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聲偉
摘要:隨著新課改任務的下達,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現在已經深入每個教師的心中,現階段要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在原有的教育方式基礎上進行創新,致力于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多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并能自主的解決相關問題,達到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問題教學;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教學,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隨著新課改革進行了一定的革新,教學的方式從原先的教師說學生聽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教師從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引導學生可以自己主動去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更多,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也更深,而且讓學生真正能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這些知識,達到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
1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的作用
問題教學是新課改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轉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在教學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創新,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更加有興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感到有興趣,那么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效率便會更好,學生學習的知識也就會更加的牢固。且問題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解答方式,教師可以從中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對待問題的看法和解題思路。初中生物教學作為學生對于生物學的啟蒙教學,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生物的本質,并且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不同,可以裁定不同等級的提問方式,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
2初中生物教學問題教學法的相關策略
2.1教學內容要多以提問的方式進行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方式下,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一般只是在講臺上做講解,并沒有針對課堂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就算有提問,問的也是一些書本內標簽化的問題,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多注重對學生的提問,提出的問題也要有規劃性,針對不同的學生,問題也要設計的有層次。比如教師在進行《細胞遺傳信息》的相關教學時,可以提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像是生活中細胞的體現,提問學生都喜歡什么樣的動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2.2將實踐課程問題化
生物教學的實踐課程居多,這本身就是生物課的本質,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親眼去看,才能真正理解生物教師在講什么,僅憑書本和學生的想象是無法真正進行生物教學的,但在實踐課上,教師也要注意將問題式教學融入到課堂上,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植物細胞切片等操作指導的時候,可以事先向學生提問如何將植物進行切片,如何使用相關的實驗器材,并結合教材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說出對實驗的一些看法,對自身所遇到的實驗問題,教師也不要先對其進行正確講解,而是要通過正確的引導,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解決眼前遇到的困難。將實踐的課程問題化,可以有效的解決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可以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2.3將問題化教學融入課后作業中
一堂課就40分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物教學時,很多時候40分鐘不足以讓教師將知識全都灌輸給學生,課堂的時間很短暫也很寶貴,且生物課不像語文數學一樣有很多的排課,教師需要將知識和一些其他需要記住的生物知識安排到課下。要在傳統的課后作業基礎上做創新,不要一味的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書本知識,應該多設計一些比較新穎的創新型作業,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做作業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者課下實踐來對生物知識融會貫通。例如教師在教授完《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一課后,可以向學生留觀察周圍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作業并進行拍照,然后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在學生進行完實踐作業后,再對所做的實踐加以思索,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認知更加廣泛,且有自己對問題的一套想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問題式教學的真正目的。
2.4進行鞏固教學時,將新舊教學整合到一起進行提問
教師不能一味的進行教學而忘記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所以教師在開講新課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在教學中,多關聯一些之前所學的知識,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的不斷深入,創新式教學法已經成為教師每天的必備工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鞏固教學時,也要事先做好對問題的歸納和總結,根據不同的班級和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同,來對設置的問題進行分層,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多提出一些延展性高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思維,對于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教師可以多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的同時,也逐漸的散發自己的思維,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2.5創設問題化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不僅要引領學生多做實驗,也要創造相應的教學情境,而創造相對恰當的問題情境來進行生物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這一堂課的時候,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細菌給人們帶來了什么?生活中都哪里存在著細菌?細菌真的對人有害嗎?等等,利用問題和相關的道具,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然后再將要講解的課程融入到已經被調動好的教學氛圍中,進行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學生通過積極的回答問題,讓課堂的氛圍更加的活躍,從而為接下來的整堂課都奠定了基礎。
結論:
問題教學是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一個極其有效的教學方式,真正的做到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引導角色的教學理念。達到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馬春花.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28.
[2]田洪彬.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朱霜雙.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的策略[J]. 當代體育科技,2013,3(2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