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現在正流行“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的說法。背后其實有一個意思:一個人在階層結構中的社會位置,也可能“降級”。在社會學上,叫作向下的“社會流動”。
整體來說,社會流動都是向上的,因為社會總是不斷地進步,但也有向下的。我想考察一下有哪些因素,以便引起重視。
第一個因素大概就是社會競爭了。比如在商業競爭中,有些公司破產,那老板的社會位置肯定降級,肯定是向下進行社會流動。當然,某些社會位置,在把一些人淘汰出局的同時,也給其他人留下了機會。這是一個局部洗牌的機制。
第二個因素,就是在社會位置的代際傳遞中,傳遞的那些可以影響到階層地位的東西,比如財富,可能逐漸衰減,直到一個人的社會位置自然下墜。當然也有另一些人,通過財富的積累也逐漸上來。
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劉備劉皇叔。皇叔是“中山靖王之后,漢景帝玄孫”,但一代代傳下來,到他的時候,已經從上層社會的中層跌落到社會下層的上層了,只能靠編席子和賣草鞋為生。像他這種階層的人,很為粗鄙的利己主義者袁術所瞧不起。
滿清的八旗子弟,以及現在一些土豪的敗家子們也屬于這種因素。“富不過三代”可能是對這一狀況最形象的概括。
第三個因素是社會趨勢。跌落到了社會底層的劉備正是運用超強的格商,抓住了趨勢的人。曹操當然也看到了。可是袁紹、袁術等人都沒有看到。正是依靠趨勢、格商這兩個因素,劉備進行了大幅度的階層逆襲。而袁氏兄弟,則被淘汰出局。
社會趨勢是政治社會經濟人心結構演化的方向和呈現的狀態的說法。它代表了利益分配的機會。比如,這十幾年,哪怕一個人什么也不懂,但只要買房賺了,甚至暴富,就是在有資本的前提下,跟對了趨勢。
所以,重要的并不是雞湯所說的要跟對趨勢(這個只要有基本智商都懂),而是判斷趨勢的方法。
趨勢是不可重復的經驗。一個認知能力低下但跟對了趨勢的人,有可能在下一個趨勢中被打回原形。所以,重要的并不是雞湯所說的要跟對趨勢(這個只要有基本智商都懂),而是判斷趨勢的方法。
第四個因素是認知。關于這個也無須多講,畢竟是自明的。如果一個人在這個時代還不明白認知的重要性,那確實沒什么可說的了。
第五個因素,也是我認為在一般、正常狀態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格商。從原理上說,一個格商很高的人,大概率上遲早會超越其所處的社會位置,進入其內在實力對應的社會位置。換句話說,他只是因為出身的社會約束,暫時處在跟出身環境差別不大的處境里而已。
馬云當然算是用格商來進行突破的典范。他那句商業雞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道盡了格商的重要性。說穿了拼的就是格商。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正如智商的分布在社會中是隨機的,格商也是。而沒什么可以拼的,唯有拼內在實力,唯有拼格商的人群,可能恰恰最缺乏格商。
比如,很多年前,城市里有互聯網,但鄉村沒有。城市社會掌握了極大的信息優勢。這種信息優勢轉化成了認知優勢、社會位置優勢。但是,到現在,任何人用手機都可以上網。那么,在信息鴻溝已經抹平的情況下,一些社會位置不高的人利用互聯網來做什么呢?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上快手、玩抖音、打游戲的。環境的影響、認知背景的限制、自我擔當的不行,讓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心智和行為的后果,而且會恨那些阻止自己這樣干的人。
在玩的過程中,社會位置其實已經被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