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中小企業正絞盡腦汁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建設品牌,品牌建設的綜合競爭已經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占據市場有利位置的重要法寶。認清當前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現狀,科學規劃和把握中小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等方面探究,對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對策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中小企業;品牌建設
一、“互聯網+”時代品牌建設的戰略意義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互聯網+傳統企業”使企業以產品為中心逐步向以顧客需求為中心轉變。企業品牌建設指的是品牌所有者對品牌創建、傳播、品牌資產維護等一系列行為所進行的努力與活動。運用電子商務能夠優化企業結構,縮短產品周期、能夠有效減少庫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市場入駐門檻,對于品牌建設有機結合對于品牌口碑管理、品牌虛擬體驗方面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和實用價值,“互聯網+”憑借交互性、平等性、主動性的特點,能夠使企業在海量的品牌信息中脫穎而出,從而提升競爭力。
二、“互聯網+”環境對中小企業品牌建設的影響
1.對宣傳方式的影響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品牌主張廣而告之的宣傳方式,于是企業為了品牌宣傳的效果,就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來。“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的廣告宣傳使品牌宣傳具有開放性,其發展具有多樣的方式和途徑,網絡的覆蓋性高及能縮減品牌宣傳的成本的特征,平等性和更高的公平性。
2.對價格優勢的影響
“互聯網+”經由網絡方式直接進行溝通,可以實現買家與賣家中間和諧溝通,使用互聯網溝通,省去了紙介質的浪費,降低了耗材費用。改變傳統商務交易場所,節省買家到店的路程和時間,同時極大減少店面租金費用。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降低管理成本,信息互通,及時反應,可縮減重復勞動量,提高辦公效率。“比價網”的出現,產品采購時還可以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消費者也會通過比價選擇中小企業的產品,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互聯網+”環境下,中小企業與消費者之間能夠更加協調,中小企業與大公司在價格方面能夠有更多的優勢。
3.對渠道優勢的影響
在傳統營銷中,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資源的局限性,互聯網環境下,中小企業談判、簽署合同和到物流等交易流程都會在網絡平臺公開化,企業可以直接收到顧客反饋評價,企業可以對公司主頁上發布產品進行真偽辨識比,交易透明化,縮短企業營銷決策的效率,保障了企業產品降低造假風險,保證了買賣雙方的權益。企業由推式傳播,轉向為雙交互式傳播,中小企業都擁有與大企業有平等的競爭機會。
三、中小企業品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品牌建設定位的模糊
企業長期以來只重視產品的生產量和銷售業績,其中中小企業普遍沒有擬定詳細的品牌的制定與推廣中戰略,導致品牌市場定位的趨同化、缺乏個性化,中小企業往往缺乏“互聯網+”思維并缺乏市場細分,沒有界定相關市場的宏觀環境及消費者的市場可進入性,也沒有沒有完善的品牌發展策略,導致消費者對該企業市場認知度低,因此企業陷入同質化競爭,導致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中認知模糊,消費者很難找到企業產品的核心價值。
2.品牌建設戰略的缺失
品牌構建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領方向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中小企業沒有對自身企業產品建立科學的品牌戰略規劃,在投放廣告時,只在意信息傳播的數量而非質量,對品牌經營管理不夠重視,缺乏專門化的電子商務技術團隊,對市場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嚴重不足。部分中小企業未能重視品牌的創立和管理,沒有實施產品的網上銷售不注重品牌的內涵建設,長久以來導致中小企業品牌意識薄弱、品牌核心價值不清晰。然而建立品牌不僅是就是做廣告,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工程,不是幾次品牌宣傳活動就可以達到成效的。中小企業在設備、人才配置和品牌推廣力度不能夠達到大公司的水平,很多中小企業在消費者需求、缺少品牌內涵等品牌發展戰略性不足,導致品牌創建緩慢,不利于企業的品牌價值成長。
3.品牌建設推廣力不大
