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君
【摘? ? 要】面向小學生開展美術課,會有助于培養發展他們的思維,并使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所以身為教師我們就應該注重對于學生的美術教育,但是如何才能夠使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教好小學生的美術呢?本篇文章將通過在各方面的探索來尋找能教育好小學生美術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 教學方法?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74
小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未經開發并且未曾受到過限制的,所以在小學的這個階段開設美術課是相當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夠在美術這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上教導好懵懂無知的小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問題。在教學的實際經歷中,我認為較好的值得進行深入探討的教學方法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運用教學工具輔助講解
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能夠供我們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也越來越多,在繁復紛紜的選擇中,我們應該選擇一種或幾種,能夠相互結合的真正能夠對于教師授課有所幫助的工具,而不是看似功能繁多卻毫無意義的“高科技”工具。在教育小學生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切實地去關注他們對知識的接收情況,想辦法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他們對于美術的理解程度,所以單靠書本上的知識以及教師“口若懸河”的描述可能并不能夠起到實際的作用。身為教師,在此時,我們就要選擇一定的教學工具來參與教學,而能夠幫助到我們的教學的不是只有一種工具或手段,我們不應該局限自己的眼光,單一地或死板地認為只用一種工具即可,應該注重教學工具的結合,不斷完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的教學方法。
(一)使用黑板
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最傳統的教學工具:黑板。從古至今,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基本沒有離開過黑板的幫助,可以說,學生所接收到的知識,不僅僅是來源于書本,還來源于教師一筆一劃辛勤的板書。在美術的領域中,有很多東西或者概念都是抽象的,這時候我們并不能指望學生靠自己就能夠真正的理解到這些抽象的東西,比如說“近大遠小”這些概念。所以我們不如將這些概念實際化,通過教師在黑板上的手繪,舉出實際的例子,比如通過觀察街景,畫出街景的這道題目,教師在黑板上把它畫出來然后進行講解引例,最后再引出這個概念,就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概念并且將它記住。而其他的教學工具并不是都有黑板的可操作性高,直接抬手拿起粉筆就能畫,而且在講解概念的時候,不宜在一些地方耽擱太長時間,所以,黑板是一件很適宜的教學工具。
(二)使用電子工具輔助教學
這里的電子工具是一個相對廣義的概念,它基本泛指現代的一切能夠用于教學的工具,電子設備區別于黑板,它具有更廣泛的意義,所以教師應該注重電子設備的選擇。通過電子設備的高清晰度與聯網功能等其他具有相應的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的功能來進行課堂的講解;比如在解釋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這幅作品時,通過使用電子設備的大屏投影功能,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欣賞觀察到這幅畫,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多的把握到作者的繪畫方式以及上色的選擇等。
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上網查詢讓學生能夠了解到作者的背景以及這幅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了解到作品的深意。
教學工具的好壞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真正使用過后才能發現,并且因為每一個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區別,所以選擇真正適合自己教學的工具才是好的教學工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幾種教學工具的配合,將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美術不是一門教師只要講了學生就會的學科,它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去發散思維進行創作,也需要學生實際地繪畫練習,這樣不斷地提高自身動手能力,才能夠成為一個較好的美術者。教師在美術課程中,不應該講的很多,而是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練習,課堂中,一旦教師引出了一個概念,就需要讓學生開始嘗試著去動手畫,在對于概念有初步理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繪畫,來發現自己對于概念不了解的地方;小學是很單純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候,一旦他們有了問題,畫不出來了,就會向教師發問,直到解決為止,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夠了解到學生對于一個概念的不理解之處,綜合起來又再進行一次講授;另一方面,在讓學生畫畫的過程中,既增加了他們對于美術定義的理解,又對于他們的繪畫動手能力有了一定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就能夠有助于學生學好美術,讓教師的課程變得更加有意義,并且提高教學質量。
三、需要引導學生發現藝術的美
做好這一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或者盡可能多的了解藝術并學會欣賞藝術,人類對于一切的認知都是從小開始的,讓學生學習美術,不僅僅是希望他們能夠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讓自己思維等各個方面得到培養提高,還希望他們能夠真正的會畫畫,懂得美術,在生活中能夠成為一個有發現美的眼睛的人。
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電子設備將作品投屏到大屏幕上,讓學生能夠看清楚作品,這是教學美術的第一步,然后在對學生講授的過程中,不是教師一味地一個人講完知識,連同著對作品進行分析等等,而是應該做到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這幅作品的意義與美在哪里。教師可以通過發問的方式將學生思維引領進門,小學生的思考方式較為直接,可能并不能一下就很好的理解的那些潛藏的含義,所以在這個時候,教師應當給予一定的幫助,通過提出問題,然后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到達一定時候,他們會突然理解:“噢!原來他是為了這個原因畫的這幅畫,我懂了!”能夠讓學生自發地理解到作品的含義,不說是全部,只要是部分,并且在其中有自己的認識,就是很不錯的了,在這時候,再通過聯網,告訴學生作品的真諦,就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到作品含義,并且對其有較深的記憶。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通過慢慢地培養與積累開始懂得欣賞,這樣的學生,才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也是體現教師教學成果的學生。
讓學生學習好美術,不是強迫他們做一件事,而是希望學生在將來能夠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在生活中是一個有情趣、懂情調的人,并能夠在將來遇到壓力時放松自己。教學是我們身為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應該做好的分內之事。以上的方法是個人認為有助于我們教好小學生美術的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師生有所幫助,也希望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懂得美,教師能夠更好的教育好一屆又一屆年幼但又可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