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廣州百誠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80)
自從我國施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來,國家的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飛速提升,遵循著“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的收藏原則,我國的收藏市場日益火爆,其中文化藝術品收藏很是值得關注。
從當前我國的文化藝術品收藏市場現狀來看,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從其發展和運營的模式來看,大多數文交所采取了股票式的“份額化”交易運營模式,通過提高文化藝術品的市場流動性,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作為盈利的主要手段。但是,這種模式伴有很大的風險,存在著藝術品退出和過度投機等難以解決的問題,經常會給投資者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隨著國務院于2011年11月下發的《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終結了這種交易運營模式。
其次,文化藝術品交易的火熱,導致了一些當代的書畫家產生了投機意識,他們不注重本身書畫技能的提升,一味迎合市場的需要,進行書畫創作,短時間內其作品就充盈了整個市場,導致他們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不斷降低。另外,文交所對一些文化藝術作品過度炒作,透支了其未來的價值成長,擾亂了市場的定價,損害了相關文化藝術家的名聲,致使相關產業的低迷。因此,重新探索文交所科學的發展運營模式,成為整個文交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我國目前的文交所運營模式來看,他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T+0”的交易制度,采用股票制施行“份額標準化”的模式,通過文化藝術品股票的流動提高市場交易額度,收取相應的手續費。但這種交易運營模式本身就存在著文化藝術品的退出、投機商過度投機等難以解決的問題。當大多數投資人無法繼續交易下去,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觸發政策的紅線。這就意味著文交所必須依靠文化藝術品本身的產業鏈進行運營,尋找新的盈利模式,避免過度依賴收取手續費的盈利模式。
從國家出臺政策限制文交所股票制運營發展模式可以看出,文交所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風險既有政策的干預,也有其產業鏈存在的風險,因此,文交所的運營模式首先要建立風險隔離機制。
第一,文交所要防范政策性風險。文交所的運營模式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避免觸動政策的紅線,否則就會導致文交所面臨行政部門的嚴厲打擊。國務院于2011年11月針對文交所混亂交易出臺的政策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第二,文交所要防范產業鏈存在的風險。文化藝術品的真偽鑒別是全世界文交所都要面對的難題,任何機構和個人都無法保證在鑒別過程中永遠不打眼。因此,文交所要事先設計好完整的風險規避機制,預防出現鑒別打眼的情形。
文交所在進行文化藝術品的產權交易時要遵循“公平、公開、公信和公正”的原則,因此。文交所要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憑借本所的文化藝術收藏品及其產權,以金融交易作為紐帶,靠優質的服務打造創新型的文化藝術品交易平臺,做到以市場為引導,依靠政府的領導,企業作為主導,憑借專家的指導和文交所的輔導相結合,按照探索性運營的理念,發現文化藝術品的價值,提升其價值,實現其價值。
文交所應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確權、鑒定、定價、托管和保險等環節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流程體系,對實物交割的交易能確保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對不參與實物交割的買方,鼓勵他們繼續將物品放在交易網絡上展示,根據國發〔2011〕38號文提出的“任何投資者買入后賣出或賣出后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5個交易日”的規定,在5個工作日后再繼續掛牌交易,避免觸發政策的紅線,同時,還要完善文化藝術品的退出機制,減少和杜絕投機商的投機行為。這樣做也能有效避免觸發政策的紅線。
文交所應擴大宣傳,利用現在發達的宣傳途徑,加強對社會和人們的收藏知識和經驗的普及,對他們講解文化藝術品的鑒別方式和鑒別經驗,提升人們的鑒別能力,擴大投資人的參與范圍,同時也能利用我國的文化藝術品向人們宣傳、普及美育的知識,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
文交所應降低投資的門檻,促使普通投資者也能擁有投資參與文化藝術品市場的機會,推進大眾參與交易的進程,打破以往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小眾化的局面,提高其在市場上的流動性。這樣做能促使更多有點余錢、想參與投資卻找不到好的門路的人參與進來,擴大文化藝術品的交易范圍。
文交所要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行情交易軟件的開發,利用強大的互聯網絡信息資源,及時接收市場行情變化的數據,隨時調整本交易所的物品價格。同時,還可以開通網上委托交易的模式,對投資者的交易份額進行買賣,收取一定的傭金,這樣既能給投資者提供短線掙錢的機會,又豐富了文交所的盈利模式。
文交所應推動行業建立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加強對市場和交易的監管,確保投資的安全,避免觸發政策的紅線,同時也能推動國家在文化藝術品交易方面戰略和規劃的制定,增強文化藝術品交易行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總結:隨著國民經濟和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文化藝術品交易市場日漸火爆,文交所應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優化和改進自身的運營模式,不能過度依賴收取手續費的盈利模式,建立完善的風險隔離機制,創新文化藝術品的交易平臺,建立規范化的流程體系,擴大宣傳,降低投資門檻,推進大眾參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服務水平,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增強行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