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伊?

摘 要:豐子愷的作品當中有大量的筆墨都是描繪社會現實和日常生活的,在他的畫面中經常會出現當時社會的底層勞動人民甚至是乞討者。這種接地氣的作品在當時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認為豐子愷的畫是不雅致的,甚至是低俗的。雖然如今豐子愷在漫畫界的大師地位已經被世人所認可,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所謂雅致的畫仍然是以梅蘭竹菊花鳥石等為描繪對象的那些篇幅。本文通過對豐子愷作品的分析,論證豐子愷的畫中是否有雅的存在以及淺析它的存在方式。
關鍵詞:豐子愷;漫畫;人道主義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7-0165-02
一、豐子愷漫畫誕生的背景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一生跨越了中國幾個不同的重要時代。豐子愷出生于晚清末期光緒二十四年,經歷了社會的變革和紛亂的戰爭年代,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和平年代,后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其間遭受過迫害。這些經歷使豐子愷體會了人生百味,他的老師李叔同的出家為僧也使得他與佛教結緣,他的內心是樸實寧靜而又充滿善與愛的,因此他的作品也始終透露出一種對人道主義精神的弘揚。豐子愷的畫主要以表達兒童成長及生活的趣味和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為主,這些畫大多樸實且抒情。
豐子愷的父親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教書先生,父親的教導使得他培養出了很深厚的文化功底。他自幼學習畫畫而且也喜愛畫畫,又從師與李叔同和夏丐尊,后又赴日留學,因此也有很深厚藝術修養。豐子愷前后學習過國畫和西畫,他將兩者作畫方式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形成自己鮮明獨特別具一格的畫風。
二、早期對豐子愷漫畫中是否存在雅的質疑
豐子愷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漫畫家,他的作品當中有大量的筆墨都是描繪社會現實和日常生活的,在他的畫面中經常會出現當時社會的底層勞動人民甚至是乞討者。這種接地氣的作品在當時引發了很多人的質疑,有人說:“豐子愷專門畫那些下等人,什么車夫、苦工、傭人、鄉下人,甚至連叫花子也上了畫,烏七八糟,簡直是褻瀆藝術??磥泶巳怂讱?,根本不懂風雅二字?!盵1]雖然如今豐子愷在漫畫界的大師地位已經被世人所認可,但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所謂雅致的畫仍然是以梅蘭竹菊花鳥石等為描繪對象的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篇幅。
豐子愷的畫關注著人心與人情,關乎世間冷暖。在他的畫里時常能體現出對弱者的同情,對生命的熱忱和對善良的追求。葉圣陶在《子愷的畫》一文中說道:“子愷的畫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給了我一種不曾有過的樂趣,這種樂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鑒賞,而達到相與會心的感受。”葉圣陶對豐子愷的畫有如此高的評價,他的畫無疑是雅的。
三、豐子愷漫畫中雅的存在與表達
1.氣氛的雅。如豐子愷所說:“作寫實漫畫,正與作絕句詩情形相似,而比較的更難一點。因為詩可說無形的事,可以說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事;而畫只限于寫有形之物,只限于寫一時可見之物?!盵1] 單張的畫幅無法直觀的描繪故事性的內容或者是抽象的情緒,但豐子愷的部分畫作常以詩句為題,或是為詩句作畫,這種將畫面與詩句合二為一的做法使得整個畫面一下子就充滿了奇妙的氣氛,于是靠著詩文的依托,單幅的畫面就被賦予了生動的故事與情緒。如《月上柳梢頭》(如圖1所示)中的畫面以這一詩句作為題目,歐陽修《生查子·元夕》里的故事一下子就浮現在了眼前,穿著旗袍的女人在柳樹下苦苦等待他的情郎,是樹下歡樂相聚,還是等不到情郎默默嘆息流淚?此番景象足以讓觀眾體味到即將相見的激動或是等不到情郎的感傷。又如《兒戲》(如圖2所示)一畫,作者雖沒有在畫中寫出詩句而是以“兒戲”為題,但這熟悉的畫面總會讓人聯想到《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一句,于是,飄落的花瓣、天真的兒童和歡樂的場面也就歷歷在目了。除了古詩詞以外,豐子愷也會為自己的畫自撰詩句為題,如《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如圖3所示),如此畫面中的詩意就撲面而來了。朱光潛評價豐子愷的畫也說道“他的畫里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2]。畫面與詩句相輔相成,這正是豐子愷漫畫的高明之處,也是詩情與畫意相結合所產生的美妙效果。詩意盎然的畫面使它與雅聯系在了一起。
