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敏
摘要: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不斷加快,改革范圍不斷的擴大、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傳統的會計制度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以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增強經濟投資信心,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大局。
關鍵詞:財務管理; 新會計制度; 影響
財政局是國家掌握經濟狀況的晴雨表,是統籌規劃經濟方向和發展的具體實施者,所以,財政局應當積極主動的向新會計制度中的要求靠近,提高自身要求,自覺轉化傳統財務理念,增強風險意識和大局意識,以促進財政局的平穩有序的發展。
一、財政局財務管理中的問題
(一)財務工作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也出現在了財務管理的工作中。但是,財政局屬國家機關,沒有系統的管理體制,導致在財務管理方面意識淡薄,常常出現雖然財務系統已經建立并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但是仍舊沒有結合實際,沒有根據財政局的具體運營形式以及管理狀況將信息化技術統一在一起,一方面加大了人力成本的支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信息公開化、共享化的難度[1]。
(二)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財務工作是一個企業單位得以運行的重要保障工作,但其工作內容是一項復雜且冗長,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在現實工作中,由于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財務管理人員的準入標準更加“隨意化”,使得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高低不等、良莠不齊,甚至有些財政局的財務管理人員是不是科班專業出身,而是由其他部門的管理人員擔任的。由于對財務管理工作不了解,加之缺乏會計專業知識以及財務管理實際操作經驗,最終導致了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舉步維艱,很難落實到位。
二、新會計制度對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新會計制度對財政局財務管理系統的影響
在新形勢下,隨著新會計制度慢慢的建立健全,傳統意義上的財務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跟上現代化財務管工作方面的新要求,財政局應與時俱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管理工作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進一步的優化、結合,構建新形勢下一體化、共享化的財務管理平臺,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在此基礎上,在原有的財務管理系統的基礎功能上,結合工作實際需要,增添了自動記賬功能的及時性和安全性,也對業務對接功能安全防護等功能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不斷的提升財務管理系統的統一性、連貫性,以保障財務管理系統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其中分布式辦公功能,主要是采取“輸入—審核—打印”形式,在辦公系統末端,財務管理人員將數據錄入到系統中,領導可通過系統對錄入的內容進行審核,待領導審核通過后,財務管理人員可將信息進行打印、留存。自動記賬功能指的是財務管理人員在將數據錄入后,系統自動將錄入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自動記賬并生成報表。自動記賬系統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報表的出錯率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報表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準確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提升了工作效率。業務對接功能是將系統內的各個部門進行統一結合,統一管理,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財務管理部門是財政局重要部門,對財務管理系統中的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財政局在建設財務管理系統時,要增強財務管理系統在各個環節的安全性能,對財務管理人員錄入的數據信息要保證及時性和安全性,避免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導致錄入數據的損壞,甚至影響財務工作的進行。在此基礎之上,財政局財務管理引入了更為安全和私密的保護措施,例如數字簽名、電子簽名印章等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切實確保系統信息資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新會計制度對財政局財務監管工作的影響
新會計制度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財政局結合自己色實際情況,制定并完善內部監管制度,強化財務的監督力度,及時掌握資金及款物的最近流向及動態,對財務工作提供數據和技術上的支持。除此之外,對財務的監管還要充分發揮審計局等相關部門的根本優勢,推廣和強化社會性監督方式和手段,定期將每個階段的財務監督結果公布在網絡平臺上,提高監督管理的透明性和公開化[2]。
(三)新會計制度對資產管理的影響
新會計制度主要是針對在核算財政局內部固定資產的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處置損溢和實際價值方面提出的一些新要求,客觀而實際的體現了在清理資產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收益情況、費用使用明細以及清理之后結出的凈損益,進而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財政局固定資產的去向和使用價值,在一定意義上增強了資產的管控力度,保障了固有資產和記錄賬目的所對應的實際情況的一致性,有效的避免了因記錄的不及時、不具體而導致國有資產的損失或虧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有資產的穩定性。
三、新會計制度在財政局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一)建立健全財政局財務管理制度
隨著新會計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更進一步完善財政局財務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3]。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及時了解財政走向,而且也在一定意義上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監控系統,財政的資金動向以及固定資產的動態都要納入到該監控系統里,不僅要保證財政局財務報賬與銀行賬表的內容相符合,更要通過監控達到對財政局財務管理總體把握,以保證財務管理工作中每一個環節的規范性和制度性。
加大新會計制度在財政局管理方面的推進工作,不單單是對財政局財務各項工作流程以及資產的收支有了一定的掌控,更是將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的透明化、公開化[4]。通過制度的建立,將財政局的每一筆資金的收支情況以及使用情況有了更為規范和嚴格的把控,保障了國家資產的安全。與此同時,該體制的建立,不僅是對國家資產肆意挪用的工作人員的警戒,也在一定程度上肅清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氛圍、創造良好工作環境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對財政局預算管理質量的提高有促進作用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財政局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中也同樣適用。預算質量的好壞往往會影響到財務管理質量的高低。所以,財政局應結合具體事情情況,聯系新會計制度中的新要求,下大氣力去完善財政局預算管理制度,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管理方式來提升財務管理工作,降低在財務預算工作過程的錯誤概率,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全面性[5]。除此之外,進一步推進預算制度的優化進程,推行財務公開化、透明化,使違法亂紀、危害國家財產安全的行為自滅于陽光下。同時,還要加大財政局預算管理監管力度,多管齊下,提升財政局財務管理質量水平。
四、結束語
隨著新會計制度適用和影響范圍的不斷擴大,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財政局在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逐步明確了各項工作的責任權限和工作職責,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內部監督體系,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財政局財務管理質量水平。在今后的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工作和運營過程中,也會面臨很多未知的情況和問題。面對困難和挑戰要不斷的摸索和完善,以早日徹底完成制度改革,推陳換新,更好的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
參考文獻:
[1]孔玉.財政局財務管理問題與新會計制度對其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7 (20):238-239.
[2]楚祥敏.財政局財務管理問題與新會計制度對其影響解讀[J].財經界(學術版),2016 (18):276.
[3]管宜金.財政局財務管理問題芻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5):66-66.
[4]智睿珍.淺析新會計制度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創新[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 (21).
[5]游鳳琪.新會計制度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財會學習,201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