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泉 何偉 申晨 楊敏 廉博 王成程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四川 綿陽 621900)
我國對于供應商評價體系的研究時間較晚,且主要針對傳統的常規系統或標準產品。傳統系統或產品的外協采購供應商的評價體系大多只考慮價格、質量、進度、售后服務等基本內容。因此,常規系統或標準產品的評價體系并不適用于科學工程項目中的大型非標系統。大型非標系統對供應商在設計、制造、集成和架構管理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如按照傳統的評價體系對非標系統的供應商進行考核,會造成評價內容較為片面,因為僅從價格、質量、進度、售后服務等方面并不能完全反映供應商針對大型非標系統的供應能力,沒有設計、制造、集成和管理實施等方面能力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大型非標系統在科學工程項目中的后續實施。如何全面有效地評價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科學、具體及可操作的評價體系是做好供應商管理的基本途徑,將為后續科學工程項目采購方面的推進提高效率。本文擬從被調研供應商的背景、選定,調研目標,調研組分工,評分規則等方面對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進行評價體系的建立,并給出相應的量化標準。
現有供應商評價體系基本針對的都是常規系統或產品,客戶拿到的系統或產品已經是制作完成的成品,只需考慮供應商提供系統或產品的價格、質量、進度等方面,即可完成對系統或產品供應商的考核,進而選出優質的系統或產品供應商。但是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的考核要復雜許多,運用現有的標準產品供應商評價體系會出現以下問題。
常規的系統或產品一般只需考慮系統或產品成本、質量、供貨進度等方面因素即可,對于其他方面沒有任何要求。但大型非標系統從技術和管理兩個大方向入手,需要評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現有供應商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多數不具體、不量化,主觀性強,缺乏具體的評分標準和方法。而大型非標系統有至少十個方面的因素需要綜合考慮,故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打分標準和量化方法,才可以評定供應商的優劣,為轉入下一階段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供應商生產標準系統或產品周期短、資金回籠快,供應商資金短缺帶來的風險壓力往往較小。但大型非標系統結構復雜,供應商往往生產效率低、生產周期長、資金回籠較慢,存在一定的墊資風險。一個供應商是否具有持續供應大型非標系統的能力(本文將此部分涵蓋在財務狀況指標中)也應當是評價的指標之一。
科學工程項目與一般工程項目相比較,往往具有研究型、綜合性、系統性、時效性等四大特點。但其特殊之處在于需要將科學技術研究、迭代、集成等技術內容和實施管理、風險管控等管理內容貫穿始終[1]。
技術方面要評價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1)系統不是標準化的產品,需要通過設計溝通反復迭代出來。故供應商的設計研發能力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2)大型系統是由成千上萬個小零件或小系統耦合而成的,如何把零散的部件或系統集成到一個大型系統上且能保證正常使用,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故供應商的安裝集成能力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3)通常一個大型非標系統的生產周期很長,會占用很多生產加工資源,供應商的生產加工水平能否保質保量地完成大型非標系統的生產任務也是需要考察的一個方面。故供應商的生產加工能力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4)由于大型非標系統運用于科學工程項目中,使用的時間周期會很長,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故供應商的售后服務能力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5)大型系統中的每個小零件或分系統都需要經過檢測,只有檢測合格的產品,才能保證其在后續使用過程中不出現問題。故供應商的質檢能力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管理方面要評價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1)要與供應商開展合作,需要對其如何實施管理以及公司的架構情況等運行模式進行了解和掌握,以避免其管理上的不當造成公司內部混亂,繼而影響大型非標系統任務的完成。故供應商的管理模式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2)一個公司是否有成熟的質量[2]、安全資質體系,這對其最終生產的產品質量好壞起決定性作用。故供應商的資質體系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3)大型非標系統結構復雜[3],供應商的生產周期長、資金回籠較慢,存在一定的墊資風險。故供應商的財務狀況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4]。
(4)大部分含有大型非標系統的科學工程項目都是國家級項目,其中含有不宜公開的先進技術和國家秘密。故供應商的保密管理水平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5)供應商的技術人員、生產加工人員現有的數量是否能夠保證大型非標系統的設計與生產;公司人員流動率是否較高,是否會影響大型非標系統任務的完成也是需要認真考察的方面。故供應商的人力資源是需要評價的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在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的評價體系中,設計研發、安裝集成、生產加工、售后服務、質檢能力、管理模式、資質體系、財務狀況、保密管理、人力資源總共十個方面的因素需要綜合考慮,遠遠多于常規系統或標準產品的評價指標。
對于研究院所而言,選擇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的目的是為了在科學工程項目建設的整個周期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能夠及時高效地解決客戶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便不影響整體工程項目建設的進度。因此,選擇供應商應當把影響合作的指標全部考慮進來,并按照相應的步驟進行考核評價[5]。
(1)需求導向。根據科研人員對項目需求的分析,初步判斷該供應商是否具備供貨能力。
(2)建立評價體系。根據不同類型非標系統的特點,確定供應商具體的評價標準。
(3)評價人員組成與分工。根據評價標準中的各項指標,選擇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專家參與評價過程。
(4)單因素評價。從單個因素出發,分別由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專家對各供應商給予評價。
(5)多因素綜合評價。在單個因素評價的基礎上,對各個指標所占比重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評價權重,繼而得到關于供應商綜合評價的量化表示。
(6)評價結論。以所得的供應商綜合評價的量化分數為依據,整理形成評估分析報告,繼而得到完整的評價結論。
由上文內容及綜合考慮管理人員和一線技術人員的意見以及調研活動期間的相關素材,根據評價體系建立的原則,最終確立了兩個一級指標,十個二級指標。并以此作為評價準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圖1)。

