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智
摘 要:課堂有效教學是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也符合新時代學生學習的需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面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高效教學更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獲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課堂有效教學的提出,是符合時代發展,學生需要的。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一切都在講究效率,那么課堂教學中講質量、講效率不但是發展的趨勢也是教學的需要。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通過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途徑,也是有效教學追求的目標。在21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就要在教學中發揮教材的作用,了解學生的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本文就圍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闡述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具體做法,與大家交流、學習。
一、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學目標的制定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計劃,隨性而為,不但讓老師的教學沒有章法、沒有方向感,而且老師也不能應付課堂上隨時出現的一些變化。我們知道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實現有效教學,老師首先就得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教學有方向,學習有目標。比如,我們在給學生教一篇課文時,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熟悉、掌握本課文的一些生字、生詞,還有一些難懂的句子。那么,老師的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甚至課間練習的設計就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給學生講解這些生字、生詞以及句子,增強學生理解和記憶,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為了鞏固學生的記憶以及對生詞的掌握,老師可以讓學生用生詞口頭造句,或者說說自己對某句難懂的句子的理解。如此,既活躍了氣氛,激發了學生興趣,又圍繞目標,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疑問
小學生正在成長和發展期,他們的學習也就是一個認識世界,分辨是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就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不太了解或者感覺疑惑的問題提出疑問,在老師的解答下深入學習,明確掌握,積累自己的知識。比如,我在一段語文教學視頻上看到一個老師在講解《火燒邱少云》時,他就先給學生提出了幾個疑問:“第一,你們在生活中肯定能見到火,火燒到手疼嗎?假如不小心被火燒到你們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一個英雄人物如何為了完成任務,在熊熊大火中堅持不動,直至犧牲,換成是你們,會怎么做?他在這些問題的契機下,自然地引入課文。通過樣的提問、引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又有意識地提高了學生思考能力和質疑的勇氣,使學生為了疑問更專心聽講,尋找答案,或者與老師交流,解決疑惑,從而大大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生喜歡熱鬧,他們對于嚴肅的、死板的課堂天性是排斥的。針對學生的這種天性,老師在教學中要把營造課堂氣氛與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計同等對待。因為積極、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真正接觸新知識,吸收新內容,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在給學生教學《荷花》這篇課的時候,我就給學生展示了幾張荷花的圖片,有整體的荷花池,有一朵一朵的特色荷花,還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讓學生觀察動態中的荷花。這樣借助多媒體的色彩、圖象、視頻,不但讓學生看到了姿態各不相同的荷花,還讓學生看到了滿池挨挨擠擠的荷花,無風靜態美,有風動態更美,再加上蜻蜓上下翻飛,魚兒蓮葉下游動,那意境真如一首詩。既激發學生想進一步了解荷花的欲望,激發學生興趣,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的課文學習就顯得順理成章、順其自然了,這有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更有利于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實現。
總之,隨著時代發展和對人才培養要求的不斷變化,小學語文教學也要相應地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有效完成小學教學任務。這就需要小學語文老師更新觀念,在課堂中引入有效教學方法和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產生自覺、自愿、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和行機,再結合老師巧妙引導,就能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小學生語文的教學意義和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東龍.小學教育多媒體導向性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84-98.
[2]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語文建設,2009(7):93-1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