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升
摘要:合作學習是從小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所謂“合作”,這里指在學習活動中,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生生、學生與家長的合作互助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在此氛圍中,不斷培養合作意識、合作態度、合作情感,不斷推動學生合作行為,逐步使學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
關鍵詞:培養 交流 合作意識
我們要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合作學習可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互助互學,集思廣益,讓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生中去,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而且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增進交流,使其智力品質與非智力品質同步開發,有助于學生從更廣闊的角度去吸取知識、認識世界。
小組合作學習有以下好處: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尤其是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增強了主體參與性。
2、中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雖然不能等同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組織形式和探究過程的相似,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獨立學習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認識成果,培養了群體意識和活動能力。
4、小組合作學習有互查作用,能使學生從別人的錯誤和方法思路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5、小組合作學習后的匯報有利于開展有競爭的合作,還可以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能激發創新,拓展思維,提高了教學時效。
6、小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過程,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
因此,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學生合作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及點:
一、要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
這一點很重要,學生如果沒有交流欲望,或交流意識,怎么可能去全身心的去與同伴交流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怎么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呢?我從以下幾點去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1)創設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產生交流欲望。(2)組織一些教學小游戲,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這些游戲多選擇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一些數學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3)把握好交流的時機,不是什么時候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不是什么時候都要交流的,只有遇到合適的問題時才能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有的教師則不然,該交流的問題交流,不該交流的問題也拿出來交流,結果效果不理想,起到相反的效果。
要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善于合作。學生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合作學習。那么有哪些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1)
學會傾聽,相互尊重。學生只有尊重他人,這樣他人才會尊重他,這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如果學生相互不尊重,相互排擠,相互諷刺,這樣的小組怎么會有好的合作交流意識呢,交流怎么會進行下去,怎樣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呢,因此要教育培養學生的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質。 認真仔細傾聽同組同學的意見,對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作用也很重要。(2)學會討論,共同探究。 討論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方法,討論是聽、說、思的綜合訓練。因此在討論中,學生既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又可以使自己的思維得到鍛煉,個性得到張揚。(3)注意方法的多樣性。方法不能單一,如果學生的交流老是一個模式,一種方法,學生難免感到厭倦。(4)小組成員要分工明確,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選取不同的分工,如能力較強的擔任組長,心細的學生做記錄,思維活躍的做小結等,否則,分工不合理,每個學生的特長難以發揮。
合作學習效果的好與不好,與學生有沒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有很重要的關系,如果你不重視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你引導的合作學習的效果一定不會太好,因此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非常重要。
在現代社會,各個生活領域、各個層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之間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十分溺愛,有求必應,不少孩子更是惟我獨尊,目中無人,養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競爭與合作是水火不容的關系,從而忽視了與同學之間的合作,這種認識要引起教師的注意,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最佳途徑便是合作學習。
到底如何培養學生提問、猜想,設計活動的能力呢,首先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這一問題談一些膚淺的認識和做法,
一、氛圍和諧,使學生敢于提問。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要建立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生生關系,第三,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營造一個自信的心理氛圍。
二、方法靈活,使學生學會提問。在教學中我采取一下幾種方法,取得較好效果:
1、趣聞法;2、切題法;3、追問法;4、反問法;5、聯系實際提問法。
三、多管齊下,使學生善于提問,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善于提問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積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要給學生充分的提問機會。最后,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使其善于提問。那到底如何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呢?我認為:
一、重視猜想與假設是學習的重要方法。
二、要創造氛圍,鼓勵學生敢于猜想。
三、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猜想方法。
總之,作為老師盡量要多想辦法,多創造一些機會,不斷激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假設和猜想的方法解決問題,要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并從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還要在猜想的同時發動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養發散性思維,使他們真正成為善于學習的人!
參考文獻:
[1] 楊光鳳. 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J]. 教育:文摘版, 2016(5):00081-00081.
[2] 陳偉, 張樹文.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J]. 吉林教育:綜合,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