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



2月2日上午,以“智能產業與未來世界:趨勢、技術與挑戰”為主題的2018國家智能產業峰會在山東青島拉開帷幕。本屆峰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主辦,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
來自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智能產業、投資集團等300余位行業領軍人物出席了本屆峰會。
“如果說農業時代是第一軸心文明對物理世界的開拓,工業時代是資本主義對第二軸心世界的開發,那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將推動一個圍繞智理世界而展開的平行社會的到來。智能科技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敵人,只要合理利用,它必將像工業和信息技術一樣,極大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飛躍在作《第三軸心時代的智能產業》報告時說。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已經明確人工智能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其中已正式將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飛躍教授提出的“平行管理與控制的混合增強智能技術”納入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系。
平行管理要將自動控制的思想進行推廣,首先是建立人工系統來描述真實的管理對象,其次通過計算實驗來分析管理對象的演變規律,通過人工系統與真實系統的交互執行實現對復雜系統的管理。平行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人工系統的地位,使其由從屬的、輔助的、離線的作用逐步提升到平等的、在線的地位,充分發揮模型在復雜系統管理中的作用。
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團隊在平行智能領域深耕十余年,在交通、醫療、農業、教育、物流及網絡通信和信息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并不斷探索科研成果轉化模式,致力于為國家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服務。
會上,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康孟珍在《平行農業一一邁向智能農業的智能技術》報告中提到智能農業的總體框架一一對環境信息的感知、信息的傳輸、從數據層通過數據分析進行智能決策。
“在環境信息的獲取上,我們做了一個溫室的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傳感器實現對溫室環境的監測和調控。在智能決策方面,我們把信息的感知和作用的實施比作一個人的眼睛和手腳,智能決策相當于系統的大腦做決策的部分,我們做的主要是以平行農業為主線,構建虛擬系統,進行描述、預測和引導。”
慈星機器人董事長李立軍介紹說:“慈星股份以平行科技理論作為指導,綜合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物聯網技術和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把虛擬的云端工廠與高度自動化的實體工廠進行映射和融合,構建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全球化分布式生產管理平臺,使針織鞋服產品的大規模柔性生產成為可能。”
將平行科技理論應用于紡織鞋服的智能制造,不但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用工人數大大減少。該項目已被工信部列為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蓬勃發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化革命,正在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和新引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在題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產業研究》的報告中提到。
目前,中國工業正面臨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將大數據融合到經營管理與生產運營活動中,促進工業向服務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航空大學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長何友講述了工業大數據在加速產品創新設計、產品故障診斷與預測、無線網絡智能管控和移動大數據網絡部署等9方面的應用。他同時強調工業大數據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是實現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目標的重要抓手,將推動企業從“制造”走向“智造”。
“在技術攻關、產業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我國已擁有人工智能研發隊伍和國家開放創新平臺等設施齊全的研發機構,并先后設立了各種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課題,研發產出數量和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取得許多突出成果,人工智能創新創業日益活躍。”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澳門大學講座教授陳俊龍說道。
在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新的信息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技術安全研究所研究員鄭建華在《人工智能應用于信息安全》報告中指出,一方面人工智能應用的安全建設需要政府主導,深入分析人工智能應用建設中的安全需求,進行頂層設計,提出安全要求;也需要企業主導,分別從感知、傳輸、分析協同、服務控制等方面建立安全標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在網絡安全領域得到越來越多應用,未來將在網絡安全防御、主動性網絡策略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當前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科技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交叉融合與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人類社會生產與生活的模式。”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說道。
本屆峰會除了設立“大會報告”外,在當天下午還舉辦了以“平行智能與未來科技”和“智能產業一一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兩個“主題論壇”,邀請到了17位來自科研、產業一線的嘉賓,分別就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產業實戰展開對話,就無人駕駛、機器學習、大數據、區塊鏈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探索與行業發展見解進行分享,對中國未來智能產業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