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杰
摘要:伴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機遇在于開辟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挑戰在于網絡監管的缺失以及網絡的不可控性,給學生價值觀造成了沖擊,對我國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定阻礙。本文將針對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戰進行探析探討,旨在不斷優化應對方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科學合理的態度面對網絡輿情。
關鍵詞:網絡輿情;高校思政教育;挑戰與對策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網絡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讓整個世界成為“地球村”,網絡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教育事業也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就我國高校教育而言,網絡輿情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一定挑戰,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本文主要針對其中的挑戰與困難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合理化建議,為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建言獻策。
一、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
(一)對高校思政教育環境帶來的挑戰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新媒體如火如茶發展起來,對于處于時代前沿的大學生來講,信息咨詢獲取渠道增多,網絡巨大的信息量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沖擊,網絡上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處于心理逐漸走向成熟階段,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會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復雜性。高校思政教育鞭長莫及,無法有效影響學生網絡的瀏覽,因此,復雜的網絡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
(二)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帶來的挑戰
隨著網絡的進一步發展,網絡輿情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之一?;谶@樣的背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也是一種考驗。新時代背景下,對傳統思想教育工作者個人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大學生作為時代前沿的弄潮兒,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能夠科學引導學生思想,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這對于傳統體制思政教育下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能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三)對傳統高校思政管理模式提出的挑戰
傳統高校思政管理模式主要以課堂教育為主,通過相關思政教育課堂以及講座等其他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網絡高度發達時代,大學生接觸信息逐漸增多,思想也更加活躍,如果僅僅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管理,必定會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因此,網絡輿情的發展對高校思政教育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一定沖擊,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擴展教學內容,以時下網絡流行和發展的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結合,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思想的引導,落實新時代網絡輿情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二、網絡輿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
(一)加強網絡輿情隊伍建設,提高管理能力
依照我國教育改革相關政策,遵循中央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文件,新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網絡輿情,不斷加強網絡輿情隊伍建設,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人員的管理能力,有效引導高校大學生思想,為社會主義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與教育水平,一方面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另一方面是學生輔導員,要充分重視二者能力的考察,在網絡輿情發展迅猛的今天,要不斷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認識和專業能力,不斷在領域內探索更有效的大學生思想引導方法。
其次,要不斷擴大信息來源渠道,讓大學生能夠全面客觀的了解事件真相,切不可圍追堵截,網絡時代,信息可謂無孔不入,要科學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因噎廢食,阻斷信息來源。
最后,學校要充分重視網絡輿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相關領導要充分認識網絡雙刃劍的性質,既要利用網絡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及時遏制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誘導與腐蝕,網絡輿情監測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關注輿情動態,加強思想引導
網絡高速發展時代,高校應該充分重視網絡輿情管理,時刻了解網絡輿情動態,對于事關高等教育以及學校本身的信息要及時篩選過濾,對于部分惡意低毀的信息要及時通過官方平臺進行解釋說明,正確引導大學生思想,網絡時代,躲避和放任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學校要設置專門人員,甚至專門部門進行網絡輿情管理,時刻關注網絡輿情動態,積極摘取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教育部分以供學生學習,而對于負面不實消息要及時追查整治,牢牢把握網絡輿情主動權,第一時間獲取信息有利于及時處理,科學引導大學生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加強大學生自身教育,提升網絡自律
網絡時代,針對網絡輿情,實則各種辦法都不如學生自律,能夠主動抵制不良網絡信息,將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因此,高校要加大學生思想教育力度,培養學生自律能力,提升網絡自律水平,在復雜多變的網路環境中,能夠自覺做到對不良信息的抵制與舉報,積極維護和諧的網絡環境。高??梢酝ㄟ^網絡道德教育課等形式,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全社會共同努力,構建綠色正能量的網絡平臺,讓網絡輿情不斷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類已經進入網絡時代,網絡時代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人們生產生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就教育領域而言,網絡的發展可謂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的發展為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拓寬了教育途徑,另一方面網絡的發展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定挑戰,基于這樣的背景,我國高校要不斷提高應對之策,最大限度的規避網絡輿情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的不利,充分利用網絡科學正確引導學生思想,讓網絡輿情不斷向科學合理方向傾斜,為國家培養思想先進且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高毅薈.網絡時代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徑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8(4):175-176.
[2]譚卓.高校網絡輿情下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7):50-51.
[3]陳雯婕,丁莎伊莉,董超.網絡輿情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其對策[J].高教學刊,2017(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