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睿 杜泳君
[摘要]2016年以來,共享單車借著互聯網的東風,憑著市場之手的力量,在中國大地上星星之火,迅猛燎原,甚至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共享單車在為公眾出行帶來便利,受到市場熱捧的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隱患突出,市場走向壟斷等問題,政府對此也在共享單車的發展中逐步規范并出臺相關政策,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共享單車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同時也套上了監管的“金箍”。通過的指導意見定下了共享單車未來的生存狀態和發展前景。
[關鍵詞]共享單車;政府監管;社會問題
一、共享單車的出現與發展
(一)共享單車的出現
2007年一2010年為共享單車出現的第一階段,由國外興起的公共單車模式開始引進國內,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多為有樁單車。在各個城市少量街道少量投放,騎行完畢必須在規定的停車樁還車,實用性一般。2010年-2014年為第二階段,專門經營單車市場的企業開始出現,但公共單車仍以有樁單車為主。有樁單車的數量得到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
(二)共享單車的發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OFO為首的互聯網共享單車應運而生,更加便捷的無樁單車開始取代有樁單車。2016年底以來,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共享單車行業,幾十個共享單車企業應運而生,體現在街頭,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
二、共享單車存在引發的社會問題
共享單車遍地開花,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新的問題。一是隨意停放導致的問題。共享單車“無樁”的運營模式給用戶更多的停車地點選擇自由。然而雖然企業規定單車需停放在制定白色停車框格內,但用戶隨意停車導致占用人行道、公交站臺等公共區域等現象十分普遍。
(一)共享單車的停放
在鄭州,剛想單車的星星之火剛剛燎原的時候,不少共享單車停在路邊的停車區上,可要掃碼騎走的時候又遇上了問題,看車的大爺大媽必須要讓交1元的停車費才能讓騎走,不給不讓騎。憑空增加了共享單車的使用費,騎行的的人當然心里不樂意,一時爭執開來,甚至成了網絡熱議話題。共享單車的停車收費問題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總算是以看車大爺大媽的退讓暫時和平,但是看車大爺大媽的退讓也是有要求的,看車的大爺大媽不允許共享單車停放在自己的停車位上,大爺大媽也有自己的難處:我這看車的位置也是花錢租的,你們的車子放在我的位置上,又不給交錢,我也是要賠錢的啊!于是人們經常能見到,在商場門口,繁華街道附近的停車位附近,總是有大堆的摞成小山的共享單車,這些往往都是看車大爺大媽給從自己看車地盤給清理出來的,又無處安放,便一扔了事。甚至很多小區里面也是,共享單車騎回家很方便,甚至可以騎到樓棟門口,可是接下來呢?即有居民只騎回來,不騎走,導致的小區內車滿為患,還有街邊需要騎行共享單車的人找不到車,只能根據地圖按圖索驥,找到居民小區內,僅小區去騎車,對小區的治安管理又帶來了新的問題。共享單車進停車位不行,便隨意停放,一些地鐵站周圍,共享單車“任性”停放現象明顯:有的橫亙在人行道上,妨礙行人走路;有的無序擺放,讓本來就狹窄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更顯緊張;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臺階下,擋住進站通道;有人甚至將車塞進綠化帶里、鎖在欄桿上、靠在大樹邊。在南京,共享單車進駐才半個月,僅是鬧市區新街口一處就有近600輛單車因違章亂放被管理部門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單車也因“占道”等問題屢被城管部門扣押。16年12月,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事處城管辦收繳204輛共享單車,引發熱議。被收繳的共享單車涉及三家運營商,原因是在人行道上亂停放,同時擠占盲道。
(二)共享單車的損毀
風靡全國多地的共享單車在方便市民綠色出行的同時,卻不時遭到惡意破壞。有的共享單車被“肢解”,零件缺失;有的被丟到河里、溝里;有的被人額外加了鎖;有的車身被貼上“刻章辦證…‘信用卡套現”;有的二維碼、編號被噴涂、毀損……各種慘狀不一而足,一時之間共享單車竟成了照亮人心丑惡的照妖鏡。
(三)共享單車的押金
共享單車名為共享,實際還是需要押金的,網友朋友們親切的稱之為共享租車。共享單車的押金沖了但押金能及時退還么?這著實是個問題。共享單車的使用熱潮中不乏單車押金久不退還的新聞,大小單車公司皆是難逃窠臼。就連共享單車的業界巨頭摩拜單車和ofo也難逃陰云。2017年6月以來,悟空單車、3Vbike~繼停運,理由皆是“單車被偷光”。單車還在,公司失聯,大量用戶押金不見了。
三、政府政策出臺的討論
共享單車的出現帶來了許多便捷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的社會問題。各級政府在共享單車問題發酵后相繼出臺各類政策規范共享單車的營運及使用。
深圳市政府率先制定了規范。2017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發布了《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和《深圳市自行車停放區(路側帶)設置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對亂停放等熱點問題進行規范。
2016年12月25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布《成都市中心城區公共區域非機動車停放區位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即日起,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非機動車,在成都有了停放的“正確姿勢”——放進白框,統一朝向。
目前,全國約有20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覆蓋眾多一二線城市。據第三屆美騎高峰論壇,小鳴單車聯合創始人鄧永豪先生介紹,2017年共享單車體量將達到2000TY輛。這么大規模的共享單車絕對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政府部門及早制定相關管理條例十分重要。
2017年8月初,國家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實施鼓勵發展政策,科學確定發展定位:引導有序投放車輛;引導有序投放車輛;完善自行車交通網絡;推進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和建設。規范運營服務行為,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標準化建設;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標準化建設;加強停放管理和監督執法;引導用戶安全文明用車:引導用戶安全文明用車。保障用戶資金和網絡信息安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明確責任分工;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新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可謂是及時雨,給共享單車形勢下的社會亂象上上了緊箍咒。截止目前來看,新的指導意見的出發點是為了共享單車的良性發展,但究竟前景如何,政策落地后的各地細則又如何,執行力度是否能夠有力規范之前的亂象,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