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濱
摘 要:近幾年,隨著中美兩國貿易往來的增多,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日漸增強,對我國出口到當地的產品進行了各種類型的調查。在美國對我國企業發起的各類調查案件中,我國企業的應訴成功率一直較低,嚴重抑制了我國走出去企業面對國際質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基于此,本文以一則鋼鐵企業全部勝訴美國377調查案為例,通過簡介案情經過,深入分析了中國鋼鐵企業成功勝訴美國調查的原因,進而給出幾點啟示,希望能為其他企業走出去成功應對國外調查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鋼鐵企業;美國377調查;思考;啟示
隨著中國“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深入,國外為保護本國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企業的調查。其中,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發起的調查最為頻繁,且種類繁多。據新聞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337調查”多達22起,成為近十年之最。在美國發起對中國企業的“337調查”之中,2016年4月26日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了首次337調查。此案涉及的訴點較多,任一訴點的敗訴,均可能造成中國鋼鐵產品就此被驅逐出美國市場,嚴重影響我國政府和企業形象,并引發其他有關國家和地區對我國鋼鐵產品產生貿易限制連鎖反應。然而,在歷經2年的激烈交鋒后,此案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終止337調查,中國鋼鐵企業全部勝訴而告終。此案對我國其他企業走出去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應對國際質疑、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一、案情簡介
2016年4月26日, 美國鋼鐵公司以中國鋼鐵企業違反《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提出申訴,要求USITC啟動“337調查”,對中國鋼鐵企業發布永久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并且,美國鋼鐵公司在起訴書中提出了三個訴點,分別為反壟斷訴點、竊取商業秘密訴點和虛構原產地訴點。具體而言,美國鋼鐵公司認為,中國首鋼、寶鋼、鞍鋼和武鋼等鋼鐵企業及其在美分公司通過壟斷聯盟形成不正當競爭,包括密謀修改鋼鐵產品價格、控制美國鋼鐵產量和出口量等;用黑客手段竊取美鋼企業商業機密和貿易秘密用于企業研發,且為了規避美國“雙反”調查虛構原產地和生產商標識,并用第三國轉運方式出口美國。
在接受美國鋼鐵公司的上述申訴后,USITC于2016年5月26日正式宣布對上述中國企業發起“337調查”,調查產品包括碳鋼、合金鋼等在內的中國對美出口全部鋼鐵產品。其中,寶鋼涉及了全部三項訴點,鞍鋼、武鋼等其他鋼鐵企業也受到了不同訴點的指控。
受到指控后,商務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馬上號召中國鋼鐵企業積極應訴,對全部訴點進行了堅決、有理有據的應訴。2016年11月14日和2017年1月1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先后發布命令,駁回了美國鋼鐵公司的反規避訴點,并決定終止對中國鋼企的反壟斷和反規避調查。2017年2月22日,美國鋼鐵公司被迫提出撤回商業秘密訴點的指控。ITC行政法官裁定終止商業秘密訴點的調查。此案成為美國337調查史上,中國企業獲得商業秘密類案件勝訴的首例。
2017年10月,中國鋼企在美國鋼鐵337調查案反規避訴點上再次大獲全勝,代表商業秘密侵權和反規避訴點的337調查告終。同年11月,ITC正式發布決定,認定中國企業不存在虛構原產地行為,終止該訴點的調查。2018年3月19日,ITC對于反壟斷訴點作出復審裁決,以沒有明確反壟斷損害證明為由,駁回并終止原告美國鋼鐵公司對中國鋼鐵的337反壟斷調查。至此中國鋼鐵企業在美國的337調查案中的三個訴點全部勝訴,成功保住了近28億美元的鋼鐵出口市場。
二、案例分析
(一)涉案企業應訴態度積極且準備充分
