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沈陽,驕陽似火,前來遼寧反腐倡廉展覽館參觀的黨員領導干部仍絡繹不絕。5月31日,遼寧省副省長崔楓林與省國資委黨政班子成員、監事會主席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全省省(中)直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開到了反腐倡廉展覽館。與會人員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參觀展覽館、觀看警示教育片,接受紀律教育,在國企黨員干部中產生了較好的反響。
這是遼寧以案為鑒,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的具體實踐。今年5月以來,省委決定以魯煒、張杰輝案和王珉、蘇宏章、王陽、鄭玉焯、李文科、劉強等反面典型為鏡鑒,在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
“要以魯煒、張杰輝案為鑒,切實強化警示教育的政治作用,做到認識更加深刻、剖析更加徹底、行動更加自覺?!笔∥瘯?、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的話語擲地有聲。
“毫無黨員意識”“不收斂不收手”“嚴重破壞任職地區的政治生態”……去年以來,中央查處的魯煒、張杰輝案,教訓極其深刻,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
遼寧省委堅持問題導向,高度重視以張杰輝案為反面典型的政治性警示教育工作。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作出批示,親自點題推動,將政治性警示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作為夯實主體責任重要載體,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凈化和修復政治生態重要舉措,緊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5月10日,一場由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各市市委書記、市長,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省屬本科高等院校、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等210人參加的全省警示教育大會在沈陽召開。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求發結合中央通報的魯煒、張杰輝案和遼寧發生的案例,逐一進行剖析,給“關鍵少數”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課和黨課。

如何讓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遼寧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反腐敗是系統工程,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持續做足紀律教育這篇“大文章”。要堅定不移,促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機制”同步推進,同向發力,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
全省警示教育大會召開后,省紀委迅即制定方案,嚴格對照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關于加強“警示教育的政治性”要求,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堅決防止“七個有之”,著力解決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不強,全面從嚴治黨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問題。
省紀委機關和省委組織部印發《圍繞政治性警示教育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以案為鑒,從政治上、思想上進行對照檢查,壓實責任。
“就是要通過政治性警示教育,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徹底肅清王珉、張杰輝等人政治遺毒,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定不移地把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笔〖o委監委負責人表示。
“鞍山要從張杰輝案件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強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防止干部重蹈覆轍。”
5月19日,鞍山市警示教育大會通報張杰輝案件。參加大會的各縣(區)、市直部門等主要負責人清醒地認識到了保持政治定力、堅守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
鞍山市市長趙愛軍說:“‘前車之鑒’是用慘痛教訓換來的,我們要以案為鑒,防止重蹈覆轍。”
針對“一把手”崗位“發病率高”的實際,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選取典型案例,搭建教育載體和平臺,用“極少數”教育“關鍵少數”,為深入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創造條件。
每月初,一本《懺悔與剖析》總是如期送達省直各廳局主要領導和各市四大領導班子成員的手中。省紀委牢固樹立“靶向治療”思維,注重利用案例資源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針對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從理想信念宗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方面深入剖析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干部的腐敗內因,將思想層面的問題關鍵點、要害處一一道明。通過以案明紀、警鐘長鳴,使“關鍵少數”不斷校正思想坐標,增強不想腐的思想自覺。
從今年6月開始,全省各級黨組織通過組織學習、對照檢查、糾建并舉三個階段,集中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
沈陽、鞍山、大連等市組織召開常委會議,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政府辦公廳等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中討論……遼寧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地抓,政治性警示教育從“關鍵少數”做起。
“‘關鍵少數’既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者,也是一個地區政治生態的風向標。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從案件中吸取教訓。”阜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裴偉東表示。
在“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下,各級黨委(黨組)把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黨委(黨組)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制,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推動了政治性警示教育向黨員全覆蓋。
如何利用被查處的典型案例,讓政治性警示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徹底修復、凈化政治生態?遼寧給出的答案是:往實處抓、往深里做,回到案發現場找原因、補漏洞。
省紀委監委把政治性警示教育作為監督執紀問責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精心遴選典型案例,多方查找腐敗標本的“致病源”,深入采訪、認真剖析其腐敗墮落的內因,同時會同案發地區、案發單位,逐一梳理腐敗風險點,查找制度漏洞和監督“死角”“盲區”,共同會診“病灶”,實施綜合治理。
查辦案件的過程,也是教育的過程,這其中始終貫穿著紀律、法律、制度、規矩、理想、道德要求。省紀委監委精心制定方案,精準施策,既拿出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舉措,又拿出“改”的方案,建立長遠“立”的機制,堅持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切實履行好紀委監委的職責。
鞍山作為張杰輝的案發地區,落實“三會”“一方案”: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專題民主生活會、警示教育大會,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凈化修復政治生態開展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從點到面實現政治性警示教育對象全覆蓋。針對張杰輝案查擺的“毫無黨員意識”“不作為”等問題,進行深刻剖析,限期整改,邊查邊改,立行立改,逐項查找案件中暴露的問題和制度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堅決肅清張杰輝遺毒,防止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鐵嶺市委原書記吳野松,鐵嶺市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王志勇等人被查處后,其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交織,大肆買官賣官,污染了當地的政治生態,造成極大危害。省紀委會同鐵嶺市委一起制定警示教育方案,鐵嶺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改,并運用“四種形態”嚴格執紀,清除了污染源,純潔了一方風氣,凈化了一方水土。
執紀審查到哪,警示教育就跟進到哪。5月18日,就在鐵法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包宏被宣布開除黨籍和公職的當天,公司黨委召開公司領導班子深刻汲取包宏嚴重違紀案件教訓專題警示會議。黨委書記、董事長戴長冰說,要以包宏案件為鑒,深刻汲取教訓,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心存敬畏,管好自己、管好家屬、管好身邊人,帶好隊伍,加強對分管單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自包宏案發以來,該企業認真反思,對照整改,查找制度漏洞,完善監督機制。就在這次會議上,公司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試行)和公司黨委2018年巡察工作方案也即時生效。
“這些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干部的慘痛教訓希望不再發生”,許多黨員干部在接受政治性警示教育后紛紛表示,要以案為鑒,警鐘長鳴,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