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福
一般來說,寫文章,尤其是寫記敘性的文章,必須著意鋪設背景。因為人物的出場、情節的展開等,都需要依托于一個特定的背景(環境或情境)。著意背景的鋪設,就是強化環境描寫或情境渲染。可以說,好的環境描寫或情境渲染不僅能強化事件發生的氛圍,增強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能使文章富有曲折的美感。
【原文呈現】
陽光下的體育測試
李 杰
曾經的我從來就沒想過,能在一千米跑中跑出三分零七秒的成績,但在那一天,我懷揣著這個小夢想,拼搏了一次。
那一天,很熱,大地就像蒸籠一般。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必須克服一切自然因素,完成一千米跑的中考體育測試,這更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開頭兩段的鋪墊不到位,語言不連貫。應該把“跑出三分零七秒的成績”這一結果發生的背景作為重點予以交代。)
其他幾個項目都考完后,我便去跑步了。
離跑道越來越近時,我的心卻跳得越來越快,頂著陽光完成了跑步前的準備工作。在陽光下,那一條白色的起跑線格外清晰、明亮。望著樹蔭下的同學們,我的心中不由得生出羨慕之情。
(第三、第四段的情境描寫過于隨意,沒能很好地為事件的發展做鋪墊,游離了文章主題。)
于是,我暗暗為自己鼓勁,大喊一聲,和一起考試的同學一起往前沖去。
我沖在第一個,后面的同學都緊緊地跟著我。很快地,我便在第一圈中跨過了那條白線,心里感到了一絲輕松。
(由于前面缺乏必要的背景鋪設,這里的“輕松”讓人感到突兀。)
“第二圈,繼續保持!”我在心里默念道。這時,我體會到了有心無力的感覺,因為這時我已雙腿發麻。不過,我立即咬緊了牙關,努力堅持,汗水浸濕了我的衣衫。
“呼——”又過線了。
“已經第三圈了,堅持!”我再次默念道。此時我感覺自己的血液仿佛被陽光煮沸了,臉漲得通紅,似乎隨時都會爆炸。我的腳像被灌了鉛似的,重得抬不起來。但我仍在堅持,堅持用那雙僵硬的腳奔向那條白線。
“兩分一十三秒!”又過線了。
“最后一圈了,加油!”一旁的同學沖我狂喊。我頓時振奮起來,但立刻又蔫了下去。因為此時的我,就像一片干枯的樹葉,再也無法給植株的生長提供營養。我萬念俱灰,無望地想及格終究只是個夢。然而同學們的鼓勵就像火把一樣,點燃了即將熄滅自信之火的我;又像一陣風,喚醒了我的意志。“沖啊——”我咆哮一聲,使出全身力氣,再次咬緊牙關,在炎炎的烈日中,奮力沖向終點。
(這幾段敘述奪取“三分零七秒”的過程,描寫手法較為單一,遣詞造句平淡乏味,情境鋪設也不夠到位。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內容,應緊扣“陽光”的喻義,重點詳寫,以彰顯文章的主旨。)
“三分零七秒!”聽到老師報時,我禁不住歡呼起來,那是我實現心中小夢想之后的激動和戰勝惡毒驕陽的喜悅。
(用“惡毒”修飾“驕陽”,不僅與主流意識相悖,而且與作者愉悅的心情相矛盾。)
從此以后,“堅持”兩個字便錄入了我的人生信條。
【病理診斷】
本文運用了“情境鋪設”的寫作技巧,但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對“陽光”的喻義把握不準,行文時,對“陽光”的喻義闡述不明,甚至混亂(褒貶色彩不一);二是對環境的描寫和情境的鋪設不夠,并沒有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三是遣詞造句太過隨意,造成語意不明、喻義不清、褒貶不一等問題;四是對“四圈奔跑”的描寫不夠細膩生動,只是采用了一些語意重復的句子,給人以詞窮句盡的感覺。
【升格建議】
一、文章開頭可緊扣“陽光”來做鋪墊,運用準確、生動、連貫的語言,把“三分零七秒”這一結果發生的背景作為重點有條理地交代清楚。
二、寫作時,應自始至終地抓住“陽光”這一命題意向作文,并通過一些恰當的表達技巧和手法來渲染氣氛,以使“自然的陽光”向“喻義性的陽光”巧妙地勾連起來。
三、應詳寫“我”跑一千米的全過程,圍繞“陽光”的喻義,極力渲染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我”的堅持不懈是“我”奪得“三分零七秒”的成績的動力。在敘述中,可采用場景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細節描寫,來渲染氣氛、闡發喻義。
四、文章結尾應簡要扣題,凸顯主旨,并注意前后呼應,首尾關合。
【升格示范】
陽光下的“三分零七秒”
向 斌
我從小身體素質就不夠好,進入初中后,我一直擔心體育測試不達標,尤其是一千米跑,“三分零七秒”的成績才算及格,這是我心中渴求而又難以企及的目標。老師、同學以及我的爸爸媽媽,也一直為這件事替我發愁。
中考臨近,體育老師緊鑼密鼓地對我們進行訓練。但一千米跑項目,“三分零七秒”的成績對于我來說,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每當我跑得筋疲力盡,想要放棄時,老師總是鼓勵我,有時班上的同學甚至在操場上陪我跑完全程。在四月溫暖的陽光下,在操場上,老師、同學和我成為那道彎曲的弧線上的另一道風景。老師的鼓勵和同學的陪伴如陽光一般溫暖,讓我不能也不敢懈怠和放棄。
(開頭的鋪墊,把“三分零七秒”這一結果發生的背景作為重點予以交代,使文章條理更清晰,感染力更強。)
