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禮
摘要:近年來,中國教育的改革得到不斷的發展壯大,但對于小學學校的管理而言,由于小學長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使得學校的管理工作難以開展。如何管理學校從而使學校能給廣大學生創造更完整的教學條件成為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文章主要在論述當今小學管理情況的基礎上就如何加強學校的管理提出建議,以便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學校管理;小學;措施
眾所周知,學校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因此,一個學校的管理工作與人才的培養息息相關。而學校又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體,學校的管理工作也應該是一個具有組織性的模式。為了能夠給小學生們創造更好的教學條件,加強學校的管理工作時不可待。筆者作為一名校長,通過這些年來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加強學校管理工作應該了解學校當前的現象、提出學校當前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順應時代背景并根據學校實情解決問題這三方面進行。
一、完善校規,規范管理
古人說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前,大多小學都是以舊時的規章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其管理者并沒有根據學校實際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重新規劃和調整。殊不知,過去的規章制度存在著極大的弊端,并不利于當今學校管理工作的進行。而實踐證明,只有有了正確理論的指導,才能使學生往正確的方向前進。因此,學校各位領導尤其是管理者應該根據學校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校規、校紀,以規范學校的管理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校規校紀。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尤其是一些初中生處于青春叛逆期,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通常不以為然。因此,學校對于學生的紀律管理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軟硬兼施,而各位教師也應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規范要求。與此同時,教師也應以身示范,嚴格遵照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教學工作,給學生樹立榜樣。過去,有很多教師鉆學校的紀律空子以至于出現了很多違反校紀校規的現象。然而,學校也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就給學生造成了不良示范。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是教師或是學生,尤其是學校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應該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辦事。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管理制度真正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保護的作用而非擺設。
二、加強學校設備,強化教學管理
學校設備的齊全對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幫助。以我校(此處指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山南開發區學校,下文同)為例:當初筆者剛接任校長的工作時,由于學校的設備陳舊、辦學條件十分差而嚴重阻礙了學校管理工作的規范進行。而后,筆者決定從學校的環境設施以及教學設備入手進行改革工作。這些年來,我校逐漸更新了所有的教學設備,例如,班班通、美術室以及音樂室等教室設備,而學校的環境也得到了不斷地改善,尤其是校園文化。筆者認為,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文化沉淀的表現,通過近些年的努力以及外界的幫助,我校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深化,環境設施也得到加強。尤其是校園局域網的應用,使得師生的知識量得到不斷地擴展。同時,也因為使用了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隨著時代發展,學校的教學工作也從過去的以德育工作為主要方向逐漸轉化為以德智體美勞等多方向全面發展。事實上,學校的教學工作能否得到加強,除了取決于學生的聽課質量外,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是關鍵所在。因此,強化教學管理也是開展學校管理工作的任務之一。筆者認為,各校可以通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獎勵以調動其教學積極性,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強化教學管理工作。
三、通過革新教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孟母三遷之說,由此可見,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定性不佳,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隨著我國課改的進行,筆者認為,學校也應該根據本校實情,逐漸革新學校的教學理念。因為有趣的學習氛圍能夠讓人更樂于學習。因此,將課改中所要求的科學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改變過去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充滿趣味的課堂中學習。
此外,由于每個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只有慢慢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找到適宜本班學生的教學模式。好的教學質量是對學校管理工作的肯定,由此可見,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其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變管理工作
在信息時代下,學校的管理工作也離不開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面對新的教育形式,小學管理工作顯得相對滯后,因為很多小學的領導一味關注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的升學率,而不重視學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但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學校的管理工作不應只是傳統的傳授知識的管理,而是對知識與信息的資源的管理。因此,學校的管理也要接受新的變化和挑戰,不斷地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在過去,由于技術限制以及管理需要,學校不得不開設許多管理部門。而學生要了解相關的信息,就必須到相應的部門進行了解,這樣不僅大量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也不利于學校的管理工作的進行。因此,學校可以適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校相應數據在本校的網頁上進行公布,以利于學生查閱,這樣不僅節省了學校的大量資源,也有利于學校管理工作的進行。一個學校的優良傳統應該在順應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得到傳承,這樣才能將學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很好地體現在人們面前。
以上舉措是筆者這些年來的經驗總結,總而言之,為了提高辦學水平,強化學校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現代化學校的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與時俱進。及時地掌握教學工作的最新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決策。無論是基礎教育或是素質教育,其教育管理的工作要與時俱進地革新、調整、發展,同時,還應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改革學校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學管理的質量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梁伏其.淺談加強小學學校管理的幾點做法[J].決策與管理,2013,(2):23.
[2]楊一清.融入學校發展的人生[J].人民教育,201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