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迪
摘要:國家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教育課程標準》就將舞蹈藝術教育納入了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標準》難以真正落實。要實現教育夢,須將舞蹈藝術教育納入到國民基礎教育體系中加以全面普及推廣,才能高速有效地提高全體國民素質,讓我們的國人盡快地成為在世界經濟中具備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勞動大軍。
關鍵詞: 舞蹈;藝術;教育;教育夢
國家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教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中明確提出將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這些課程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進行綜合,試圖通過建立多門藝術學科的溝通和交融,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的、民主的、公平的教育,使學生通過完整的藝術活動形成藝術能力,進而對他們的生活、情感、人文素養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1]
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舞蹈藝術教育難以推行主要原因和影響:
一是應試教育模式與學生藝術素質分離。我國1977年恢復高考后至今,除藝術院校外的普通大學的招生,對考生都不進行藝術素質測評,30多年高考的歷程中,由“精英”到“大眾”的教育,從文盲到有知識、有學問的轉化,讓整個社會學歷結構和層次都得到提高。即使孔圣人在幾千年前就有過“成于樂”的主張,即使國家也頒布了藝術教育《標準》,由于現在應試教育模式影響著人們的行為,雖不斷呼吁,也沒有人愿意去做改變。有人明白了,就自己掏錢,花精力,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舞蹈教育或其它藝術教育,客觀上讓中國孩子行事標準從小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
二是舞蹈師資和專項資金投入匱乏形成一種“自然慣性”。解放后直到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成立,是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從事舞蹈表演和舞蹈教育的人不多,盡管1952年國家教育部就提出中小學教育規定要對學生“實施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然而,由于師資問題舞蹈教育在中小學始終無法得到落實或普及,于是就自然淡化了該學科的基礎教育。再加上一層不變的“應試教育”,這又將事情“淡化”下來就成了自然,使得目前中、小學學生繼續無辜失去舞蹈教育的權利,這種情況下也造成了舞蹈教育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失業率逐年增多,同時考生報考和招生指標又逐年下降的潛在危機。
三是對藝術教育缺少應有的認識。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我國的中小學里,無論是領導還是非藝術教育專業的普通教師,他們對藝術教育認識不夠。建國60多年來,目前還有許多中小學沒有專職音樂、美術教師,更沒有這兩門課程相對應的教學設施、場地和器材。去年筆者帶隊學生實習,到了一所鄉鎮上的九年制義務教學單位,親歷了小學二年級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音樂老師來到一間文化課教室,將一臺老式錄音機擺在講臺上,師生互致問候后,教師放了一首歌曲讓學生聆聽,還沒有來得及教唱,這個時候數學教師來要課,40分鐘的音樂課在短短的10分鐘內就這樣結束了,音樂教師出了教室門身后留下一串串唏噓聲。筆者不是對數學教師的指責,而是對隨時可以下令停課、換課的做法感到一種不嚴謹、不科學的態度而難過,隨意性強。這種做法雖然是個別教師個體行為,但是,折射出整個治學理念不嚴謹、不科學,教育教學環境不規范的氛圍。也反映出一些領導、教師對藝術教育有著一種“漠視”的態度,并簡單地認為音樂、美術沒有什么具體的量化指標,能唱歌,會畫線條就可以了,比壹加壹等于二簡單多了,這樣時間長了,音樂、美術自然就成了“豆芽科”了。至今還沒有被列入中、小學教學議事日程的舞蹈藝術教育學科,還不如“豆芽”。
眾多實踐告訴我們,舞蹈藝術教育有助于促進受教者的左右腦平衡發展,并以其獨特的審美功效,使受教者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敏銳的審美能力。同時,受教者通過接受舞蹈藝術教育還能夠領悟人生的真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眾多經驗告訴我們,從小接觸舞蹈教育的人個體自律性較強,對真善美與假惡丑識別,具有旗幟鮮明的愛與憎的態度。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天的入學教育中,老師要求我們:“在大學里不僅是要學會做學問,更重要的還要學會做人。”這個“做人”就是要做一個有文化、守紀律、有道德品格高尚的人。這高素質的形成不是在大學里短期形成的,而是從小接受的基礎教育中養成了一種良好的個體審美習慣,并將這個“習慣”帶進大學,依附一生。所謂“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說,即使你的數理化再好,缺乏獨立在世上立身行事的本事,沒有健全的人格,沒有衡量美的標準,你這個人也不能成大事。當然,舞蹈藝術教育的實施不是靠推理,也不是靠說教,而是借助具體可感知的藝術形象,通過受教者親歷親為的藝術實踐來完成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舞蹈藝術教育是使人類達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
西方等發達國家在藝術教育上都走在我們的前列,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社會文明建設,全民素質的提高理應高度重視,將我國的《標準》擺上議事日程予以落實。要實現教育夢,必須在中、小學兌現我國藝術教育《標準》,在我國的大、中、小教育中給予舞蹈藝術教育以應有的一席之地,這不僅是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造就良好社會風氣的要求使然。[3]換言之,將舞蹈藝術教育納入到國民基礎教育體系中加以全面普及推廣,才能高速有效地提高全體國民素質,讓我們的國人盡快地成為在世界經濟中具備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勞動大軍。
綜上所述,舞蹈藝術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效能,這些效能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并且能夠滲透到其他教育中產生綜合效應。因此,舞蹈藝術教育是實現教育夢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人的個體實現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王仲華 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0)
[2]摘自第七屆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材料:《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
[3]周 峰.素質教育——理論、操作、經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