圖1 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
圖1是針對評價體系指標的分類。整個評價體系的總分為100分。由于針對的是科學工程項目中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的評價,所以對于供應商在科學工程項目中的設計研發能力和在大型非標系統中對小部件和小系統的安裝集成能力更為看重[6],故設計研發和安裝集成兩項指標的分值各為15分。由于并非所有項目都涉及國家秘密,因此保密管理指標不像其他指標具有普適性,故將該指標設為5分。有部分人力資源的指標已在技術方面的指標中有所體現,為避免重復打分,故將人力資源指標設為5分。二級指標評分標準細則見表1。

表1 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評分表(總分100分)

(續)
注:×值的設定針對人員配備、設備配備或注冊資金等,應與項目實際所承擔的任務體量相當。
承接100萬元以下的項目:
(1)設計研發人員至少應配備3人,設計軟件至少2套。
(2)安裝集成人員至少應配備5人,安裝集成設備至少應配備2臺。
(3)生產加工人員至少應配備8人,生產加工設備至少應配備5臺。
(4)售后服務人員至少應配備2人。
(5)質檢人員至少應配備4人,質檢設備至少應配備2臺。
(6)注冊資金至少為承擔任務體量的30%。
(7)保密管理專職人員至少應配備1人。
承接100~1000萬元的項目:
(1)設計研發人員至少應配備5人,設計軟件至少3套。
(2)安裝集成人員至少應配備8人,安裝集成設備至少應配備5臺。
(3)生產加工人員至少應配備15人,生產加工設備至少應配備10臺。
(4)售后服務人員至少應配備5人。
(5)質檢人員至少應配備6人,質檢設備至少應配備4臺。
(6)注冊資金至少為承擔任務體量的30%。
(7)保密管理專職人員至少應配備1人。
承接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
(1)設計研發人員至少應配備10人,設計軟件至少5套。
(2)安裝集成人員至少應配備16人,安裝集成設備至少應配備10臺。
(3)生產加工人員至少應配備30人,生產加工設備至少應配備20臺。
(4)售后服務人員至少應配備8人。
(5)質檢人員至少應配備10人,質檢設備至少應配備8臺。
(6)注冊資金至少為承擔任務體量的30%。
(7)保密管理專職人員至少應配備2人。
若指標未達到最低要求,則按照評價體系評分表進行相應扣分。
針對某科學工程項目中的某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承擔的項目資金量為2000萬元)有A、B、C三家可供選擇,依據上文建立的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的各項評分指標,得到了最終的分數以及供應商選擇的優先順序[7]。
表2是對照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評分表,根據實際扣除相應分值的情況一覽表(只考慮二級指標衡量標準進行扣分)。
根據表2的扣分情況可知:供應商A共被扣除27分,最終得分為73分;供應商B共被扣除46分,最終得分為54分;供應商C共被扣除17分,最終得分為83分。故最優選擇為供應商C,其次為供應商A,最后為供應商B。
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的選擇直接影響科學工程項目的進度與結果。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梳理現有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評價體系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綜合評價體系。該體系通過定量的分數計算方法可以較為準確地挑選出適合該項目的供應商,以實際得分情況獲得的最終排名淘汰了不適合項目的供貨商,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從實際例子來看,該體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實用性,可為選擇大型非標系統供應商提供一種新的評價方法。

表2 扣分情況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