在美國對我國鋼鐵企業發起377調查后,涉案鋼鐵企業采取了積極的應訴策略,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參與訴訟,對美國的各種調查進行了充分準備,這為成功勝訴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唯一涉案的民營企業沙鋼為例,在獲悉調查即將立案后,沙鋼迅速組織了30多人的團隊,對337調查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學習,并第一時間在中國鋼鐵鋼工業協會的指導下,聘請指定的代理律師啟動了應訴籌備工作。在20多個月的應訴過程中,沙鋼提供了大量可以在海關系統、國檢系統等地方追溯到的生產和進出口貿易證據文件材料,這些材料均較為真實、有力的,且全面反映了沙鋼規范運營的實際情況。并且,沙鋼一直與代理律師認真仔細分析法律文件,搜集證據,參與調解和質證。因此,盡管美國鋼鐵公司運用了大量的最新查詢和排查手段,也均未對沙鋼的證據材料產生絲毫撼動。最終,沙鋼在涉及的反壟斷和虛假標注原產地兩個訴點中均取得了勝訴。總體而言,此次成功勝訴美國377調查案,離不開涉案鋼鐵企業積極的應訴態度和充分的應訴準備。
(二)行業企業團結一致,合理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涉案企業評估美國對我國鋼鐵企業及產品的此次調查后發現,如若不積極應對此次訴訟案件,我國鋼鐵產品不僅可能會失去美國市場,還可能影響鋼鐵企業品牌形象,進一步影響鋼鐵產品的國際市場。因此,自2016年5月美國對我國涉案鋼鐵企業發起調查以后,涉案企業一直團結一致,聯合起來共同應訴。在此次美國377訴訟案涉及的40家中國鋼鐵企業中,不僅有中央企業、地方國企,還有民營企業,但40家鋼鐵企業均非常團結,沒有退縮逃避,也沒有被分化瓦解,并堅持采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例如,涉案企業均聘請了相關法律人員,并密切聯系各家共同應訴單位,收集各種可以證明自身的資料與證據。并且,涉案企業在收到訴訟通知后,并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均嚴格按照法庭要求提交答辯和證據材料,有效運用法律武器進行了維權。經過近2年的努力,中國鋼鐵行業和鋼鐵企業在337調查中取得了反壟斷、盜竊商業秘密、虛構原產地三個訴點的全部勝訴。可見,團結一致,合理運用法律武器維權,對勝訴美國377調查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三)政府部門為勝訴案件提供了強力支撐
在美國鋼鐵公司申訴的三個訴點中,反壟斷訴點在美國337調查中極為罕見,反規避訴點也極少見于美國337調查,而商業秘密訴點中涉及的“中國政府黑客行為”,在政治上極為敏感。因此,如若處理不好此次案件,不僅對中美兩國的貿易經濟存在影響,還可能加深雙方的政治矛盾。而在此次應訴案件中,我國政府部門發揮了極大的指導作用,為案件的勝訴提供了強力支撐。例如,此次337調查案一出,商務部迅速通知了中國鋼鐵協會和涉案企業,并組織相關人員,為涉案企業對涉案產品和美國各項指控的疑問進行答疑解惑。并且,在應訴的過程中,商務部對行業協會與企業的各項應訴工作進行了指導,包括梳理、評估相關法律事實和證據等。與此同時,商務部還鼓勵涉案企業拿起法律武器,積極開展美國的訴訟應對工作。除此以外,商務部還同美國進行了一些列交涉,表達了對此案的立場和關注,并一一擊碎了美方對中國鋼鐵企業的三個不實指控。此次377調查案件中,政府部門提供了極大的支撐。
(四)行業協會在應訴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除以上原因外,在此次成功勝訴美國377調查案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獲悉美鋼鐵公司對我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提起“337調查”申請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一時間表示,鋼鐵產品作為較為成熟的產品,不存美國鋼鐵公司提出的知識產權糾紛。且美國鋼鐵公司提起的有關控制產量、價格、偽造原產地和所謂知識產權侵權等指控,缺乏事實根據,與美方有關立場自相矛盾,希望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駁回指控。同時,對于美國鋼鐵公司提出的三個訴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表示,美國鋼鐵公司的指控無中生有、虛構事實,是對中國鋼鐵產品“雙反”調查的升級,是為扼制中國鋼鐵產業而采取的極端措施,也是對世界鋼鐵正常貿易秩序的嚴重損害,并希望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了解美國鋼鐵公司的動機,認真評估后果,尊重事實,公平公正,審慎、克制使用貿易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此次鋼鐵企業應訴美國377調查中堅決表明態度,并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幾點啟示
