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炳杰
摘 要:為解決連作蔬菜大棚土壤持續酸化導致蔬菜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的問題,開展了酸化蔬菜大棚土壤消石灰調酸試驗。結果表明,增施消石灰1500kg/hm2,可明顯減輕大棚辣椒病害,辣椒死苗率降低7.19%,辣椒鮮果增產3212.40kg/hm2,達極顯著水平。
關鍵詞:蔬菜大棚;土壤酸化;消石灰;調酸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3-0051-02
阜南縣是享譽全國的大棚辣椒之鄉。但是,由于人均耕地少,無法實現輪作換茬,許多大棚都是連續10年甚至20年以上連作辣椒等蔬菜,而且是秋延后接茬早春周年栽培。連年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和鹽漬化非常嚴重,土壤pH值從原來的7下降到現在的5.6,引起后續設施蔬菜生產中各種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重發,蔬菜產量和品質都受到嚴重影響。為此,筆者開展了蔬菜大棚酸化土壤消石灰調酸技術研究,為阜南縣設施蔬菜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 2017年6—11月。
1.2 試驗地塊 試驗地點位于阜南縣趙集鎮劉大郢村,試驗田塊為連續種植辣椒等蔬菜10年以上的大棚地,大棚長150m、寬6m,面積0.09hm2。土質為沙姜黑土,肥力中等偏上。
1.3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辣椒,品種為傲雪114線椒,于2017年6月10日在大棚內播種育苗。所用化肥為17%-17%-17%等含量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有機肥為安徽萊姆佳肥業有限公司生產有效成分含量5%的生物有機肥,氮肥為普通尿素和安徽淮化集團生產的純氮水溶肥料,消石灰為新鄉市源豐鈣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氫氧化鈣。本試驗澆灌用水為試驗棚內深約50m的地下井水。
1.4 試驗設計與方法
1.4.1 小區設計 本試驗將6m寬的大棚,從中間留0.8m空帶,兩邊各2.6m寬作為試驗處理小區的寬度,小區長7.5m,面積19.5m2,小區間留0.5m隔離帶。共設5個處理,處理1:增施消石灰750kg/hm2;處理2:增施消石灰1500kg/hm2;處理3:增施消石灰2250kg/hm2;處理4:增施消石灰3000kg/hm2;處理5(對照):不增施消石灰。每處理均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1.4.2 施肥整地 辣椒定植前7~10d,施N:P:K(17-17-17)含量硫酸鉀型復合肥750kg/hm2(當地群眾習慣)、生物有機肥3000kg/hm2,并按各處理計劃量施入相應量的消石灰,深旋15cm,整成寬67cm、高15cm的定植壟,扣棚膜悶棚升溫進行殺蟲殺菌消毒。
1.4.3 起苗定植 于2017年7月8日定植,定植時苗齡25d。沿每個定植壟一側壟坡中下部位置打孔定植,穴距30cm左右,每穴定植1株,定植45000株/hm2,每小區定植88株。
1.4.4 田間管理 本試驗各處理均按照椒農習慣栽培管理方式進行田間管理,包括通風、整枝、澆水、追肥、施藥、采收等。
1.4.5 觀察記載 施肥整地前統取試驗地基礎土樣,辣椒收獲結束后再分處理取樣化驗,分析比較消石灰不同施用量的調酸效果。定期進行苗情監測,觀察記載不同處理辣椒生長發育和病害發生情況,分別于2017年10月16日和11月13日,分小區單收計算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土壤pH值影響 從表1可知,施用消石灰對提高酸化的蔬菜大棚土壤pH值具有顯著作用,增施消石灰750kg/hm2,土壤pH值提高0.54;增施消石灰1500kg/hm2,土壤pH值提高0.86;增施消石灰3000kg/hm2,土壤pH提高1.49。
2.2 不同處理對辣椒病害發生影響 從表2可知,定植前整地時施用一定量的消石灰,對抑制辣椒病害的發生具有良好的作用,以施用1500kg/hm2效果最好,病死株率降低7.19%;增施2250kg/hm2和3000kg/hm2 2個處理的抑病效果接近,病死株率均降低6.0%左右;增施750kg/hm2效果最差,病死株率僅降低3.02%,詳見表2。
2.3 不同處理對辣椒產量影響
2.3.1 不同處理辣椒產量表現 從表3看出,以處理2(增施消石灰1500kg/hm2)產量最高,達26021.85kg/hm2,較處理5(對照)增產3212.40kg/hm2,增幅14.08%;其次是處理3,增產11.75%;處理1與處理4產量十分接近,均較對照增產1500kg/hm2左右,增幅7%左右,詳見表3。
2.3.2 不同處理辣椒產量差異顯著性分析 從表4可知,與處理5(對照)相比,除處理1外,其他各處理辣椒產量均有顯著提高,處理2和處理3的增產幅度達到極顯著水平。
2.4 不同處理對辣椒經濟效益影響 表5可知,以增施1500kg/hm2消石灰效果最好,增加產值16704.48元/hm2,產投比達11.14;增施750kg/hm2消石灰處理僅增加產值8281.26元/hm2,但產投比卻達到11.04;增施消石灰2250kg/hm2處理,增加產值13417.04元/hm2,但產投比只有5.96;增施消石灰3000kg/hm2處理表現最差,雖然增加產值也達到9321.78元/hm2,但產投比只有3.11。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結果表明,在酸化較為嚴重的土壤上,適量施用消石灰,對提高土壤pH值具有良好的作用。適量施用消石灰,可減輕大棚辣椒病害,以增施消石灰1500kg/hm2抑病效果最明顯,可降低辣椒死苗率7.19個百分點。
增施消石灰1500kg/hm2增產效果最顯著,辣椒鮮果增產3212.40kg/hm2,增加產值16704.48元/hm2,產投比達11.14,比對照增產達極顯著水平。但是增施消石灰2250kg/hm2以后,增產效果和產投比都開始有所下降。建議對多年連作蔬菜的大棚地,可于定植前整地時加施消石灰1500~2250kg/hm2來調節土壤pH值,減少蔬菜病害的發生,改善蔬菜品質,增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周生路,陸春鋒,萬紅友.蘇南菜地土壤酸化特點及成因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1):69-72,91.
[2]王寧,李九玉,徐仁扣.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J].安徽農學通報,2007(23):48-51.
[3]陳翠玲,姚樹文,袁天佑,等.河南主要土類耕層土壤酸緩沖性能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04):1066-1067.
[4]張曉玲.土壤酸化成因與改良管理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5):21729-2173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