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
摘要:盡管新課程改革已轟轟烈烈的開展多年,但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河山,仍然一直徘徊在“慢、差、廢”勞而無功的老套路上。一提起作文,學生就有一種談虎色變的感覺,常常是冥思苦想,卻仍無從下筆,最終只是寥寥數句,窮于應付;而有的教師認為作文教學是“高耗低能”而有意無意淡化了作文教學,將主要精力放在語法練習和閱讀理解上。
關鍵詞:寫作能力;語文教學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問題,一直困擾師生雙方。為了讓學生樂于寫作,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本人從以下方面入手,對作文教學進行了嘗試。
一、精心設計寫作指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求知的動力,要想使學生樂于寫作,就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有話可寫,甚至變成愛寫作文,把寫作文當成一件美妙無比的事情!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學習生活中有趣味的事入手,讓學生把課間十分鐘、活動課、班會課、課堂上最開心、最有意義、最感動的事……記錄在自己的作文中。每周評講時,我就讓寫得好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讓學生以投票的方式選出最佳寫作之星、創新寫作之星和進步寫作之星,并把他們的作文張貼到教室的寫作墻上。這樣獲獎學生的成就感得到充分體現,也得到同學們的贊賞和認可,學生們快樂地進入寫作狀態,形成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
二、符合學生心理命題,消除寫作畏難情緒
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語文老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成長意識、寫作水平等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獨出心裁地設計符合學生口味的作文題目,進而實現由“要他寫”到“他要寫”的良好轉變。
七年級階段,命題要富有情趣,因為這個時期正是童年與少年的過渡時期,根據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樣一些題目《童年趣事》、《我的自畫像》、《我上中學了》……學生對這些題目覺得有話可寫,為以后的作文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八年級階段是初中生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對一些事情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很有點兒“小大人”的派頭。于是我又出了這樣的題目《傾聽桌椅之訴說》、《我不想當班干部》、《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對父母親的評價》等。為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可以用半命題式,如“我能不______嗎”,“我討厭_______”,“我想_______”都給學生留下補充的余地。九年級階段,學生的思想日趨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較深刻的問題,這就要求命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
三、多積累語言和素材,厚積而薄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寫好作文,材料是作文的基礎和保障,積累語言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有豐富的材料,就必須多看書,多摘抄,多積累,多背誦。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典名篇,不勝枚舉。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必須傳承。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誦。這里的背誦并不僅僅是為了得到考場上的滿分。十四五歲,正是人生記憶的最高峰,這一時期記下來的東西,往往會留存一輩子,所以我利用學生這種優勢,讓他們背誦經典名篇,現代佳作。每周利用兩個早讀,采取課堂點背和小組互背等多種形式進行積累檢查,有時甚至和學生拼上了,來個背誦賽跑。七八年級語文課較多,還會讓他們背好句好段,或者優秀習作。只有讀得多,記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聞強記。厚積薄發,應用起來才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達到如古詩所形容的“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住歙來”的境界。
四、教師常寫下水作文,讓學生學習模仿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者當然須教,而尤應致力于導。導者,應多設方法,使學生逐漸自求得之。”很顯然,教師寫下水作文是給學生的“導”之良方。
教師堅持寫下水文,不但能對自己對所教的學生有真切的了解,更是對語文教師一種切實有效的鍛煉,同時有助于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因為指導學生作文固然要講究方法,但是無論何種方法,要想取得真正的效果,都離不開教師本身優良的素質。而語文教師要提高素質,除了與時俱進讀些理論性書籍外,主要的還是靠自己動手寫點文章,進一步體會寫作的甘苦冷暖,不斷地積累經驗。
五、善于發現作文“閃光點”,增強寫作自信心
習作是學生的勞動成果,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尤其是不愿寫的和寫不好的學生切忌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哪怕他們僅是標題擬得新穎別致,或開篇簡潔明快,或在行文中用了一種恰到好處的修辭,一個新穎得體的詞語,甚至一個準確的標點等等,教師都應以充滿激情的評語肯定他們的成績。還可以在講評作文時當眾贊美,教師的表揚鼓勵猶如給學生注射了一支興奮劑,學生定會再接再厲、信心倍增。
六、引導學生修改潤色,文從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重要的一環。然而,作文由老師來評改,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就有了“精批細改”之說。而 “教師改,學生看”這種勞而少功的現象,并不能給學生點滴的進步,因為學生大都只是略略瀏覽一下分數就完事。
新《課程標準》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我們一定要在作文評改中順應學生的心理,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
為了讓學生樂于寫作,我努力做了以上嘗試,取得了微小之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努力,一定能夠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這方面取得較大收獲。
參考文獻:
[1]漫談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J]. 趙雪芹.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6(08)
[2]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分析[J]. 李琳. 河南農業. 2013(04)
[3]淺談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 荊春玲. 商情(教育經濟研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