體育考試那天,陽光仍然那么溫暖。
(用自然的“陽光”暗示下面的象征性喻義。)
站在跑道上,我的心里就像揣著只兔子似的“突突”直跳,看著那條白色的起跑線,望著老師和同學們鼓勵與期待的目光,我的心里鎮定了不少。
(這一段通過心理描寫渲染氣氛,將“自然的陽光”巧妙過渡到“喻義性的陽光”。)
令旗一招,我大呼一聲,和同組的幾個同學一起往前沖去。
我奇跡般地跑在了最前面,班主任在旁邊不斷地為我吶喊,其他的同學也在拍手為我加油。頓時,我的體內仿佛注入了興奮劑,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在第一圈中,我第三個跨過了那條白線,心里感到了一絲輕松。
“第二圈,繼續保持!”班主任又一次提醒我,同學們也再次為我吶喊鼓勁。雖然這時我已雙腿發麻,但我的腦海中總是閃現著老師和同學們期待的目光,我咬緊了牙關,繼續堅持,汗水浸濕了我的衣衫。
“呼——”又過線了。
“已經第三圈了,堅持!”班主任再次沖我喊道。同學們的吶喊聲也更加響亮了。這時,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滿臉漲得通紅,雙腿已經不聽使喚,我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但那不絕于耳的鼓勵話語和呼喊聲,讓我感到陽光般的溫暖,我不想辜負他們。于是,我咬牙堅持,再次越過了那道白線。
“兩分一十三秒!”班主任用嘶啞的聲音興奮地為我報時。
“最后一圈了,加油!”
一旁的老師和同學沖我狂喊“加油”。從他們的叫喊聲中,我聽出了鼓勵、贊許和期待,一股放手一搏的豪氣與力量充滿了全身。我仰天咆哮一聲:“沖啊——”然后使出全身力氣,咬緊牙關,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奮力沖向終點。
“三分零七秒!”計時員報出了我的中考體育達標成績。
(這幾段圍繞“陽光”的喻義,采用了靈活多樣的表現手法,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四圈奔跑”的過程,抒寫出“我”真實的心理感受,把老師的關愛、同學的鼓勵與“我”的堅持比喻為陽光,貼切自然,巧妙地引出了主題。)
在這溫暖的陽光下,我的“三分零七秒”像一幀照片定格在了那道彎曲的跑道上。
有陽光的日子里,我的心中就會感到溫暖,體內就會有挑戰極限的無窮力量!
(結尾緊扣文題,照應開頭,點明意旨,深化主題。)
【升格點評】
一、擬題巧妙。文題中的“三分零七秒”以數字嵌入文題,可謂“小”“真”“實”,還起到了設置懸念、醒人眼目的效果。
二、立意高遠。賦予“陽光”以特殊的喻義:老師的關愛、同學的鼓勵和“我”的堅持不懈。
三、結構井然。文章以“陽光”為經,以“三分零七秒”為緯,重點描寫了“我”在陽光的沐浴下,堅持跑完一千米的過程和感受,詳略得當。尤其可貴的是,小作者能從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提取素材,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這一點很值得同學們借鑒。
【技法指津】
鋪墊,也稱鋪敘襯墊,是為了突出后面要出場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發生的事件,先對次要人物、事物、事件進行鋪陳描述,以此來烘托、引出重要的情節和內容的一種表現手法。通俗地說,先描述的內容就是為主要內容做準備、打基礎,為主要情節蓄積、醞釀氣勢。文學作品中恰當地運用鋪墊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鋪墊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背景式鋪墊。交代故事發生的原因或環境。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裝》第一段極力描述皇帝如何喜愛新衣服,這就交代了他被兩個裝成織工的騙子所騙,最后光著身子舉行游行大典的原因,為故事的發生做了鋪墊。
二、襯托式鋪墊。用次要情節正面襯托主要情節。如劉鶚的《明湖居聽書》主要表現白妞出神入化的說書藝術,但文章先寫琴師的彈奏和黑妞的演唱。倆人的精彩搭檔更襯托出白妞說書技藝的高超,為主角白妞的出場做了絕佳的鋪墊。
三、反差式鋪墊。鋪墊的方向與情節發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開頭濃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發了財”的于勒回來,如何對于勒的錢擬訂上千種計劃,然后筆鋒一轉,寫全家人意外地發現于勒竟是個靠賣牡蠣為生的窮水手。這樣,前面的鋪墊與后面的情節形成巨大的反差,情節跌宕,意味深長,藝術效果強烈。
四、鋪陳式鋪墊。在抒情散文中,對景物的描寫、鋪排往往是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鋪墊。如《白楊禮贊》的第二段,作者茅盾拋開白楊樹,描繪了一幅遼闊平坦、色彩鮮艷的高原圖景,為全文開拓了一個廣闊的背景。然后筆鋒一轉,寫到人們看久了這幅圖景后的單調、厭倦之感。這些描寫,都是為了給下文白楊樹的出現做好鋪墊,積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