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林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3)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這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是其職業性,即技能型。在職業學校開展技能競賽是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能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同時更能起到職業教育必須要走內涵發展之路的導向作用。職業學校舉辦技能大賽,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政策的一次重要舉措,對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頂崗實習等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形成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人才評價與選拔制度,引導社會進一步重視職業教育。
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通過比賽推動全國高職院校環保類相關專業的建設與課程改革,為全國高職環保類院校提供一個技術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校企合作與產業發展,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考核學生在大氣環境監測、煙氣處理工藝的設計、煙氣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煙氣檢測與分析及煙氣處理系統的運行維護等方面的綜合性實踐與創新能力,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起到引領作用,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質量,為社會培養大氣監測和治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考核學生在大氣環境監測、工藝的設計、設備的安裝調試、檢測與分析及設備系統的運行維護等方面的綜合性實踐能力,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能力,主要考核六個方面內容:
(1)煙氣處理工藝設計(占分比例10%),包括系統工藝設計、處理設備選型計算,繪制系統平面定位圖,繪制工藝流程圖,監測數據處理與換算等。
(2)煙氣處理系統部件、管道、傳感器的安裝連接(占分比例 20%),包括發塵系統、布袋除塵器系統、濕法脫硫系統的安裝連接,煙氣處理系統硬管管路、氣管管路的連接,以及傳感器安裝。
(3) 煙氣處理系統電源線路連接 (占分比例10%),包括動力系統線路、傳感器系統線路的連接。
(4)煙氣處理系統調試(占分比例10%),包括電源系統、動力系統的調試,以及系統程序的編寫和參數的設置以及故障排除。
(5)設備整體運行(占分比例20%),包括模擬氣源、脫硫堿液的配制,鍋爐系統、布袋除塵器系統、脫硫系統、吸附系統等的運行與維護。
(6) 煙氣處理系統污染因子監測 (占分比例25%),包括溫濕度指標、煙氣流量、煙氣黑度、污染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濃度及剩余氧含量等數據監測。
針對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考核知識點,環境專業課程設置與正常教學需要相應作出調整,在大學第一學期開設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基礎課程,在第二學期開設環境化學、環境工程概論、工程制圖、電工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在第三學期開設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微生物、環境工程與CAD、電氣控制與 PLC等專業課程,在第四學期開設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專業課程。
根據考核內容和所開設課程,指導教師要和對應的授課老師進行對接,在正常的授課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把大賽知識點進行課堂講解,特別是大賽題庫對應的專業知識點拿到課堂上作為案例進行教學,而且要詳細講解,同時講解后也要布置作業進行考核。例如:(1)利用差壓傳感器,檢測皮托管靜壓側與全壓側的壓差,來得到采樣點的動壓Pdi,并根據 公式:Vsi=計算采樣點風速 Vsi(注:畢托管修正系數 Kp取 1)。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一般在每年5月10號左右,是在省級技能大賽賽事之后進行的,每省3-4個代表隊,所以省級賽事結束后,學院就要高度重視,積極謀劃,提前做好國賽相關工作。特別是系部相關領導帶領指導教師認真研究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和相關文件要求,組織召開會議選派出能夠展現學院辦學實力和人才培養水平的代表隊參加國賽,尤其是要做好大賽報名和參賽的組織保障工作,最好,由院領導組織召開幾次關于國賽專題的會議,例如,國賽動員會、國賽促進會和協調會等。
院系部要積極組織技能大賽的相關準備工作,把握好各時間節點;精心選拔優秀選手和指導教師,精心安排訓練計劃,精心準備訓練耗材,加大大賽設備投入,特別要注重強化學生專項技能訓練,注重師生的紀律要求和安全教育,規范技能競賽操作。大賽期間,院校系部要為選手和指導老師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
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涉及到環保專業知識和電氣控制機電專業知識,所以在大氣環境賽項中選拔指導教師時,一定要從環境專業中選拔一位責任心強、環境專業精通、且一定大賽指導經驗的老師,由于環境專業老師在電氣控制和機電安裝方面不夠專業,所以必須從電氣專業或者機電專業選拔一位熟練PLC、組態軟件和傳感器等技術的電氣老師,而且要求責任心強、有一定的競賽經驗,同時也要要求環境專業和電氣專業這兩個老師能很好的配合,形成默契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學生選拔一般從環境專業大二學生中選取3-4人組成兩個隊,其中參加國賽的學生一般都是從省賽中優秀中選取的,兩個隊形成競爭關系。為什么選大二學生呢?因為大二學生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心里素質較大一的要好,大三學生忙著就業前準備不能全心投入,所以大二學生愿意參加,而且一旦獲得大獎將可以上本科而且學校獎金較高,還能學到其他學生學不到的技能,大二學生積極性較高,每天學校有一定的補助,所以兩組競爭很激烈,在他們比賽的訓練的同時我們指導老師就要平時發現那組學生技能最好而且配合最好,選擇最優組隊。
一般國賽前各省都要舉行省賽,所以培訓應該從省賽前一周開始,做好設備需要的耗材,而且上報的耗材要非常的充分,包括國賽需要的耗材一起買,為國賽提前準備好耗材。培訓計劃要包括每天訓練內容,具體時間,省賽一天最好5-6小時,國賽一天至少8-10小時,計劃里要包括設備部分安裝、理論學習、整機訓練、全真模擬訓練等等,最好每天都要有老師指導,給學生一定的壓力,同時解決學生的疑惑。例如: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分三個階段訓練,第一階段專項訓練,把疑難問題專項講解與訓練;第二階段整機訓練,系統訓練;第三階段模擬實戰演練,按照大賽題庫時間要求完全模擬考場實戰演練,發現問題及時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學生在訓練時指導教師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1)學生安裝和配制標準緩沖液,學時在進行機械安裝和配置標準緩沖液時是否符合大賽技術評分標準;及時指導學時,糾正錯誤;(2)學生 CAD繪圖,檢查畫圖各知識點是否符合評分標準和國標要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3)工具的使用,萬用表的規范使用,天平的規程使用,采樣槍和烤箱的使用等;(4)實戰演練,要組織幾次有老師和學生觀摩的全真模擬訓練,來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5)應賽技巧、現場應變能力,在國賽現場時間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要能根據試題難易情況,有所取舍,通過放棄較難部分來換取充足的大賽時間,例如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目考題中PLC編程題,濃度、流量計算填空題等要有所取舍,確保整機運行,完成整機運行相應的分數。(6)合理安排好時間點,大氣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賽項理論和技能操作4小時,在平時訓練中就要合理安排時間點,并且留有一點余量時間,特備是預熱時間和帶電操作時間點一點要分配好。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是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是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為了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更是進一步促進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是為了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