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亞麗
摘要:本文作者簡要分析了主題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從主題式閱讀的含義,如何實施,以及閱讀方法三方面展開,純屬一家之言。
關鍵詞:主題式閱讀;小學語文;含義;實施;閱讀方法
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式閱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借助教師提煉的某一個主題,進行諸多課外文章的閱讀,也通過廣泛的閱讀深化對某一主題的認知。以下,筆者將簡要分析主題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含義
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并不單單局限于課本教材,而是廣泛吸取課文閱讀知識,將其納入到主題式閱讀教學中來。具體來說,它是課本文章的主題向外的一種延伸,通過更多同一主題的文章的研讀,使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增強對這一主題的認知,加深對這一主題的了解。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本文寫的是年少時期的周恩來,在外出求學的過程中也看到了國家的積貧積弱,受盡別國的欺壓,在深受觸動之后,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志向。所以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圍繞“名人立志”為主題開展主題閱讀課。針對這一主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同一主題文章的閱讀,像《立志捉拿“小魔王”的高士其》《呂蒙手不釋卷》《魯迅棄醫從文》《錢學森立志回國》等。
因為,不再單單是課文內容的閱讀,所以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閱讀的能力,使閱讀教學更好的開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主題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提煉主旨
哲學上說,我們看待事物,要看其本質,提煉一篇文章的主旨也是如此。每一文章都有其主旨所在,這個主旨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思想感情,是對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提煉。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篇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用有生動、鮮明的文字刻畫了世界第一大峽谷的面貌,讀來使人如臨其境。所以,我們這篇課文的主旨可以提煉為“自然奇觀”。再如四年級下冊第四組的《小英雄雨來》講述了一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我們則可以將主旨提煉為“抗日英雄”或者“抗日小英雄”。
提煉完課文的主旨之后,我們要根據這一主旨挑選出與其相同或者相近的課外的文章,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比如,四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都是對于古代中國名勝古跡的,目的在于通過這些勞動人民的智慧和中國古代藝術的結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筆者建議學生去閱讀一些有關中國古代文明和藝術成就的書籍和文章,通過這些課外閱讀,更深、更廣的了解中華民族曾創造的璀璨文明,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慢慢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和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之情。除此之外,也還要注意課本文章的題材,比如是抒情散文類的,或者是記敘類的,在課外文章的篩選上也最好找同一體裁的文章,便于學生深入感受某一體裁文章在寫作與表達上的特點。
2.進行書籍的分類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組文章,甚至是每一篇文章其主旨都不盡相同。何況小學分為六個年紀,隨著年級的增長課文內容在深度上也有所增加,主旨也更加復雜與深刻。為了便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或者同一年級的學生尋找不同的主旨的相關書籍,我們應該對書籍進行詳細的、科學的分類,根據年級、根據主旨進行分類,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和效果。
3.組織閱讀
提煉好主旨,找好課外文章之后,接下來就該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式閱讀了。針對小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述前,即在學生課前預習階段要求學生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有效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筆者建議,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進行閱讀。對于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上閱讀,從而趁熱打鐵,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學生的放學時間可以利用起來,或者干脆將主題式閱讀當成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
三、主題式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方法
主題式閱讀可以拆分為兩個方面,即主題與閱讀。要進行主題式閱讀首先要學會閱讀,其實閱讀并非是一件多么簡單的事情。讀書也需要講究方法,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能夠幫助主題式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并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蛻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體會目的。以下,筆者僅分享幾種閱讀的方法。
1.明確目的法
在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前,教師需要告訴學生通過閱讀要獲取哪些信息,像文章傳達的情感、語言上的特點、修辭手法運用上的妙處等。有目的的進行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教師應該用生動有趣、或者具有懸疑色彩的語言進行閱讀目的的闡述,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以及探究的欲望。在興趣以及探究欲望的帶領下,學生就會更加積極、更加專注的投入到閱讀當中去。總之,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閱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2.批注式閱讀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尚不具備太強的閱讀能力,可能一篇文章需要堵上好幾遍才能充分理解文章到底說了些什么,但課堂時間有限,不會留給學生反復閱讀的時間,因而批注式閱讀是一種極為適合低段小學生的閱讀方法,一邊進行閱讀一邊用筆做一些標記,勾畫出文章的重點,或者理解不了、讀不通的地方,方便像其他學生或者教師請教。這種方法能夠使小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對一篇文章的整體把握,從而節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總而言之,主題式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希望諸位教師能夠不遺余力,努力探索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的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小學生愛上閱讀,提高閱讀能力,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初探[J].陳寶金.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年01期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楊迎春.語文學刊2011年16期
[3]主題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趙慶.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