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學計財處沈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遼寧沈陽110044)
財政電子票據,是指在財政部門的監管下,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數據管理進行開具、傳輸、存儲和接收的數字電文形式的憑證。其一般是行政事業單位在依法組織非營利性活動或收取政府非稅收入時產生的。財政電子票據用數字形式取代了紙質形式,用電子簽名取代了手工簽章,運用網絡手段傳輸流轉數據,運用計算機等電子載體對數據進行保管與存儲。財政電子票據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票據名稱、票據號碼、票據代碼、收款項目、標準、繳款人、收款金額、開票單位、開票人、開票日期、開票單位簽章、財政部門監制簽章。
財政電子票據與財政紙質票據有所區別。表現在:(1)呈現形式不同。傳統票據需采取書面形式,除此之外,根據我國《票據法》規定,票據還必須標明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如出票人的姓名、票據的金額及日期、付款和收款人的姓名等。而電子票據的表現形式則是電子數據,需在網絡系統上填寫身份識別碼、記錄應記載事項并且進行電子簽名。(2)依附的載體不同。紙質票據主要以紙質票據本身作為依附的載體,而電子票據主要以當事人各方所收到的電子數據信息為依附的載體,這些電子數據信息一般是用來完成交易的。
票據是會計核算重要的原始資料和必要依據,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種憑證,也是高校在各方面加強內控建設及會計監督的重要方式。高校財務使用的票據根據業務不同可分為稅務票據和非稅票據。
(一)稅務票據。稅務票據是指用于學校對社會進行有償服務,以及依法納稅的經營性收費項目。包括:有關于技術服務、技術開發以及技術咨詢等相關的收費;自行舉辦、自愿參加的各類培訓收費和會議收費;校內開展的復印、打字、資料查詢等教學輔助服務性收費;校內開展的餐飲、理發、洗浴等生活輔助服務收費;出租房屋、設備等不動產收費;其他經營服務性收費行為。
(二)非稅票據。非稅票據是除稅收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其他代行政府職能的組織,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依照國家規定程序向繳款人征收非稅資金時,為繳款人開具的收(繳)款憑證。非稅資金是行使政府職能的機關單位和團體組織依法提供公共服務征收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作為政府有關非稅收入方面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校的非稅收入在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中扮演著尤為突出的角色。包括:學生的住宿費、相關的考試費、學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學生、學員等進行檔案查證、資料翻譯、上網等學生自愿選擇的服務性收費;學校與其他單位或個人資金往來的押金、保證金、代收的體檢費等不構成學校事業收入的結算票據等。
高校非稅票據主要適用單位和個人,個人主要對象為學生,并且具有不報銷的特點。
(一)高校非稅票據對于單位的運用。(1)聯合辦學、社會力量辦學取得的培訓費收入。社會力量辦學收入是在指在政府教育部門許可的情況下,集合社會各方面力量開辦學校教育所取得的收入。聯合辦學收入是指異地的兩所學校在委托培養各校的學生以及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收入。兩種培訓費均應依據財務部門聯合辦學協議(合同)的相關條款,與學生管理部門核對,保證收費資金準確及時繳入非稅收入專戶。(2)社會組織、團體的捐贈收入。社會組織、團體的捐贈收入指高校收到社會各單位、各階層人員自愿、無償捐獻的款項。該筆收入需納入高校賬務系統的統一管理與核算。(3)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出租出借收入。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有償使用出租出借收入是指在不改變其非經營性及國有屬性的情況下,用來從事出租出借等有償使用活動而取得的收入。這種資產不投入生產經營,且具有非增值性。(4)縱向科研經費收入。縱向科研經費收入是指高校在承擔國家、地方各級政府常設的專項項目以及計劃項目中所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收入。高校對縱向科研經費一般采取實報實銷、統收統支的政策,實行全額的預算管理。
(二)高校非稅票據對于學生的運用。(1)學生繳納的學費、住宿費收入。學生繳納的學費、住宿費標準應按屬地化原則管理,統一使用財政部門監制的“非稅收入收款票據”,收費項目和標準須符合各級政府部門批準設立的項目和標準。(2)學校醫院(衛生所)收取的醫療費收入。學校醫院(衛生所)收取的醫療費收入即高校的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療服務取得的醫療收入。(3)高校附屬幼兒園收取的保育教育費收入。保育教育費收入是指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各高校附屬幼兒園為0—6歲幼兒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務,向幼兒家長收取的保育費。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是根據幼兒園保育教育水平、社會承受能力、辦園質量及經費(資金)來源等情況,按照不以盈利為目的原則制定的。
