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互動式教學就是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達成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互動式教學存在的現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僵化和教學理念落后,嚴重削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追求”的欲望。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創設課堂情境導入互動、布置課堂任務實現生生互動和利用數學游戲實現師生互動三個方面,舉例淺析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式教學法;存在現狀;應用策略
一、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現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目前很多數學老師在教授小學數學課程時,沒有更多新穎的教學方法,最多也僅限于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雙向反饋,連交流都算不上。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兩方面進行:課本知識點;課后作業以及考試題目。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學生對老師敬而遠之,師生更沒有交流互動的機會。
(二)教學內容枯燥。很多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都比較枯燥無味,老師在教學時還是習慣性地沿用之前的思維,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繼續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很多老師并不會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就導致了教學內容的枯燥乏味,無法刺激學生的興趣、求知欲和想象力、創造力,從而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教學形式僵化。當前的教學模式還是過于僵化,缺乏互動的環節,課堂氣氛壓抑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以某學校的學生反映為例:該校老師依然在數學教學時采取直接灌輸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的模式,基本一整節課下來老師都不會和學生有很多互動,除了偶爾提幾個問題以拉回學生早已飄忽不定的注意力以外,可以說整節課都是在唱獨角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阻礙了學生的思考,還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教學理念落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教學理念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很多老師依然以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為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應試教育的指導下,老師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最多重視對方法的指導,但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的教學現狀根本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并不符合當今社會及市場的需求,影響了我國的教學質量。
二、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一)創設課堂情境導入互動。在老師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就要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和實踐操作。科學研究證明人的潛能在一生中大約只開發了5%,那么,還有95%的潛能處于待開發狀態。這說明,為學生的學習創設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空間和時間,大部分學生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自己質疑并解疑的。例如,在講“按比例分配”這一堂課,當老師提供給學生多種信息后,學生提出了多種分配方案,這時老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種方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這時的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協調,對學生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生的學習告一段落后,可用“風采展示”的形式進行展示。學生可根據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選出認為最優秀的學習過程和成果向全體同學進行展示,老師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使全班同學都能詳細地看到展示同學的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此老師可適時進行調控并提出相關問題,以引起全班同學更深層次地思考,這時的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布置課堂任務實現生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互動式教學法真正起到作用的關鍵,老師采用任務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有結構的互動。例如,在學習“空間位置、辯別方向”的過程中,將全班學生分成四組,布置這樣的任務:老師隨機走到一個位置停住,然后喊停,每個小組要在老師喊“停”之前正確地寫出老師的南面、北面、西面、東面以及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這幾個不同的方位分別是哪個同學。一開始,每組都沒能完成任務,學生們認為“老師喊停太快了,寫不完”,我提醒學生“你們每個組可是有很多人呢,想一下怎樣才能比我喊停還快?”學生們稍加思考,然后紛紛出謀劃策,各小組開始細化“任務”:有的小組是兩人配對分成8個小隊,每個小隊負責一個方向;有的小組是8個人每人負責一個方向,余下的同學檢查結果。在下一次任務中在我還沒有喊停時,四個小組紛紛表示“我們寫好了!”學生們的臉上都掛滿了“完成任務”的自豪表情。
(三)巧用信息技術,構建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先進的教學軟件進入到教學活動中,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新課程背景下,老師可以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信息技術交互性的特點,構建互動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模式,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課堂學習體驗。例如,在“圓的認識”這一項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展示一個動畫畫面,即為跳跳虎正坐在一輛小汽車上,小汽車的輪子卻是正方形的。老師可以結合這個情景,提問小學生f “小朋友們,現在跳跳虎的表情是怎樣的?你們覺得它現在舒服嗎? ”小學生回答“不舒服”之后,老師可以繼續提問小學生:“跳跳虎為什么會不舒服呢?這輛小汽車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小學生回答:“小汽車的車輪是正方形的,正常應該是圓形的。”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老師借助信息技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而在激烈的討論后,老師可以通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同走入圓的世界,感受圓形的特點!”等話語,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小學生的數學知識主動探究欲望,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總之,互動式教學法是能夠使小學數學課堂活躍、學生對數學進行主動學習、思考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還對學生心理發展有幫助,值得小學數學老師們進行嘗試和實踐。
參考文獻:
[1]楊志.互動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 2017, 3(2):263-263.
[2]王曉東.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速讀旬刊, 2014(4).
[3]項俊平.淺談“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關愛明天,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