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只需48小時,企業便可在亦莊“落戶”;區區5分鐘,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在亦莊完成海關報關;而讓企業最頭疼的辦事“最后一公里”難題,亦莊則在以往集中辦公、并聯審批等做法的基礎上,于今年升級為“流水線服務”,工商、國稅、地稅的11個服務窗口一字排開,讓企業從“分頭跑、挨個辦”變為“只進一門、只對一窗”,只跑一趟就能拿到企業開辦所需的證照、免費公章和發票。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營商環境。高質量營商環境,更需要高效率政府服務水平。北京亦莊多年來在服務企業過程中形成的高效服務,被稱為“亦莊效率”,贏了眾多企業的點贊。
“真是太快了,只來一趟,就拿到了企業開辦的所有證章,連公章都免費領取到了,非常方便。”3月26日,航救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印領到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開辦大廳頒發的第一份營業執照、公章、發票。標志著企業開辦大廳實現了企業開辦“三個環節、5天之內、只進一門、公章免費”,為企業開辦全面提速。
據了解,自市工商局會同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企業開辦效率的通知》后,開發區工商、國稅、地稅、財政、公安等部門多措并舉,積極提高企業開辦效率,設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開辦大廳。
企業開辦大廳的設立對邁出“最先一步路”的創業者來說意義匪淺。2018年3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開辦大廳正式對外運行,工商、國稅、地稅的11個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提供“流水線式服務”,讓企業從“分頭跑、挨個辦”變為“只進一門、只對一窗”,實現企業開辦“三個環節、5天之內、只進一門、公章免費”,核名時間從3個工作日縮短為20分鐘,只跑一趟就能拿到企業開辦所需的證章、免費公章和發票。
為了提高企業開辦效率,開發區工商分局持續大力推廣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目前,名稱登記推行自主預查模式,網上自動審核名稱,最快20分鐘完成名稱登記,名稱核準后,企業直接提交設立登記申請。通過引導申請人網上申報快速辦理登記手續,實現全程無紙化辦理營業執照。
此外,對選擇通過現場方式提交設立申請的企業推行“無需預約,即來即辦”模式。如果申請人是通過“全程電子化”網上辦理登記申請的,還可以選擇“免費寄遞”業務,紙質營業執照直接免費寄到家中。納稅人登錄網上辦稅服務廳,在“套餐登記”模塊選擇需要的增值稅稅種進行核定,選擇發票版面及數量,經稅務人員核定符合條件的,當日可領取稅控設備和發票。
事實上,為高質量發展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開發區鉚足了勁兒。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企業注冊環節,開發區與區內的特色園區、重點企業、金融機構聯合建立了19家工商登記注冊指導站,通過指導站的服務專員,為園區企業免費辦理登記業務;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將研究工作前置,實現立項環節3天、規劃手續5天、施工許可6天的快速審批;開發區設立的國有投融資平臺2017年為162個小微企業在保項目提供融資服務,擔保額度3.79億元,直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635萬元;此外,開發區還建設了新型顯示、集成電路質量安全示范區,提高通檢效率,減免檢驗檢疫費,實現檢驗、通關一體化。
北京亦莊對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進行動態跟蹤,針對企業發展難題進行精準調度;針對中小創新企業發展痛點,打造精準化金融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
“沒想到這么快,比以往少跑了倆月!”在開發區建發局辦理完施工手續的亦莊有軌電車T1線項目相關負責人梁富利亮了亮手中文件高興地說。
原來,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開發區為T1線項目開辟了審批綠色通道。項目確定建設主體單位后1個月內,發改局審查后為項目發放了前期工作函,規劃分局審查后發放了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建發局最后審查完成為其發放施工登記意見書并蓋了章,標志著項目具備施工條件后可立即施工。“T1線項目是開發區重點建設工程。能一次解決問題,堅決不讓企業跑兩趟。”建發局相關負責人翟乾說。
梁富利高興地說,這個項目能夠在短短一個月就完成相關手續,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近1000萬元的進項稅額抵扣得到圓滿解決。”全程參與該項工作的開發區國稅局第四稅務所張慧琳將這個喜訊第一時間通知到施耐德的工作人員。近期,開發區國稅局快速處置一起因第三方系統延誤,導致企業進項稅額無法及時抵扣事件,保障了企業資金鏈良好運轉。
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響應企業的需求,得益于開發區國稅局建立的涉稅訴求快速響應機制。今年初以來,開發區探索適合大企業稅收管理服務新思路,不斷拓展多元化納稅服務溝通機制,以納稅人的需求為導向,為大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和個性化的服務,助其做大做強。
此外,開發區還積極為企業對接優質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促成區內企業京東方與四達時代、小笨鳥形成戰略合作,攜手打造“中國制造走出去”的航母編隊。
精簡辦事程序,降低時間成本,減少中間費用,這是亦莊效率的1.0版本。服務下沉,一企一策,提供精準定制和管家服務,則是亦莊效率的2.0版本。未來勢必還將有更多版本,順應企業的發展。其內涵與意義,已經不止于“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所謂“店小二精神”。
可以說,亦莊效率已經是一種“工匠精神”。將高效做到極致,將殷勤做到極致,將服務做到極致,成就了北京亦莊政府版的“工匠精神”。
開發區在營商環境上的努力,并非一聲令下的改頭換面,而是源自“企業的成功,開發區的繁榮”這一核心理念,是創新和服務意識細水長流之下浸潤出來的核心競爭力。
營商環境沒有捷徑,只有下硬功夫和苦功夫,政府部門摒棄“管理者”的居高姿態,讓企業少跑腿、事好辦、不添堵,而非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在亦莊的大小企業,無疑對此間變化是感同身受的。以辦理施工許可證為例,在世界銀行的全球排名中,中國這項評分排名靠后。但在亦莊,工程許可證審批時間從20天已經縮短到了7天,讓企業倍感“驚艷”。
近年來,開發區全力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精準發力,減環節、縮時限、降成本,真抓實干解決營商環境“最后一公里”問題,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大背景下,開發區市場主體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市場主體總量已超2萬家,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為打造經濟新引擎,促進開發區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亦莊開發區作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發展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是減量的底氣所在,也是希望所在。減量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目的。北京的減量發展,從辯證法角度來看,必然蘊藏著其他維度和層面的提升。在這場創新轉型的馬拉松中,亦莊效率能夠證明自己,不但持久,還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