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
摘 要: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內容,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以及提升都具有積極作用,如何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探索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方法,通過寫作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是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大捷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寫作教學
小學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作為語文教育核心組成之一,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基礎內容,也是重要的培養途徑。根據現行的新課程標準,語文寫作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常見的方式技巧進行寫作,并且能夠做到明確、具體、形象、通順、流暢。然而面對著當前不斷深化的課程改革,小學寫作教學開展卻收效甚微,所以我們進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基于此,探索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適應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需要。
一、強化閱讀訓練,累積寫作素材
小學生在語文寫作課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就是所寫的內容不夠真實,寫作不夠完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學生內容虛構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閱讀的習慣,導致平時積累素材不夠,而學生平時的閱讀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絕對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或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可以由教師推薦有質量、有內容、有意義的書本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摘抄,閱讀摘抄的同時加深印象[1]。此外,要求他們在閱讀之后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感悟,或者要求學生在閱讀完后將感受和收獲寫下來,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不僅要學習別人的寫作技巧,還要在閱讀中體會思想,理解作者寫作目的和情感,對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生通過聆聽、傳閱別人的讀后感,提升課外閱讀體驗,通過對素材的“二次閱讀”來再次加深閱讀印象。
二、制定寫作計劃,分步進行指導
教師應該結合新課程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寫作計劃。讓學生了解在不同的寫作階段需要掌握的要領以及目標,明確不同的階段自己應當具備的寫作能力,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練習,積極地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進行寫作,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此外,要想提升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教師更要引導小學生多看、多讀、多練、多寫。以下是幾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指導:一是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將有趣的、有意義的東西以及對生活的感想記錄下來,積累作文素材;二是鼓勵學生創新寫作思維,合理想象,有助于開拓學生的寫作思維,教師可對有趣合理的文章在全班范圍內提出表揚,精神鼓勵對于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具有積極的作用;三是讓學生在玩耍之后或者旅游之后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的感想,教師對優秀的寫作進行范讀,同時鼓勵其他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生活處處皆見聞、處處皆寫作。
三、走自己的路,讓學生勇于創新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應該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明確指出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重要性[2]。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創新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要,優秀的范文能引導學生打開寫作思路,但有的學生過度依賴范文,一味機械地對范文進行模仿寫作,結果導致文章千篇一律,不利于學生寫出優秀的文章。過度的仿寫十分乏味,甚至導致學生失去對寫作的興趣,寫作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那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真實情況以及實際,下筆之前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充分打開自己的寫作思路,在寫作的時候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盡量從與眾不同的角度下手。寫作前積極引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充分的聯想,比如同樣是寫一篇贊美“大自然的神奇”的文章,你會發現有的想寫閃電和打雷,有的想寫螞蟻為什么會搬家,有的想寫春天到了,積雪融化,枯黃的草地變成綠色……對學生“奇特”的想法,教師應當加以鼓勵,有效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學生在充分的聯想中進行寫作創新,展示了非凡的寫作創新能力。讓學生愛上作文課,既是一件能讓教師覺得快樂、驕傲和幸福的事情,又能達到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讓學生積極對待寫作教學,在班級內形成活躍的寫作風氣。
教師對學生進行的核心素養培養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極為重要,核心素養是關于學生的價值觀、態度、情感、技能以及自身知識等多個方面綜合的表現。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切實探索出一條有利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項華.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提升寫作教學品質[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7(6):39-43.
[2]蔡璐.基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習作課堂教學實踐[J].學子(理論版),2017(15):54-5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