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摘要:財務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核算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財務管理效果,甚至引起財務風險,因此是從業人員的一個關注重點。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財務核算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當前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了相關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核算;風險控制;改進措施
財務核算工作,是以審核后的原始憑證為依據,利用會計科目填寫記賬憑證、記錄會計賬簿,以貨幣的形式對單位或項目進行計算和核算。財務風險管理,則是對財務管理期間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防范的過程,以確保各項財務活動順利開展,避免造成經濟損失。新的社會經濟背景下,財務核算和風險控制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以下結合實踐經驗進行探討。
一、企業財務核算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資金使用率
企業財務核算的過程,就是對內部資金進行管理的過程,能確保各項資金支出的合理性,繼而實現經營管理目標。對于企業而言,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管理機制,落實資金使用期間的管理責任,才能提高資金使用率,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財務管理水平。
(二)提升企業效益
企業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資金成本是衡量企業經營管理成果和質量的指標之一,和工作效率、金融業務、管理水平等要素密切相關[1]。當銀行利率、財務稅率固定時,企業的資金成本越低、利潤收益越高。因此,開展財務核算工作,能避免資金浪費,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有利于監督管理
財務核算工作中,通過分析會計資料,能掌握企業的成本、利潤等指標,為監督管理活動提供支持。透過財務核算工作,能檢查資金收支情況,及時發現貪污盜竊、損公濟私等違法行為,繼而針對性開展打擊工作,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當前企業財務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制度不完善
企業財務核算工作中,管理力度薄弱的原因就在于財務制度不完善,體現在以下幾點:①財務核算的目標,是管理企業會計,然而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缺少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因此核算工作面臨較多阻礙,不利于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②財務報銷流程不規范,影響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是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重要原因。③缺少財務制度的支持,具體核算工作模糊不清,數據核算表和實際數據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會計信息失真,降低了財務核算質量。
(二)核算模式單一化
企業在財務核算工作中,一般采用倒擠壓成本法,由于具有靜態性的特征,無法對企業進行同步管理。一方面,落后的核算模式下,難以反映出企業真實的財務情況和經營情況,繼而影響核算工作的開展,不利于企業良性發展。另一方面,過于單一的核算模式,企業難以提供獨立性的財務信息,導致資金管理流程復雜,影響財務核算工作進度。
(三)核算主體不清晰
一方面,部分企業對于經營權、所有權的界定不嚴格,企業既是投資者、也是經營者,實際工作中存在企業財產、個人財產相互占用的情況。由于核算主體不清晰,影響核算工作開展[2]。另一方面,企業在預算編制時,應該綜合考慮自身特點、經營情況,保證預算編制科學合理。然而,部分企業基于傳統的工作模式下,預算編制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沒有采用零基預算法,沒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無法為財務核算提供依據和支持。
(四)核算基礎薄弱
企業財務核算基礎薄弱,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對合同管理的認識不到位,簽訂合同時內容條款不清晰、有歧義,影響企業的經營和利潤,帶來經濟損失。②成本控制不佳,成本評估和控制期間,由于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容易引起資金周轉困難、成本虧空等問題,阻礙經濟活動的開展。③資金比較分散,由于缺少資金管理制度和結算中心,容易造成資金流失外散,影響核算工作的時效性。
三、企業財務核算和風險控制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擁有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能為財務核算工作提供保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避免引發財務風險。實際做法如下:第一,分析企業經營發展現狀,總結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和不足,明確問題形成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避免管理問題重復發生。第二,從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改進,既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又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第三,細化成本控制工作,明確財務管理目標,將大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并落實到各個崗位上,明確基層員工的責權利,逐漸提升財務管理水平[3]。第四,完善信息審核制度,提高審核工作的全面性,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準確,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帶來的財務風險,為審核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落實內部控制措施
內部控制具有監督、約束的作用,內控制度有問題,會導致內控工作混亂,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對此,落實內部控制措施,首先要明確核算主體,分析企業的性質和經營管理特征,對所有權、經營權進行分離,區分企業財產和個人財產,確定核算主體并開展核算工作。其次構建完善的內控制度,結合企業的經營現狀和戰略規劃,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從基礎數據入手進行核算,推動核算工作順利進行。最后要加強監管工作,企業應該設置專門的財務核算監管機構,對于企業投資、資產進行監督管理,了解各項經營活動,提高經營效益。
(三)建立風險評估機制
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前景。調查發現部分企業重視經營、輕視管理,缺少風險評估機制。對此,領導應該發揮帶頭作用,增強風險管控意識,建立風險評估機制。第一,分析企業的經濟活動,將風險評估和業務層面相結合,確保在各個業務環節,均能對風險進行規避,及時發現隱患并處理[4]。第二,站在財務人員的角度,應該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從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提升自我,分析總結風險類型和成因,采用規避、分散、對沖、轉移等方法,降低風險發生率,減輕企業的經濟損失。第三,建立財務預警系統,以財務數據為依據,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將財務風險及時告知經營者,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財務預警系統的應用,和財務評價工作相輔相成,前者是對風險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后者是對風險進行事后評價和監督。
(四)加強內部稽核管理
內部稽核管理工作,是財務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財務核算工作的補充。具體操作上,一方面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財務監控和考核體系,對企業的債務、資產、投資等進行監管[5]。以會計法律法規為依據,合理設置組織機構,確保內控制度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做好預算控制工作,編制預算方案時,應該提出合理的財務目標,明確崗位責權利,及時調整預算,從源頭上控制財務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核算的重要作用,是提高資金使用率、提升企業效益、有利于監督管理。分析可知,當前財務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財務制度不完善、核算模式單一化、核算主體不清晰、核算基礎薄弱。對此,企業應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內部控制措施、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內部稽核管理,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長艷.探討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J].價值工程,2012(12):105.
[2]孫蕾蕾.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6(1):174-175.
[3]尚立群,王婕妤.會計核算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作用探析[J].廣東蠶業,2017(5):83.
[4]王光.如何有效提升企業財務核算質量[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9):35-36.
[5]李松煜.企業合并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分析及控制[J].商業經濟,2018(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