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鳳
【摘要】本文利用博弈方法分析了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的行為機理,并基于這種機理,提出在信息不對稱下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的措施。研究發現:可以通過增加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懲罰、銀行貸款額度等措施提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銀行融資的成功率。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理論 科技創新創業企業 銀行 融資困境 解決措施
“雙創”背景下,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力軍。但在中小企業主要外部融資來源的銀行融資方面,信息不對稱導致了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困境。本文利用博弈論方法分析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的行為機理,并基于這種機理提出在信息不對稱下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的措施,豐富相關的理論研究。研究問題包括:第一,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的行為機理;第二,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的措施。
一、文獻綜述
學術界對于什么是高技術企業沒有統一的結論。我國主要采用研發費用與銷售額的比例以及研發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比例來作為高科技企業的衡量標準。科技創業企業是處于創業階段的科技企業。創新企業是將自身的生產性資料轉化為與現有市場平均價格相比擁有更高質量、更低成本的商品或者服務的企業。
在創業階段,高科技企業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市場拓展活動,而又缺乏盈利能力,因此需要大量的外源融資。已有文獻表明,銀行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主要來源,本文利用博弈論方法分析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的行為機理,并基于這種機理提出在信息不對稱下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的措施。
二、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銀行融資的博弈分析
(一)理論基礎
按照主流經濟學的觀點,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之間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
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了兩個主要問題。一個問題是逆向選擇:銀行由于不了解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經營狀況,擔心會給銀行帶來損失,從而減少、甚至不給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貸款。另一個問題是道德風險: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在獲得銀行的貸款之后,為了追逐更高的利益,不惜違背與銀行的協定,將貸款用在高風險的項目。
(二)基礎假定
假定一: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是博弈的雙方參加者。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行為策略為守約與違約兩種,概率分別為p、1-p。銀行的行為策略為貸款與不貸款兩種,概率分別為q、1-q。
假定二: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投入為F,銀行的貸款額度為T,則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總投入資本為F+T,銀行的貸款利率為i。如果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守約、銀行選擇不貸款,銀行收益為0,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收益為總收益。如果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違約、銀行選擇不貸款,銀行收益為0。
假定三:資本要素投入的收益率為e。銀企之間由于合作的達成而減少下一次合作的交易成本,從而增加的收益率為f。如果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在一次交易中違約,則與銀行的合作終止。
(三)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成功融資的條件分析
如果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違約,那么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即使貸款成功也會因為違約行為遭到銀行的懲罰,終止貸款,因而不算真正的成功融資。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成功融資取決于兩個條件:第一是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守約,即選擇守約的期望收益大于選擇違約的期望收益。第二是銀行選擇貸款,即選擇貸款的期望收益大于不貸款的期望收益,如下:
對(11)與(12)進行分析得:
當j+k很大時,(11)與(12)式的左邊可以較為容易的大于右邊,從而使得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守約,而銀行選擇貸款。科技創新創業企業在違約情況下收益風險增大,從而導致銀行貸款獲得收益的風險增大,也就是j(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時銀行的貸款利率)難以控制。而銀行對于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的懲罰k可以在貸款協議中商定,所以一般對k進行控制。
當銀行貸款額度T很大時,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11)與(12)式的分母較大,從而減小(11)與(12)式的右邊部分。
當銀行的貸款利率i很小時,減小了(11)與(12)式的分子,使得等式成立。
當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由于合作的達成而在下一次合作中增加的收益f很大時,(11)式的分母很小,從而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選擇遵守約定。
三、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成功融資的策略設計
從上述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與銀行的博弈分析中,可以通過以下策略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成功融資。
其一,加大對于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的懲罰(k)。增加違約懲罰即增加了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的成本,使得其在獲得貸款以后不敢輕易改變貸款資金的用途。
其二,增加銀行的貸款額度(T)。由于銀行的貸款額度很大,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為了未來可以繼續獲得大額度的銀行貸款,將選擇守約,以避免因為一次的違約而喪失繼續獲得貸款的機會,增加銀行的貸款額度也就增加了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違約的機會成本。
本文利用博弈論分析了在信息不對稱中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銀行融資中雙方的行為機理,并提出了促進科技創新創業企業成功融資的措施,豐富了相關理論成果。但缺乏相應的實證研究,未來應該根據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銀行融資實踐進一步完善相關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趙麗麗.金融生態環境、企業社會資本與科技創新企業融資效率[J].武漢金融,2016,(05):35-38.
[2]唐建民,黃菊.科技創業企業孵化協同關鍵要素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1):113-115.
[3]王燕.高科技企業基于生命周期的資本運營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