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陳清
摘 要:電梯監督檢驗是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作用不可小覷,本文對監督檢驗過程中發現曳引機機架安裝基礎和安裝工藝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為以后的電梯監督檢驗工作提供一定指導。
關鍵詞:電梯;安裝;檢驗;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5.181
1 概述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電梯作為立體交通工具,是現代城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安全問題隨之受到重視。由于其復雜的結構、繁雜的安裝過程以及使用中眾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存在嚴重的運行風險。這些關系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必須及時得到控制和排除,每部電梯產品雖然都經制造廠檢驗合格后出廠,但由于電梯產品的結構特點其出廠時不是整機出廠而是以散件送遞現場,經過現場組合安裝、調試、檢驗合格后才成為一部真正合格的電梯產品。因此一部電梯的質量除了電梯本身制造的質量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安裝工程中安裝質量及監督檢驗的質量。電梯曳引機機架的安裝是電梯安裝的基礎,其安裝質量尤其重要。本文通過對一起電梯安裝的缺陷展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對以后的檢驗工作提供一些指導。
2 引入問題
筆者在在對某公司一臺曳引式乘客電梯進行監督檢驗時,發現該電梯安裝曳引機的機架彎曲變形(圖1),導致曳引輪的垂直度偏差將近10mm,依據《電梯安裝驗收規范》(GB/T10060-2011)第5.1.7.5項要求“限速器繩輪輪緣端面相對于水平面的垂直度不宜大于2/1000,曳引輪和導向輪輪緣端面相對水平面的垂直度在空載或滿載工況下均不宜大于4/1000。設計上要求傾斜安裝者除外”現場所檢電梯為曳引式客梯,其曳引輪直徑為400mm,因此曳引輪端面與水平面垂直度誤差應控制在1.6mm內,因此遠遠超出標準要求。
3 分析問題
隨后查看該型號電梯的安裝說明書及圖紙(圖2)時發現,說明書及圖紙上的安裝方式與現場安裝方式相同,但從現場的曳引機(圖1)與圖紙中的曳引機(圖2)對比可以發現兩種曳引機的螺栓孔間距相差非常大且兩臺曳引機的型號及外觀都不同。在與制造單位溝通過程中發現,原該型號電梯采用的是圖紙(圖2)上的曳引機,后期切換成(圖1)的曳引機,在過渡期時由于未注意到切換曳引機帶來設計上的改變,安裝單位還是按原有圖紙安裝,導致曳引機安裝機架在使用過程中彎曲變形,進而致使曳引機的曳引輪端面與水平面垂直度超過1.6mm;通過SolidWorks中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發現,應力主要集中在機架中心位置(圖3),而機架微小的變形通過整體的安轉連接反饋到曳引機上就產生了曳引輪端面與水平面極大的垂直度偏差。
4 可能導致的后果
鋼絲繩由于受轎廂及對重的重力作用,始終垂直于水平面,而由于曳引輪與水平面垂直度偏差較大,導致鋼絲繩在入槽時容易發生脫槽或與曳引輪發生異常摩擦,進而導致鋼絲繩及曳引輪磨損加劇,且由于基座的變形,在日積月累的使用情況下,曳引機傾斜有可能愈來愈大,最終導致曳引機傾覆而發生事故,故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5 解決問題及相關預防措施
遇到類似問題時,應及時的給出解決問題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問題能夠予以解決并一勞永逸,針對本文發現的問題,筆者通過與電梯制造單位及時溝通,改變原有設計現場通過在機架位置加焊兩個斜撐肋板(圖4),改善原有的受力情況,使得整體應力不再集中,從而使曳引輪端面與水平面垂直度小于1.6mm,降低鋼絲繩與曳引輪摩損速度,提高電梯的安全系數,規避安全隱患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電梯安裝驗收規范[S].GB/T1006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