(一)遵循國際貿易規則,強化企業硬要求與軟實力
外貿企業自身如果有問題,必然經不起國外相關部門的調查。因此,對于我國外貿企業而言,要想有效減少國際調查案件,減少國際質疑成功率,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無論是企業生產、出口的產品、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軟約束,均要嚴格遵循國際貿易規則,強化企業的硬要求與軟實力。具體而言,外貿企業的產品質量、數量、規格、商標等均必須嚴格遵循國際貿易的硬要求,盡量做到讓國外調查挑不出差錯。同時,外貿企業對于社會責任軟約束,包括知識產權、勞工權益、環境保護與透明度等,也不能降低標準,要強化自身實力,通過遵循國際貿易規則,強化企業硬要求與軟實力,有效提高外貿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而提高面對國際質疑的應訴成功率。
(二)做足充分準備,主動積極應訴
由中國鋼鐵企業全部勝訴美國377調查案可知,如若遭遇國際質疑,一定不能逃避,涉案企業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去應訴,并要在應訴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涉案企業持聽天由命或逆來順受的態度,國外訴訟發起者與調查部門會順勢加大懲罰力度。例如,2017年12月,越南企業因為涉嫌規避關稅,且對此案應訴不積極,美國商務部對從越南進口的冷軋鋼、耐蝕鋼分別征收了531%和238%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一懲罰性征稅已于2018年2月生效,使越南這兩種鋼鐵產品徹底退出美國市場。并且,根據過去的經驗,所有沒有積極應對國外訴訟調查的外貿企業,均受到了不同國家的懲罰性征稅,致使企業損失慘重。因此,我國其他外貿企業在面對國外調查時,一定要主動積極應訴,并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以提高成功機率。
(三)發揮行業協會合力作用,共同應訴
從以往其他外貿企業應對國外調查訴訟失敗案件中可以發現,單打獨斗前去應訴的企業大多應訴失敗,除非此企業規模較大。而此案中,美國鋼鐵公司對我國的訴訟案涉及40家中國鋼企,包括央企、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這些鋼鐵企業在鋼鐵工業協會的引導下均聯合在一起,團結一致,共同應訴。并且,這些鋼鐵企業間法律人員也互相進行了充分溝通,鋼鐵工業協會對于應訴材料的準備也進行了一定幫助,真正做到了資源共享、共同承擔,這為40家鋼鐵企業全部勝訴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與基礎。因此,其他外貿企業要想在日后的國際調查中成功勝訴,也應發揮行業企業協會的合力作用,借鑒和吸收行業協會與同行企業的先進經驗與教訓,共同應訴,提高應訴成功率。
(四)借助政府支撐作用,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此次鋼鐵企業成功勝訴美國377調查,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撐與幫助。因此,在其他行業企業走出去面對國際質疑時,一定要合理借助政府部門的支撐作用,請政府部門幫助出示相關證明、證件與材料;當涉案產品或案件本身涉及政治問題時,外貿企業一定不能輕舉妄動,要借助政府部門的外交政策與話語權解決問題。
在我國,政府一向對知識產權保護較為重視,要求企業嚴格遵守中國與“走出去”東道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尊重與維護知識產權,不侵犯、破壞知識產權。同時,政府也要求我國企業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此案中,美國以我國出口至該國的涉案鋼鐵產品侵犯了該國知識產權為由,向我國鋼鐵企業發起了377調查。但我國鋼鐵企業通過聘請專業律師,向法院遞交真實、可信的證明材料等方式,駁回了美國鋼鐵公司的指控,獲得了勝訴。因此,我國其他外貿企業在面對國際質疑時,也應學習這些鋼鐵企業的經驗,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