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娟
【摘 要】目的 探討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方法 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門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間收治100例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治療,實驗組患者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整體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Lequesne評分結果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整體效果較為理想,且有助于患者關節功能的改善,因而推廣和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硫酸氨基葡萄糖;非甾體抗炎藥;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lucosamine sulfate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n moderate knee osteoarthritis.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service in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between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moderate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ucosamine sulfate capsul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glucosamine sulfate joint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4 weeks of treatment, 8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2 weeks of treatment (P<0.05). Lequesn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4 weeks of treatment, 8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2 weeks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moderate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accept glucosamine sulfate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therapy, the overall effect is more ideal, and help to improve join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thus promote and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glucosamine sulfat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Moderate knee osteoarthritis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膝關節骨關節炎(KOA)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關節疾病,疾病初期為滑膜炎癥反應,隨著軟骨下骨板遭到破壞,其緩沖功能逐步喪失,進而破壞關節內的骨質,誘發關節畸形,并大大降低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臨床首選的治療方法,常用藥物類型為具有止痛消炎作用的非甾體抗炎藥,但是,單一的非甾體抗炎藥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但治療效果不十分理想,而非甾體抗炎藥與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應用,則有助于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緩解炎癥反應和臨床癥狀。本研究對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進行了分析,現將本研究結果報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門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間收治100例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男56例,女44例,年齡38~70歲,平均(54.5±14.2)歲。納入標準:第一,符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第二,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臨床研究過程完全知情,報備醫院倫理委員會;第三,晨僵時間在30min以內,且有骨摩擦音,膝關節疼痛;第四,疾病程度為中度,即評分在5~10分之間。排除標準:第一,合并類風濕或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第二,臨床資料不全或是中途退出臨床研究的患者;第三,消化道疾病或是肝腎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3.6±12.5)歲,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56.2±13.5)歲,由此可見,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數據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觀察對象接受480mg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C20130008,規格:314mg/粒,相當于硫酸氨基葡萄糖250mg口服治療,每天給藥2次,連續治療12周。實驗組觀察對象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其中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同時,口服60mg非甾體類抗炎藥洛索洛芬鈉片(第一三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0030769,規格:60mg/片)口服治療,每天3次,連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第一,臨床療效評定標準: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降低超過30%則為有效,疼痛評分降低不足30%則為無效。第二,應用疼痛指數(Lequesne)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加以評定,主要內容涉及坐位起立無需幫忙、最大步行距離、走路時疼痛、30 min 站立、晨僵或起床后疼痛和夜間臥床休息疼痛等,患者評分越低,則其疼痛程度越輕。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醫學研究通過SPSS17.0軟件分析和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方法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通過(x±s)方法進行統計學處理和表示,其他數據資料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統計學處理,如果所得分析結果P<0.05,可以證實兩組數據資料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整體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Lequesne評分
兩組患者治療前Lequesne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Lequesne評分結果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Lequesne評分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會受到遺傳因素、外傷和年齡等的影響,患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晨僵、活動受限、肢體腫脹和關節疼痛等,疾病早期受到IL-1、TNF-α 等細胞因子的影響,其軟骨細胞中的前膠原酶和基質溶素分泌量也會增加,進而破壞軟骨組織。隨著患者膝關節滑膜增生癥狀的加重,其淋巴細胞會發生浸潤狀態,進而增強滑膜細胞的活性,增加蛋白酶和喜報因子的生成量,提高臨近軟骨組織的破壞速度。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的膝骨性關節炎嚴重性指數(ISOA)評分通常在5~10分之間,且患者通常合并程度不同的關節間隙狹窄或是骨贅問題[1-2]。
硫酸氨基葡萄糖是一種臨床常用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藥物,其能夠增加粘多糖的生成量,提高骨骼對于鈣質的吸收速度,增強軟骨組織和骨骼的代謝能力,增加軟骨組織和骨骼營養供給。同時,硫酸氨基葡萄糖還能夠對關節變性過程產生抑制作用,調節關節功能,緩解關節疼痛癥狀,抑制軟骨基質破壞的過程,減少水解酶和滑膜液的釋放,并起到良好的關節潤滑作用,提高關節滑膜液的粘稠度,最終控制疾病的惡化和發展[3]。另一方面,硫酸氨基葡萄糖的主要成分氨基葡萄糖也是人體關節軟骨基質合成蛋白聚糖的主要成分,能夠為軟骨的修復提供基礎,鹽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療后能夠直接補充損失的軟骨基質成分,進而增加關節中蛋白多糖和蛋白聚糖的生成量,對超氧自由基和損傷軟骨基質中細胞因子、金屬蛋白酶的生成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改善關節僵硬、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疼痛等臨床癥狀,修復受損軟骨,促進軟骨基質的生成[4-5]。雙氯芬酸和洛索洛芬鈉等非甾體抗炎藥能夠對前列腺素、白介素等炎性因子的生成產生抑制作用,進而減少環氧化酶的生成量,對白細胞和激肽的聚集與生成產生抑制作用,起到抗炎消炎的作用。非甾體抗炎藥的短期應用能夠對膝關節骨關節炎癥狀起到改善作用,因而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較高,但是,長期應用該藥物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風險,主要表現為病情加重或是消化道損傷等癥狀,對于治療過程和疾病控制效果較差[6-7]。
由本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整體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治療2周、治療4周、治療8周和治療12周后Lequesne評分結果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Lequesne評分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整體治療效果較為理想,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單一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的患者,且患者治療后關節功能改善效果較為顯著,有助于各項臨床癥狀的改善,因而可作為患者首選的藥物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余素君,納世麗,魏薇,康麗,何金昌. 鹽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中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5(10)
王華,王憲英. 硫酸氨基葡萄糖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中度骨關節炎的研究[J]. 河北醫藥. 2014(08)
劉志強,車兆義. 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聯合透明質酸鈉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