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遼寧精神“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干、奮斗自強”,深刻地概括了遼寧人民歷史與現實的性格氣質、價值追求和精神特征,作為支撐遼寧人民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精神旗幟,它正當其時,具有深厚的歷史情感、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他還說: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遼寧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組成部分,實現遼寧改革、振興的大業,必須用新時代遼寧精神照徹全省人民的心靈,提振精神,凝聚力量,走向未來。
新時代遼寧精神,是對遼寧歷史的深刻總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建設的歷史上,遼寧人民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偉大的遼沈戰役,拉開了解放全中國的序幕;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遼寧處于最前沿,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遼寧的工業建設揚鞭躍馬,力爭上游,成為祖國建設的領跑者。人民生活,日新月異;英模人物,層出不窮。汗水書寫著光榮,數字記載著奉獻,成果顯示出擔當,這些,足以使遼寧人民為之自豪。光榮的歷史積淀成優良的傳統,這傳統是根,是遼寧人奮然前行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來遼寧考察時曾指出:遼寧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現在又扛起國家重擔、煥發青春。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化作遼寧人民繼承傳統再創輝煌的勇氣和力量,為新時代遼寧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這種植根于歷史的深厚傳統,形成了一種情懷,那就是順境中不迷茫、逆境中不頹唐的奮發進取的精神;是擎大旗、擔大責、扛大任的創業精神;是踏實肯干、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是勇立潮頭、標新立異、有所作為的開拓精神。這是幾代遼寧人民艱苦奮斗積累形成的優良傳統,是彌足珍貴的寶貴財富。這種情懷,支撐著遼寧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昨天,它也必將鼓舞我們櫛風沐雨,迎難而上,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創造遼寧無限美好的明天。
新時代遼寧精神,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具有動態性特征,它永遠也不會停留,永遠也不會靜止。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它承繼傳統,觀照當下,與時俱進,面向未來,引領著人民群眾艱苦奮斗,建設家園。我們處在變革的時代,改革、探索、創新、前進成為發展的主題。要把遼寧的事情辦好,要實現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大力倡導忠誠擔當的精神,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事業,擔當起振興、發展的歷史責任。大梨樹的毛豐美提出了“干”字精神,他正是通過創新實干,才帶領群眾使家鄉舊貌換新顏;雷鋒、孟泰、郭明義、羅陽……他們踏實肯干、擔當奉獻,彰顯出時代的特征。事實證明,遼寧人有創新之志、創新之才,更有實干之能。一批又一批的英模人物以行動告訴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奮斗的人生才有價值,自強的人格才有作為。奮斗自強才可能增強人民福祉,實現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人憑志氣虎憑威。這句俗語是說,人生在世,要成就一番事業,要達到奮斗攀登所要達到的光輝頂點,就要有一股心勁兒,就要有志氣,就要有精氣神兒。只要精神的旗幟高揚,就定能克服困難,到達勝利的彼岸。
新時代遼寧精神,具有內蘊深厚的文化內涵,具有鮮明的遼寧特色。遼寧人民在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極具特色的遼寧本土文化。這種文化質樸剛健,積極向上,開拓進取,貫穿在自古及今的遼寧歷史發展中。新時代遼寧精神的提煉,充分地觀照了這一點。譬如,遼寧文化中“闖”的特點,無論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的揮師入關,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遼寧人民在飛機、機床、機車、船舶制造等領域取得的成就,都為共和國的發展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體現出不同凡響的探索精神。再如,遼寧文化中“融”的特點。共和國成立初期,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和中央政策的傾斜,全國各地、大江南北的各類人才聚集到遼寧,五方雜處,南北交融,兼收并蓄,互競雄長。遼寧人善于學習,善于融會貫通。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各種人才帶來的優秀文化與遼寧文化水乳交融,優勢互補,促進了遼寧文化新的發展。所以,遼寧文化是一種善于學習、善于吸收、不斷發展的優秀文化。還有,遼寧文化中“創”的特點。遼寧人有想象力,有操作能力,有標新立異的勇氣。新松機器人、“蛟龍號”、盾構機等大國重器,為祖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遼寧的科技實力雄厚,遼寧的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全國領先,遼寧男籃勇奪CBA聯賽和全運會雙料冠軍!這一切,極大地增強了遼寧人的文化自信,賦予遼寧人民一種剛健爽朗、樂觀向上的精神氣質:勇于擔當、樂于實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而這,正是遼寧走向發展振興的重要基石。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朱熹說,“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明人呂坤說,“精神爽奮則百廢俱興”。新時代遼寧精神是遼寧人民改革開放建設家鄉全面振興的一面旗幟,高揚這面旗幟,遼寧人民一定會創造出新的人間奇跡,開創出前程似錦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