當代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但許多中小企業領導層依舊認為企業的品牌推廣就是盡所能大范圍地做廣告,就能從眾多網站中脫穎而出,以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奇思妙想的包裝來獲得消費市場的認同,不足以此建立企業的品牌聲望;企業希望通過傳統企業在進行品牌推廣來獲得市場充分認同。但在品牌推廣的過程中,并沒有進行有效的規劃,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互聯網+”環境下,中小企業進行品牌建設時傳播方式收益甚微,而且浪費資源,不利于企業發展。
4.品牌建設管理模式差
在品牌創建及管理經營過程中,許多中小企業進行品牌管理無論是產品還是管理模式,不是從自身特點出發,不能使品牌具有鮮明的企業文化特征。一些中小企業在建立起獨立品牌后,為了提升企業利益,卻不懂如何進行品牌延伸,不能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品牌蘊含的企業文化,最終也不能夠引導更多客戶了解并主動購買該品牌產品,簡單的拿來主義和簡單模仿并不能為為品牌建設提供良好的經營思路與管理模式。
四、“互聯網+”環境下中小企業品牌建設對策分析
1.確定個性化品牌形象策略
“互聯網+”環境下,品牌定位應該充分迎合消費者的高度差異化需求,運用網絡品牌整體營銷進行精準的品牌定位,加強網站的個性化設計與推廣,追求鮮明的個性,充分挖掘消費者的自我概念,了解消費者“尋求差異”的心理狀態,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根據消費群的個性表現,克服在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短缺的劣勢,進而確定品牌個性,使消費者能夠對品牌產生共鳴,建立與消費者自我概念一致的個性品牌。利用建立個性化品牌經營策略,迎合不同價值觀和看法目標顧客的需求,了解目標消費者的,使企業核心價值得到延伸性。通過建設風格特別、使用方便的門戶網站,在產品設計、包裝、宣傳方面與用戶進行互動,促使品牌消費者向品牌忠誠者轉變,樹立良好的形象、個性一致的品牌形象。
2.制定科學的品牌發展戰略
在“互聯網+”環境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可通過網站建立一個良好的數據庫,收集分析影響品牌的內外部因素,了解和滿足消費者利益和市場需求動向。自身想要得到發展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學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統,努力追尋差異化,樹立正確的品牌發展戰略。通過增強企業各部門間的協調性和團結協作能力。對中小企業產品綜合性的分析和研究,研究與發展相匹配品牌建設。對品牌的發展狀況進行有定期的檢查,全面了解品牌的構架和優化,制定出完善的品牌調預案、從評估結果對品牌發展戰略進行調整。
3.強化企業品牌推廣力度
中小企業受傳播成本的限制,在廣告投入上需量力而行。通過虛擬社區,通過有相同或相似的愛好或者需求,設計自身的低成本的互動參與,即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網絡廣告、博客、BBS、直播平臺、交友平臺、口碑營銷等宣傳品牌創建企業文化,確保中小企業的健康長期發展,利用政府采購、出口貿易扶持等,增強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同時要使用與時俱進的傳播方式,開發潛在客戶,增加消費者參與、體驗、互動和擴散等打造多元化推廣方式,組織留住老客戶,加深購物體驗,從而增強中小企業的品牌市場知名度,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和粘性,提升企業的形象。
4.完善企業品牌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須遵循電子商務新時代的特點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完善品牌管理模式建立一套有效品牌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照搬和模仿大品牌管理模式進行品牌建設。從企業特色和資源優勢出發,通過創新手段整合自身的資源,結合專業的行業服務平臺等網絡平臺,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消費需求,科學管理,差異化定位,以此擴大推廣和銷售范圍,提高危機管理能力,提升用戶對對企業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感,通過相應的危機管理機制,提高企業品牌在互聯網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完善品牌管理模式,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品牌形象。
五、總結
“互聯網+”時代,對于中小企業業態、管理和運營模式、盈利模式的影響已不容小覷,針對品牌建設定位的模糊、戰略缺失、推廣力不大、管理模式差的一些問題,通過確定個性化品牌形象策略、制定科學的品牌發展戰略、強化企業品牌推廣力度、完善企業品牌管理模式等方式對中小企業的品牌建設提供可行性建議。
參考文獻:
[1]趙鵬.電子商務市場品牌建設策略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3,12.
[2]陳秀雯.電子商務環境下提升中小企業品牌競爭力策略探析[J].企業管理,2017,08.
[3]周軍.電子商務環境下中小企業品牌建設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2,06.
[4]仝玲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問題研究[J].魅力中國,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