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慧寧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與此同時信息化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稅務系統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參與者,而且也是重要的管理者。因此,稅務隊伍的綜合素質與服務質量對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稅務隊伍建設存在不足,并分析了數字化背景下數字人事在稅務隊伍建設的優勢所在,在此基礎上闡明了推行數字化人事對加強稅務隊伍建設管理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有關完善“數字人事”稅務隊伍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稅務系統;數字人事;隊伍管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體制的改革逐漸深入,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新時代的管理要求,創新、完善和變革稅務隊伍管理模式也逐漸成為了稅務系統關注的重點。數字人事順應時代的潮流,有效的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人事隊伍管理工作中,對隊伍基本信息管理、人才培養以及選人用人等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優化,給稅務隊伍管理路徑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也使得稅收現代化成為可能。將“互聯網+”理念與傳統稅務隊伍管理模式有效結合,不斷探索,完善稅務隊伍數字人事信息系統,提高稅務隊伍管理效率,進而將稅務隊伍打造成一支“能戰斗,善戰斗”的鋼鐵隊伍,通過數字人事建立健全隊伍績效考核制度,將其具體化、公正化、科學化、公開化。
一、傳統稅務隊伍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從傳統的稅務系統隊伍管理狀況來看,不管是在稅務隊伍的培養、選拔、考核以及任用方面,還是服務意識、競爭激勵、成長渠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都對稅務隊伍的建設與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阻礙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管理方式過于落后
眾所周知,隊伍管理對于一個企業或一個行政部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支高素質、凝聚力強的工作隊伍是高質量、高效率工作完成的重要保障,稅務系統更是如此,雖然很長一段時間整個稅務系統在隊伍管理考核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對于傳統的隊伍管理模式過于依賴,存在重管理輕培養的問題,甚至有時候為了管理而管理,導致實際效果不理想。
(二)培養方式過于單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稅務隊伍也不斷壯大,與此同時由于年齡差異、崗位差異、地區差異而使得隊伍個體需求差異矛盾也越來越突出,造成隊伍成長中的許多培養需求很難平衡。以往的稅務隊伍管理與培養以集體式、需求式、任務式培訓和輪崗式實踐鍛煉為主要方式,在分類培養制度建立方面相對缺乏,競爭激勵機制不完善,忽略了隊伍的個性化需求,限制了個體的差異化發展,導致隊伍工作動力不足,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
(三)干部選拔渠道不暢通
稅務系統干部選拔渠道不暢通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傳統的干部選拔任用缺乏制度性規定,在人事任用時缺乏充足依據,造成了個人喜好選拔任用的現象,同時論資排輩的現象也非常嚴重,在主觀思想與個人喜好的影響下,常常會造成干部選拔存在偏見與誤差,導致隊伍建設在選人用人上公平性、公正性缺乏;其次是干部“部門所有”不良現象仍然存在,不能按照工作需要進行合理調配,造成人才積壓與浪費的不良現象;第三,培養與任用沒有很好的關聯,許多干部的工作業績很難得到充分體現,這也造成了一些稅務干部會產生消極應付情緒,缺乏實效性。
二、“數字人事”稅務隊伍管理的重要性
(一)數字人事的推行適應了時代潮流
目前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工作模式推陳出新,“數字人事”的出現使我們以嶄新的方式投入到今天的干部管理實踐中,實現了對紙質檔案和人事管理的一個數字化轉變以及指標化升級,通過對稅務干部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管理方式等新的探索和改革,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才培養進行了轉變,將人事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更加注重人才的發掘、培養與使用,從而推動稅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數字人事的推行回應了政治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對干部管理都下足了功夫,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并指出“考察識別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時”,要求各項改革和工作“年初要有布置,年中要有督察,年末要有考核,全年要有臺賬”。提出了“平時考核要切實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簡便易行,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量化考核為主”的原則,數字人事的推行是對加強干部平時考核的最好回應。
(三)數字人事使干部管理更科學
稅務部門既是執法機關又是窗口單位,干部隊伍建設是做好稅收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稅務系統實行垂直管理,人員多、分布廣,工作繁雜,要想管理好這支龐大的隊伍困難重重,而數字人事的推行便于各級稅務部門對干部信息進行累計、公開、比較、掛鉤和監督,有效解決了傳統意義上干部管理考評工作存在的缺乏量化累積、綜合利用不夠的弊端,實現全程記錄、重點規劃、數據把控,對干部評價不再依據簡單的定性評價,而是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綜合考量,使干部考評更加科學客觀。
三、完善“數字人事”稅務隊伍管理對策
(一)能力提升動態管理制度
稅務隊伍能力提升動態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科學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建立“職業基礎”“業務能力”“領導勝任力”“日常績效”“公認評價”等各方面多層指標體系,明確員工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提升隊伍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是建立“員工成長賬戶”,科學分類、連續記載員工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每項指標數據,實現時時累積、次次累積、逐年累積,展現員工成長軌跡,解決“平時無數據、長期無積累”的問題。三是規定各級稅務機關要積極為員工能力提升提供助推平臺,使得員工能在工作中享受學習的機會,使其能夠在學習中得到充實與提升。
(二)績效考評跟蹤應用制度
績效考評是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政府組織績效已成為政府和社會成員的共同期望。績效考評是一個由許多環節和步驟所組成的動態的行為系統,這一系統的高效運轉離不開以利益為導向的動力機制。因此,利益成為發展的根本性動力。國家稅務總局推行“數字人事管理”制度,將績效考評與員工自身成長利益相結合,實施掛鉤管理,以激發隊伍爭先創優、拼搏進取的活力。
(三)人文關懷激發潛能制度
一是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激發職工隊伍的智慧和潛力,在管理中更多地運用柔性的人文關懷方式,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個職工,真正做到環境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以促進稅收事業的全面發展。二是建立健康咨詢、壓力管理、心理疏導機制,全心全意地關心職工,讓隊伍中的每一名職工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促使稅務職工輕松工作、愉快生活。
四、總結
數字人事稅務隊伍管理系統給整個隊伍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與新的理念,使得整個工作隊伍的視野得到開拓,推動了全員管控、全程學習、全面考核機制的形成。數字人事稅務隊伍管理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以德才兼備為原則,堅持公平公正的干部選拔任用理念,形成了具有生機與活力的創新型用人機制。
參考文獻:
[1]楊潔,田志明.論稅務系統干部管理現代化的理念轉型和制度回應——以“數字人事”管理制度為視角[J].稅收經濟研究,2016(4):28-32.
[2]左敏力.數字人事視角下的稅務干部培養路徑探析[J].社會科學:全文版:00027-00028.
[3]黃燚.《稅務會計認知與技術》核心課程及數字化資源建設的實踐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4):218-218.
[4]王群,劉茵瑩,畢麗.基于數字人事的稅務績效管理研究[J].經貿實踐,2016(1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