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羅瑩
近年來,在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江西省科協舉全系統之力,大力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連年取得優異成績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為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與效率、助力創新驅動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2017年項目實施總體情況
2017年,江西省科協將項目實施列為重點工作,在全省科協系統全面鋪開實施,在11個地級市和12個高校科研院所設立了科技信息服務子站,實現了全省區域全覆蓋。截至12月18日,當年新增注冊企業1405家(近兩年合計2538家),完成項目任務的281%(按照補充項目經費后的項目任務,完成156.1%);舉辦專利應用工程師培訓16場次,共培訓2723人(其中企業高管1384人),完成項目任務的270%;注冊企業專利遴選量共2805次,檢索量共6548次。
二、2017年項目實施的主要做法
(一)領導重視,精心部署,高位推動
一是省有關領導高度重視。省政協湯建人副主席親自出席該項目專題研討會,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
二是省科協領導高度重視。將項目實施列為 “一把手工程”,我擔任項目負責人,有關班子成員分工合作,精心部署,高位推動,狠抓落實。
三是各級科協主要領導親自負責。配備精干人員,聯合黨政有關部門力量,推動項目實施。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強化舉措
專門召開“2017年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工作會議”,各子站自告奮勇領取項目任務,根據統一部署制定實施計劃。
省科協強化舉措,扎實推進項目實施。一是明確經費分配原則,項目經費分配與各子站的任務掛鉤,經費獎勵與典型案例培育成果掛鉤;二是強化指導服務,除加強日常性指導外,專門舉辦子站管理員培訓活動;三是高位宣傳推廣,廣泛凝聚力量,省科協領導加強與各級黨政領導聯系與協調,推動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項目實施,營造了良好環境;四是列入工作考核,將該項目實施工作列入“因素法”科普專項經費分配考評內容。
(三)創新模式,促進服務平臺融合
一是聯合協作“三方共舞”,推動企業與學會、院校專家聯合協作,緊密互動,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實現合作共贏。
二是服務平臺“三線共建”,積極推進線上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線下應用與創新平臺、成果孵化轉化平臺建設,打造產、學、研、用“四位一體”協同創新機制。
三是推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務。為注冊企業提供檢索應用培訓、專家咨詢指導、深度應用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對有精深服務需求的企業,量身定做提供專業化、全程化“保姆式”服務。
(四)規范管理,確保項目質量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日清、周結、月報制度。每日本項目工作QQ群中匯報工作進展,每周開展工作總結和部署,每月印發《工作簡報》。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印發中國科協企創中心關于本項目管理的有關制度和我省有關文件規定,專門制定本項目財務制度,要求各子站按有關規定嚴格項目管理,規范經費使用。
三、2017年項目實施主要成效
當年產生專利應用成果企業共104家,轉化應用專利信息產生新技術、新產品、新專利的企業分別為71家、67家、46家,實現直接經濟效益9億余元,間接經濟效益3億余元,節約研發成本8588萬元,培育典型案例數量100個,93.29%的注冊企業增強了對專利信息應用的認識。向103家應用企業發放服務券90萬元,完成計劃的180%;已使用服務券70萬,完成計劃的140%。與70家企業進行了對接服務,為37家企業提供專項分析報告38份。
四、主要體會
(一)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是科協服務創新驅動、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平臺。“專利信息數據庫”是中國科協發揮人才和資源優勢,收集、整理海量的國外有效專利信息形成的一個“智慧寶庫”,是一座“金山銀山”。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為企業提供檢索應用“一站式”免費服務,已經成為科協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平臺。多年項目實施的實踐充分證明,專利信息的檢索應用對于幫助企業科技工作者啟迪創新思路、提高創新效率,幫助企業調整發展定位、完善知識產權戰略、加快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發揮了巨大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是科協對標中央、落實習總書記對科協“接長手臂服務基層”要求的重要抓手。“接長手臂服務基層”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為基層企業和科技工作者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項目試點初期,科協系統的干部職工主要是坐在機關等候企業來申請,參與項目的企業僅幾十家。2016年以來,省科協轉變工作思路和方法,通過“三進三聯”(進園區、進企業、進研發車間,聯系企業高管、聯系企業研發人員、聯系企業網絡技術人員),將“海量”的科技專利信息向基層企業推送,全力開展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的跟蹤服務,短短兩年時間,受益企業就達到2535家。
(三)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是科協深化改革助力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科協系統改革的核心是“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由單一型向樞紐型、由活動型向平臺型”組織轉變。近兩年來,江西省科協全系統聯動、大范圍協作,以項目實施為契機,推動科協系統深化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導和幫助企業提高認識、強化舉措,在積極檢索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轉化應用、二次研發等,產生了大量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四)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是中國科協形成大科協、大合力的新型紐帶。2016年以前,省、市科協單打獨斗、各管各攤,項目實施效果不明顯。2016年以來,省科協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在省級設立科技信息推廣應用服務總站,在全省各設區市科協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12個服務子站,形成“一個拳頭”、“一起出力”、“一體推進”的聯合協作工作機制,提高了項目推廣力度,擴大了項目實施成效。
(五)實施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是科協系統干部增強服務能力,解決與企業科技工作者不親不密的重要手段。通過項目實施,各級科協干部加強與企業科技工作者的緊密聯系,有效鍛煉和培養科協干部的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和專業方法,減少了“本領恐慌”,增強了科協系統干部的服務能力,有效緩解了與企業科技工作者不親不密問題。
五、主要問題與建議
(一)在專利認識上,注冊企業存在“重保護,輕創造和運用”的問題。要加強知識產權培訓,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意識。
(二)部分企業缺乏激勵機制。參與項目實施的人員能力、水平偏低,參與度不夠。要進一步強化舉措,引導和推動企業領導高度重視項目實施,配備精干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專利信息檢索應用,提高項目實際成效。
(三)專利應用工程師培訓針對性不夠。在繼續擴大面上培訓外,應加強對重點培育企業的縱深培訓,要加強工作培訓指導,促進各項目站點嚴格按照培訓要求組織開展培訓,提高培訓對象針對性和分類培訓的實際效果。
(四)欠發達地區需要專利應用但還沒有針對性強的解決方案。多數企業看不懂、不知道用、不敢投錢用,知道金礦在面前,不知如何下手。要進一步加強研究,找到更有效的解決辦法。此外,“這事不是科協干的”認識問題也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一些黨政部門及社會知道“科協能干此事、能干成此事”的知曉度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