根據財政部《關于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的相關要求,通過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財政部門可以生成財政電子票據的相關模板文件,將財政電子票據發放給各單位;進入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用票單位可以開具財政電子票據,在互聯網上對數據進行傳輸;通過登陸財政票據管理服務網站,繳款人可以獲取相關的財政電子票據,并對其真偽進行查驗;使用票據的單位及個人需保證財政電子票據的真實有效,并將其進行入賬處理。
以我校為例,財務信息化系統(用友收費管理系統)與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博思票據系統)的對接與應用其流程圖如下:

(一)電子票據的申領。由學校填寫《財政票據領購申請表》報財政部門非稅收入處申請,批復后在博思票據系統中進行分類登記。
(二)電子票據的開具及打印。學校對票據的使用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通過用友收費管理軟件管理的收費業務,常見于學生學費和住宿費。當發生收費業務時在用友收費管理系統進行收取,同時將收費數據傳輸到博思票據系統,然后在博思票據系統上打印(也可不打印)。打印后再將票據號碼回傳至用友收費管理系統,補全用友收費管理系統收費信息。二是不通過用友收費管理系統收取的業務直接通過博思票據系統收取并打印。
(三)財政電子票據的傳輸。可以說這是推行財政電子票據改革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尤其在高校。高校收取的學費住宿費涉及的收費金額不一定大但涉及的學生數量非常大,并且學費和住宿費屬于個人消費,涉及報銷的機會很少,只要能夠保證收費票據能像增值稅普通電子發票隨時打印就行。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校財務人員票據打印帶來的巨大工作量,也為儲存票據節約儲存空間。因此開發票據的網絡傳輸功能尤為重要。當完整的電子票據生成后,可通過短信、微信、電子郵件、電子票據專用APP等多種方式發送給繳款人,由繳款人登錄票據管理服務網站進行下載和打印。
(四)財政電子票據的入賬。電子票據經高校和繳款人驗證無誤后,可下載打印電子票據作為繳款憑證,同時高校通過校內業務系統與財政電子票據系統對接,自動獲取、查驗開具的電子票據,生成記賬憑證。
(五)財政電子票據的歸檔。由財政部門、高校財務、繳款人分別按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歸檔,并形成符合規定的電子會計檔案以作為檢查、記賬、報銷等依據或憑證。
(一)便于保管,節約成本。使用財政電子票據,既能節約票據印制、領購、傳遞和儲存等直接成本,也可節約如統計、錄入等管理成本。電子票據使票據的管理更為集中,有利于管理者針對票據的電子信息進行管理,無需固定的保管場所,也無需進行實物的轉移,減少了遺失的風險及損壞的風險,降低了保管成本及運輸成本,緩解了紙質票據儲存的壓力,更加安全與經濟。
(二)有利于節能環保。電子票據的應用將促進學校辦公無紙化的進程,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辦公以及網絡辦公提供可能。同時電子票據的推廣,能夠節省大量的紙張,有效地減少了浪費,節約了社會資源,減少了對社會生態資源的開采和使用,這也符合我國一直倡導的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
(三)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電子票據具有數字化開具、網絡同步傳輸的特征,能夠有效地加快數據的流轉速度,保障了開票數據在高校內部財務、審計等各部門之間的實時共享,方便各部門人員的交流與使用,使票據的辦公流程更為簡化,高校的辦公效率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便于電子票據使用者的查詢。電子票據的查詢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不受時間及地點的限制,減少了以往排隊等待時間;系統的管理者也可以在相應的系統中設置一定的查詢條件,來獲得相關學生的一些查詢數據及統計結果。
財政電子票據的產生是基于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其運用推廣是財務大數據實現智能化的必由之路。高校票據實現電子化,建立網絡化管理模式,可以使財務服務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必將給高校的財務管理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一步推進高校財務工作的多樣化創新實踐,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使學校的財務工作更加高效與和諧,推動高校無紙化辦公和財務數據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