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霞
摘 要: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的“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我們必須堅決貫徹落實。民營企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支重要力量,應加以推動。
關鍵詞:民營企業 扶貧 脫貧攻堅戰
十九大報告發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令,現在距離確保2020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僅剩兩年多的時間,我區和全國一樣,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任務仍很艱巨,全區102個旗縣市區中,仍有貧困旗縣57個,其中國貧旗縣31個,區貧旗縣26個,截至2017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仍有37.5萬,貧困面廣、貧困人口規模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必須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明確要求的“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從指導思想上跳出扶貧看扶貧,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區有民營企業11萬多家,其中有被全國工商聯評為“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先進企業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筑鑫商貿有限公司,及2017年內蒙古民營企業100強,還有伊利、蒙牛等數量可觀的國內外著名企業,如果推動其中十分之一的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就會有一萬一千多個鄉(蘇木)村(嘎查)和數量更多的貧困農牧戶得到幫扶,打贏脫貧攻堅戰則如虎添翼。
一、跳出扶貧看扶貧,切實加強指導思想和觀念的轉變
中央2017年省級黨委、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過程中,發現的許多突出問題在我區的扶貧開發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還相當突出,因此,必須動真碰硬抓好整改。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深刻警醒、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
二、扶貧救困勇當先,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中指出,“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社會扶貧日益顯示出巨大發展潛力,但還存在組織動員不夠、政策支持不足、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因此,我區宜綜合施策、齊心發力,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換位思考組織動員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
一是加強政治宣傳,引導民營企業家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黨、全國、全社會的責任。民營企業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參與扶貧開發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二是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等輿論引導作用,全面報道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先進典型事跡,提高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二)精準舉措、政策助推,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
一是構建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政策環境,從稅收、信貸等方面對參與扶貧開發的民營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激發其積極性。二是以扶貧開發項目為基礎,在保持各自資金相對獨立的情況下,有效整合財政資金和企業扶貧資金,確保扶貧開發項目順利開展。三是利用財政貼息資金對扶貧開發效果好、社會影響大的民營企業給予優先支持,助推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效。
(三)提高站位、砥礪奮進,把推動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作為招商引資的硬任務抓實抓好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響應、落實中央關于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號令,必須放在重大政治任務的高度認真執行、圓滿完成。因此,按照招商引資的舉措,對于民營企業上山下鄉到貧困地區搞項目扶貧開發,給予享受招商引資的優惠待遇順理成章。同時,可作為招商引資硬任務落實到貧困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
(四)突出產業、重點開發,實現民營企業和貧困地區共同發展
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實現貧困群眾脫貧與民營企業共同發展,就要適應地區間產業梯度轉移新趨勢,引導民營企業立足貧困地區的自然人文資源稟賦特點,運用工業化手段和市場化理念扶貧開發,重點發展特色產業;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將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向貧困地區流動,鏈接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與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雙方成為生產經營的聯合體利益共享,進而提高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使一批貧困群眾就業、創業。
同時,應充分發揮統戰部門、工商聯、光彩會的積極作用,組織動員民營企業家到貧困地區考察,找準既能發揮民營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又能發揮當地資源、勞動力優勢的好項目,幫助貧困地區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脫貧致富,使民營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