡易計稅風險,工作中應完整保留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資料,留檔備查,以此證明工程選擇簡易計稅是合規的。
1.甲供工程需把控的要素。(1)合同簽訂方面。合同價款條款中需明確合同總價款不包含甲供材;甲供材料條款需約定具體材料或設備,并且合同后附材料或設備清單。(2)付款方面。甲供材情況下,甲方直接將材料設備價款支付給供應商,施工方需將甲方付款記錄(材料發票、銀行付款憑證等)和銀行流水留存備查。(3)開票方面。施工方是按照不包含甲供材的價款向發包方開具發票。(4)現場資料方面。保存好材料投入使用時的驗收、入庫、保管、領用等資料,證明甲供材料業務是真實的。
2.老項目需把控的要素。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整理歸檔工作。以《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或者以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上注明的開工日期為依據,確保開工日期為2016年4月30日前,以此作為佐證資料。
3.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務需把控的要素。整理、保存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確保合同約定的內容足可證明施工方不采購材料或只采購輔助材料,符合稅法規定的清包工概念。
4.小規模納稅人期間的項目在轉成一般納稅人后,計稅方法確定原則是:如果是老項目、清包工和甲供工程可以繼續按簡易計稅辦法計稅,除此之外的項目,在轉為一般納稅人后都按一般計稅方法計稅。
筆者建議,小規模建筑企業如果承攬一項大工程時,一定要做好稅務籌劃,在開工前就做好一般納稅人登記工作。
簡易計稅方法是一項稅收優惠政策,建筑企業針對特定業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不僅可以降低稅負,也可以減少發票風險。同時為了減少稅務核查風險,應做好證明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確保選擇簡易計稅是真實、合法、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