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慶慶 包海默 劉雪飛
〔摘 要〕以大連民族大學設計學院的遞進式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為例,探究設計專業實驗教學有效展開的諸多因素和教學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學生創新型實踐能力,有效轉化設計成果至應用之中。
〔關鍵詞〕遞進式實驗教學;創新型實踐;疊合式教學
實驗教學,是高校專業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設計類專業的實驗教學在整個設計教育教學體系中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一般本科教育中,大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實驗,是一種以驗證為目的,通過“實驗驗證”去理解這些基本知識和規律,有著預設的規程、操作方式及實驗結果;而設計類專業由于專業本身特有的創造性,在實驗環節中往往會產生某種“靈感”,這種“靈感”很大程度上對后續作品的狀態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也正因為這種隨機性,給設計實踐帶來更多不可預知的作品成果。也就是說,設計類專業實驗教學是帶有主觀能動性的創新性實踐教學,以實驗課程為載體,啟發心靈,提升學生設計思維及創作能力,從而使實驗教學成為學生作品成果的產出路徑。
一、改革的目標和制度保障
要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首先要有科學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作為支撐。以大連民族大學設計學院為例,該院進行多年的探索、改革和實踐,形成較為完備的遞進式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可提升設計專業學生創新型實踐能力,提升專業教學成果產出水平,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學院品牌的影響力。
遞進式實驗教學體系建立的目標是要逐步完善實驗與專業教學為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逐步完善以提高學生創新型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實驗課程模式;逐步提高教師的實驗課程指導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在實驗中從設計草圖到設計成品的實踐能力;不斷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使其成為學院整體教學體系的有力支撐。
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從校級管理層面幫助解決實驗教學建設中難以克服的機制和制度設計問題,在人才政策、資金支持、設備配置、教學空間、教學方案制定、教學運行模式、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都給予政策與制度保障。2016年,學校成立實驗室管理領導小組,由設備處和教務處牽頭,加大對全校各實驗中心的垂直管理;建設網絡設備管理系統,明晰實驗教學硬件設施責任;各二級學院設主管實驗教學的副院長,統籌規劃各二級學院的實驗室建設。設計學院建立健全了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實驗教學體系的分級管理機制。最頂層為 “學院學術指導委員會”,負責把握學院整體的專業發展方向以及學院整體課程體系、課程群的規劃和建設;由主管實驗教學建設的副院長落實實驗教學部分的教學工作。中層管理體系為各專業方向負責導師及實驗中心主任負責具體實施細則的制定和推動等工作。第三層管理體系為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內部的管理體系,負責實踐教學建設的具體工作實踐和實施。
二、改革的具體舉措
1.構建以提高創新型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實驗平臺框架
經過新一輪的建設,改建后的設計學院綜合實驗中心由各基礎實驗室(木工工藝實驗室,金屬工藝實驗室、雕塑工藝實驗室、陶瓷工藝實驗室、水墨實驗室、絲網印刷實驗室、快速成型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錄音棚、攝影棚)和各專業實驗室(產品、工業設計、視覺傳達、動畫等專業導師教學實驗室)構成。
2.分階段打造以提高創新型實踐能力為目的的遞進式實驗課程教學模式
第一階段——大一學生入學基本技能培訓。這個環節中,注重培養學生感受力,并使及了解相關操作規程及安全意識、培養基礎實踐能力。由基礎實驗教師帶領學習,完成培訓考核標準。課程設置有木工實驗室的初級榫卯訓練、雕塑實驗室的動物雕塑的lowpoly風格塑造訓練、陶藝實驗室的泥條盤筑造型訓練、絲網印刷的包裝盒絲網印刷訓練等。這些培訓銜接了專業實驗室的所需的基礎技能儲備,在經過兩個不同方向實驗室的培訓課程并通過考核后,大二方有資格申報導師工作室。通過學院組織的培訓,可以讓學生快速熟悉實驗室,了解基本實驗操作的目的,加快未來學習進程,提高創新型實踐能力。這些模式切實提高了基礎實驗室的綜合使用率,提升了實踐教學在學院課程設置中的比重,從而為提升學院教學成果的產出做好積累。通過基礎實驗課程的設置和調整,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礎與專業的實驗教學疊合遞進展開的經驗。
