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慧芳,魏萌涵,王淑君,宋 慧,邢 璐,張 揚,劉金榮
(河南省安陽市農業科學院,河南安陽 455000)
谷子(SetariaitalicaBeauv.)起源于我國的黃河流域,是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重要的農作物[1]。豫谷18是安陽市農業科學院以廣適、優質谷子品種豫谷1號作母本,華北夏谷區域試驗中的大穗型品系保282作父本,于2003年在河南安陽進行有性雜交,經多年選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種。該品種高產、優質且適應性廣,是首個通過國家四大谷子區組鑒定的品種,被業界譽為谷子界的“鄭單958”,2014年至今連續被農業部列為谷子主導品種。根據2010—2014年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結果顯示,筆者通過品種穩定性參數、高穩系數法和回歸系數法對豫谷18的高產、穩產和適應性進行分析,為豫谷18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1試驗材料以2010—2014年國家谷子品種區域試驗匯總資料為研究對象,以各區組豫谷18和該區組的對照品種為試驗材料。
1.2試驗方法根據國家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結果,采用品種穩定性參數、高穩系數法和回歸系數法對豫谷18的高產、穩產和適應性進行分析。
1.3數據分析以比對照增長的百分比及產量位次來評價品種的高產性;品種產量的穩定性由變異系數來衡量[2];用高穩系數法來綜合分析品種的穩產性和高產性[3-4];品種的適應性由回歸系數的大小來度量[5-6]。
2.1豫谷18高產性分析豫谷18參加華北夏谷區組、東北春谷區組、西北春谷中晚熟區組及西北春谷早熟區組的試驗產量結果見表1。豫谷18在華北夏谷區組、東北春谷區組、西北春谷中晚熟區組及西北春谷早熟區組中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分別為5 397.75、5 453.70、2 698.95和2 613.60 kg/hm2,分別比對應區組對照品種增產14.86%、增產4.33%、增產12.26%和減產3.00%;在華北夏谷區組、東北春谷區組、西北春谷中晚熟區組及西北春谷早熟區組的生產試驗中豫谷18的產量分別為5 090.70、5 710.50、5 064.00和5 613.00 kg/hm2,分別比對應區組對照品種增產17.32%、增產5.61%、增產14.47%和減產1.78%。在華北夏谷區組2年的區域試驗中豫谷18的增產點率達100%,2年區域試驗產量均居該區組區域試驗第1位;在東北春谷區組和西北春谷早熟區組中豫谷18的2年增產點率分別為90%和94%。由上述結果可知,除在西北春谷早熟區組產量稍低之外,豫谷18在其他三大區組多年多點的試驗中,均具有很好的高產性,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谷子品種。
2.2豫谷18穩產性分析品種的穩定性可由該品種在各試點產量的變異系數來衡量,變異系數越小說明該品種的穩定性越強。從表2可以看出,豫谷18在華北夏谷區組2年試驗中的變異系數分別為9.38%和17.69%,與該區組對照品種差異明顯;東北春谷區組2年試驗中豫谷18變異系數分別為17.96%和14.22%,第2年試驗略高于對照品種;西北春谷中晚熟區組和早熟區組中豫谷18變異系數分別為29.51%、16.16%和10.50%、14.88%,2個區組第2年變異系數均略高于對照品種,但2年平均變異系數仍然小于該區組對照品種。由上述結果可知,除東北春谷區豫谷18的變異系數略高于對照品種之外,其他區組均小于該區組的對照品種,屬于穩產型品種。
2.3豫谷18高產、穩產性綜合分析遺傳基礎和生長環境2個因素共同決定作物的產量,將遺傳產量占目標品種產量的比重作高穩系數,可綜合反映品種的高產穩產性,其中目標產量一般以比對照產量增加10%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HSCi的值越大表明該品種的高產、穩產性越好。從表2可看出,豫谷18的高穩系數除在西北春谷區組的第2年試驗中略低于該區組對照品種外,其他區組的2年區域試驗中豫谷18均高于其對照品種,說明豫谷18在華北夏谷區、東北春谷區和西北春谷中晚熟區均屬于高產、穩產型品種。

表1 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產量結果比較

表2 參試品種在國家谷子品種區域試驗中產量、變異系數及高穩系數比較
2.4豫谷18適應性分析以試點所有供試品種的平均產量為自變量,各品種在各參試點的平均產量為依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所得回歸系數(b)的大小可以表示該品種的適應性。當b<1時,表明該品種的適應性高于平均適應性;當b=1時,表明該品種具有平均適應性;當b>1時,表明該品種的適應性低于平均適應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豫谷18的回歸系數除西北春谷早熟區組的第1年區域試驗中略高于1外,其余均小于1,說明豫谷18的適應性較強。尤其是在華北夏谷區組和西北春谷中晚熟區組2年試驗中,豫谷18的回歸系數均小于該區組對照品種的回歸系數,說明與該區組的對照品種相比,豫谷18在這2個區的適應性更強。
評價品種應該綜合考慮品種高產、穩產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對2010—2014年全國谷子品種區域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高產性上,豫谷18除了在西北春谷早熟區略低于對照品種外,其余地區均表現出較好的高產性,尤其是華北夏谷區各試點增產點率達100%;在穩產性上,豫谷18除在東北春谷區的變異系數略高于對照品種外,其余地區2年的平均變異系數均低于對照品種,說明其穩產性均強于對照品種;從高穩系數可以看出,除西北春谷早熟區外,豫谷18的高穩系數均高于對照品種,說明豫谷18在其他三大區域均表現出了較好的高產性和穩產性;豫谷18除了在東北春谷區第2年區域試驗中的回歸系數略高于1外,其余地區均小于1,表明該品種在各地區均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綜上所述,豫谷18在華北夏谷區和西北春谷中晚熟區均具有較好的高產穩產及適應性,可大面積推廣;在東北春谷區整體產量也較高,且適應性好,可以進行推廣;在西北春谷早熟區個別試點產量較低,可依據該地區氣候選擇性進行推廣。綜合多年多地區豫谷18的表現,可以看出豫谷18是一個高產、優質且適應范圍極廣的谷子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