2.著墨的雅。豐子愷的漫畫極易辨認,畫面中往往有大片的留白。合適的留白能營造出畫面的空間感。這些留白決定了畫面的疏密關系,它們的面積和位置是有考究的,豐子愷將畫面中的留白考慮得十分得當,太過于空洞的地方配上合適的幾筆文字和印章,不僅讓每幅畫面都達到了視覺上的平衡,也給畫面增添了一股文人畫的文藝氣息。畫面留白除了在視覺上的效果與作用之外,大片留白構圖也能給觀眾獨特的心理感受。以空白充當背景,能夠留給觀眾一定的想象空間,不同的觀眾對畫面的感受也能產生些微的差別,因此不同的人看就會與不同的美。簡潔明朗的線條和適當的省略也是豐子愷漫畫的一大特色。傳統的中國畫最講究線條的表現力,豐子愷常年用毛筆作畫,他在線條的使用上無疑是有高超水平的。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圖4所示)中不難看見,窗上的木條輪廓筆直有力,芭蕉葉的線條圓滑纖細,輕輕的一筆蜿蜒的弧線就勾勒出了香煙的煙霧的輕柔與飄渺,一筆不多一筆不少,將各自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很多畫中,豐子愷對人物都沒有進行五官的描繪,但卻絲毫不影響人物整體神態的表現,如《兒戲》(如圖2所示)一畫中,雖然沒有男孩兒側臉的描繪,但我們任然能夠從他的動作形態上猜測到他臉上興奮與喜悅的神情。這種“以少勝多”,“意到筆不到”的繪畫技法使得畫面已經的表達更為上層,也增添了空靈與簡潔的美。豐子愷的畫大都使用明快的色彩平涂,從手法上接近兒童畫涂色的方法,給畫面增添了稚嫩的童趣,干凈的色彩也給人純凈與平淡的感受。清淡的色彩暈染不同于厚重的油畫涂法,使得畫面更加輕薄。如《楊柳岸曉風殘月》(如圖5所示),明亮的綠色布滿了楊柳樹和草地,田地里農民的衣服也是和這片綠相近的顏色,余下的全是白,單純的色彩搭配讓整張畫面有了清新淡雅的感覺。留白的意境烘托,嫻熟的線條技法,得當的省略畫法和淡雅的平涂色彩一起形成了豐子愷畫面中雅的氣息。
3.情懷的雅。豐子愷是一個仁者,他能在那些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中看見社會底層勞動者的可憐,不少畫作都表達了他對苦難的大眾的同情與憐憫。如《都市奇觀》(如圖6所示)一畫中,汽車中坐著的狗和負重行走的老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街上的一景小中見大,也表達了社會對勞動者的不公,豐子愷為此畫擬題為“都市奇觀”也是對這種社會現象的憤怒情緒的表達。他熱愛生靈,與老師李叔同出畫集《護生畫集》,宣傳“戒殺放生,種植善根”的善念。豐子愷還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他能在生活中尋找樂趣,用畫筆將這些樂趣傳遞給大家,讓讀者會心一笑,如圖7起名“好問的學生”也是別出心裁。豐子愷對于社會中的丑惡現象也是十分不滿的,成人的虛榮和虛偽也能被他用畫筆好好地諷刺一番,《某父子》(如圖8所示)就是此類諷刺漫畫的代表作。豐子愷是一個“兒童崇拜者”,他曾經說過“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他認為人的本性在兒童的身上最有體現,真實而且純潔,沒有虛偽的面具,而成人的世界里已經逐漸喪失了這些。他想守護這份真實與純真,所以他熱愛兒童,也在畫中將那份美好保存下來。很多有趣的兒童畫都來自于生活中的瑣事,往往這些貼近生活的創作都能讓人倍感親切與樸實?!栋殐芍荒_凳子四只腳》(如圖9所示)將兒童時期阿寶的天真爛漫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畫中阿寶為凳子穿上鞋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一些無厘頭的趣事。豐子愷的畫富有內涵,但無不在強調追求愛的人道主義情懷。如此高尚的人生追求與思想境界也使得他的畫作十分符合雅的含義了。
以上一章從氣氛、著墨和情懷三個方面講述了雅的存在方式。豐子愷漫畫中的雅的體現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創作啟迪,就如豐子愷先生在《漫畫的描法》一文中所說:“必須多讀書,多閱歷,而能洞察人生社會的內幕,方能取得漫畫的題材。這一項是屬于普遍人生修養的?!必S子愷的畫無論從視覺還是內涵上都是追求自然、和諧、淡泊與純真的,這正是我們這個世界一直以來所或缺的。對于有這樣一種美好追求的作者及其漫畫來說,早期那些對于豐子愷漫畫中高雅的質疑的言論也是全然沒有道理的。
參考文獻:
[1] 豐一吟.豐子愷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183-201.
[2] 豐子愷.智者的童話:豐子愷的漫畫人生[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12-18.
[3] 王文新.豐子愷漫畫創作的主題與風格[J].齊魯藝苑,2018 (6):19-22.
[4] 黃國想.豐子愷漫畫的繪畫語言及其對現代漫畫插畫的影響[J].中國美術,2016(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