第二階段——公共基礎課程的實驗環節。此階段的實驗課程支撐公共基礎課,學生在實驗室完成基礎課程作業,通過動手實踐,進一步開拓設計思維,提高能力。實驗教學承擔的課程有: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方向《造型基礎》系列課程 、工業設計方向的《造型基礎》系列課程。
第三階段——專業課題方向的疊合式實驗教學。專業實驗室作為配套與導師工作室相疊合,各類實驗資源充分運用,工作室教師協同基礎實驗室教師及外聯引進技術資源共同指導學生的實驗實踐。極大提高學生作品產出質量和水準。這一階段實驗課程關聯的課程有:各導師工作室《專業課題》系列課程、“設計節”展覽作品、畢業設計作品及參加國內外獎賽作品。
3.圍繞以提高創新型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實驗室建設。
(1)基礎實驗室建設也以遞進式實驗教學的需求作為建設依據,三個不同工藝能級的實驗室配套實驗教學遞進式開展。
基礎手作類實驗室 :雕塑、水墨、陶藝、版畫。這類實驗室重藝術、重美感、重體驗——為設計實踐提供美學感受的創作實驗。
中級機械加工類實驗室 :金屬工藝、木工工藝、絲網印刷工藝及各導師專業實驗室。這類實驗室重技術、加工手段、重制作能力——為設計實踐提供手作和機械輔助實驗。
高級精密數字化實驗室:快速成型工藝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錄音棚、攝影棚。這類實驗室重科技,重精度,完成高水準的成品輸出——為設計實踐提供高端加工條件。
(2)在實驗室管理及建設上,打破固化的管理理念,以人為本,以實踐需要為管理出發點,我們做到基礎工藝實驗室面對學生全日制開放,學生有需要即可進入相關工藝實驗室,獲得實驗教師的隨機指導;空間上,我們打造靈活的實驗室平臺,諸如疊合式專業實驗室;人員配備上個別外聘行業內高水平專家;實驗室建設上,我們既關注傳統手作對學生心靈的啟迪和工匠精神的培養,又引進先進的國內外新設備,注重現代化高精密高端設備的引進,提升實驗室加工能力,打造適應各專業需要的實驗室平臺。
三、改革成果
通過對設計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我們厘清了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思路:
1.實驗課程自身價值定位。明確實驗課程貫穿于整體教學活動之中,不僅僅作為專業教學體系外的教輔補充。通過遞進式實驗課程教學體系的建立,使得實驗教學環節能夠在整體教學體系中一以貫之,分階段參與專業教學,持續推動學生創新性動手能力的培養。
2.實驗課程設置立足依據。明確實驗課程建設緊密圍繞專業培養方案的目標展開,根據教學的階段性狀況設置實驗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型實踐能力。
3.實驗室建設指導思想更為明晰。明確了在設備采購、空間建設上必須與三個遞進階段的實驗教學環節相配套。
4.解決實驗平臺和工作室教學相孤立的問題。通過改革實現專業實驗室與導師工作室教學相疊合,從空間上和時間上密不可分,科學地建立理想的設計專業教學模式。
5.整合、優化了參與實驗教學的智力資源。通過專業實驗室和導師工作室疊合化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專業工作室教師在實驗教學第三階段的介入關系,使高水準作品成果不斷產生。
新實驗教學體系是學院各專業設計作品的產出的有力保障,各專業各年級作品模型連續數年參與設計學院設計節教育教學成果展覽;連續數年為學生畢業設計模型產出提供支持;連續數年為各專業學生課程作業提供支持。在新的實驗教學體系下,由工業設計系導師工作室導師牽頭組織參加國內外設計競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國內外設計競賽大獎,僅2013-2016年間獲得包括73項德國紅點設計獎,14項德國iF概念獎Best100、30余項德國iF概念獎Top300,2項美國IDEA杰出工業設計獎金獎和10項銅獎,4項鎮海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金獎、2項銀獎、10余項銅獎,等等在內的國內外設計競賽獎勵500余項,部分設計成果與企業對接也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新的實驗教學體系推廣,帶動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相當多的畢業生被國內國際知名企業錄用,部分畢業生已經成功創業。近年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水平較以往有顯著的提升。
結?語
以上是大連民族大學設計學院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的案例,僅供業內參考。目前,國內大部分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對教學體系中的實驗教學環節都加大建設力度。如何結合自身的特點,不斷進行優化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為我國培養更優秀的設計人才,提升我國的整體設計水平,仍是需要不斷探索為之努力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馬春東.營造一個以學為主的教學環境[J]裝飾2002(01)
[2]包海默.以人文素質為核心構建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